活佛,上師,仁波切,法王,你知道他們的區別與意義嗎?

活佛,上師,仁波切,法王,你知道他們的區別與意義嗎?

活佛,上師,仁波切,法王,你知道他們的區別與意義嗎?

活佛浴音(特別版)

活佛浴音(特別版)

薩堪仁波切;六字真言(薩堪仁波切)

現在很多人對活佛、上師的概念瞭解得比較少,我給你們講一下。

現在漢地說的活佛,藏區不叫活佛,藏地就叫仁波切或者是阿勒,不同的地方講不同的名字,漢地就共同翻譯成活佛。這裡面可能有一兩個是活佛,但大多數是修行比較好一點的人轉世過來的。

轉世的活佛也不一定是上師。比如有些被認定是活佛,但是他學問跟不上上師的條件,戒律不清淨或學問不夠,所以他不一定是上師。但這些活佛,很多都是上師轉世過來的。

活佛,上師,仁波切,法王,你知道他們的區別與意義嗎?

一、上師

上師”,是對德高望重修行者的尊稱。等同於梵語中的“固茹”(guru),為古代印度人對其師尊的稱謂。

你要學佛法,一定要遇到佛法的師父,小乘的師父、大乘顯宗的師父、密宗的師父都叫師父,但小乘的師只叫師父不叫上師。

做師父

需要滿足兩個條件:第一是戒律清淨,第二是精通正法。

做上師需要有五個條件

:第一戒律清淨、第二佛法圓滿的理解、第三大慈大悲、第四佛法有傳承、第五理解空性。上師有傳法上師和金剛上師的不同。傳法上師具有一定的修證,可以傳法,沒有摸頂資格。

金剛上師

,還要再加二十個條件。德行具備二十個條件的師父就是金剛上師,金剛上師是很難得的。

金剛上師必須具備相當的證量,並經過大成就者或傳承的認定,不是“自封”的。只有金剛上師才具備灌頂、傳法、引導的資格。藏傳佛教認為金剛上師就是佛所現的凡夫相。

對寺院中的年輕僧人,一般的稱謂為“扎巴”或“覺姆”(女)。這兩個稱謂,基本等同於漢地寺院中“僧”與“尼”。

活佛,上師,仁波切,法王,你知道他們的區別與意義嗎?

二、仁波切

“仁波切”同樣是個泛稱,是藏文用以稱謂德高望重的高僧大德,單純從詞義上說,“仁波切=上師”。

但因為藏族信眾拜見活佛時,一般均以“仁波切”相稱。導致,很多人認為“仁波切=活佛“,“活佛”,用以指代某擁有轉世傳承的修行者。

一般來說,在三種情形下,僧人會被尊稱為“仁波切”:

其一是學問堪為楷模者;

其二是有很高修行的成就者;

其三是轉世高僧(即活佛)並獲得認證;

套用一句廣告詞,“不是所有仁波切,都是活佛!”

活佛,上師,仁波切,法王,你知道他們的區別與意義嗎?

三、活佛

活佛作為在藏傳佛教中擁有特定轉世傳承的存在,用有專用稱謂“朱古”(藏語)或“呼畢勒罕”(蒙語),意思是“轉世者”或“化身”。“活佛一定是仁波切,但仁波切不一定是活佛”。

活佛(仁波切)也需要修證自己。雖然前世獲得證悟,今世現凡夫相還是要修證,因為我們每個人接受眾生相時,都是有掛礙、有染垢的。當然活佛(仁波切)降生時會與其他眾 生不同,如出現天降甘露、出彩虹、冬天開花等瑞相。他的悟性也比一般眾生高,他有資格摩頂、加持灌頂,但需要修證才有資格傳法灌頂。活佛(仁波切)須經大成就者、傳 承的認定,確認是某某成就者的轉世

四、法王

法王在藏傳佛教稱謂中是個比較特殊的存在。

嚴格意義上說,“法王”的榮銜代表著中央政府,對某一教派或某位高僧地位及影響力的認可。

元朝“獨尊薩迦(派)”,明從永樂五年(1407年)開始,朱棣、朱瞻基父子相繼封了“三大法王”和“五大地方教王”。按獲封先後順序排列,分別是“大寶法王”、“大乘法王”、“輔教王”、“贊善王”、“闡教王”、“護教王”、“大慈法王”。“法王”與“教王”間存在等級差別。“法王”的地位遠高於一般活佛,更不用說仁波切了。

不過,除皇帝敕封外,藏區的“法王”還有另外一個途徑——公推。

這種公推法王的案例,最早應算吐蕃王朝時期的三位贊普松贊干布、墀松德贊、墀祖德贊。他們均因在位期間,對佛教弘傳做出重大貢獻,而被後世推舉為“吐蕃三法王”或“前弘期三法王”。

從這個角度上理解,“法王”相當於是對佛教有重大貢獻之人的尊稱。

綜合上述兩種途徑可知,“法王”之名要麼是“被政府認定的,具有強大影響力的教派領袖”;要麼是“對佛教擁有重大貢獻的教派領袖”。

最後,活佛與法王的認定,在政府層面均有非常嚴格的規範和儀軌。

五 堪布

堪布”是一種佛學的學位。各傳承對堪布資格的要求條件不同。有些只要佛學院畢業就有堪布學位,不一定有實際的證量;而有的堪布本身也是活佛或金剛上師。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顯密壇城

希阿榮博堪布:如何與上師相處,可以視上師為朋友嗎?

無垢光尊者開示:斷除魔障之六法

傳記故事祖古智美奧色仁波切和哈巴狗根洛的故事

建在龍宮上的薩迦寺與富有的黑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