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應該為自己的閱讀而自豪,因為你也在創作,不是嗎

我們在上一篇文章,提到了接受美學這個重要的概念,其中我們談了,作家完成作品要留有空白,要留給讀者以想象的空間。

現在我們從讀者角度,來談談接受美學的含義。

讀者,應該為自己的閱讀而自豪,因為你也在創作,不是嗎

每個讀者都不是一張白紙的姿態,去閱讀文章的,他們都是有經驗之質的。

他們有自己的學識、經歷、思想、道德,在閱讀時無不摻雜入各自的色彩。

如讀朱自清的《背影》,學生大多隻關注父親買橘子的艱難,因為那段寫的特別細緻。他們被此細緻描繪的場景所感動,覺得父愛很偉大。

讀者,應該為自己的閱讀而自豪,因為你也在創作,不是嗎

但是如果只讀到這一點,那麼作家自己完成的就很好,他已經把要說的話都寫盡了。

但我認為這篇文章最感人的部分不在這裡。

這篇文章留有很多空白,也即“留白”很多,這些留白,卻並不是每個人都能讀的出來的。但這也正是好文章的魅力所在。

讀者,應該為自己的閱讀而自豪,因為你也在創作,不是嗎

如果按小學生的標準去選擇,《背影》未必好過他們班的優秀作文。

但當一個人有了一個孩子,尤其是一個有著叛逆色彩的孩子後,再讀此文會很不一樣。如果家中再遭遇過一些人生不幸,那麼偉岸的父親形象就可能會突然屹立於你的面前。

讀者,應該為自己的閱讀而自豪,因為你也在創作,不是嗎

有一次在食堂與小剛同事隨性談論了一下《背影》。

過了多年,又一次閒聊,他竟然很有感觸的說:“你曾經跟我講過《背影》,在這之前我完全沒感覺。但那之後,我覺得文章寫得很好。“

有一次,一位學生在學了此文後,也在日記中記錄了父親的一次背影。我當時讀了滿眼含淚,一方面感動於那個孩子的真情,另一方面感動於那個父親的樸實和偉大,第三方面還感動於好文章對人的影響。

讀者,應該為自己的閱讀而自豪,因為你也在創作,不是嗎

《紅樓夢》誕生之後,人們對其解讀就各呈其態,並形成一門顯學——紅學,許多人因研究紅學有獨到見解,觀點獨樹一幟,而名滿天下。

劉心武老師寫文章不錯,但對我而言,它之所以在我心中紮了根,還是因為他曾在“百家講壇”解讀過《紅樓夢》,他大膽而新奇的觀點讓我心下震驚。

讀者,應該為自己的閱讀而自豪,因為你也在創作,不是嗎

《紅樓夢》電視劇已拍過兩次,雖然第二次拍攝的結果並不盡如人意,但我想導演的初衷並不是要亦步亦趨第一部,她必定是認為第一部有足夠多的不足,所以要重新來過。

以上兩個例子都在說明,一部作品完成以後並不是就此畫上句號,而是每一個讀者都在進行再創作。

讀者,應該為自己的閱讀而自豪,因為你也在創作,不是嗎

每個讀者的閱讀,其實都在為所讀作品添磚加瓦,為作品的流傳做著著默默的貢獻。

所以為自己的孜孜不倦的閱讀自豪吧,您也是為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