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這個官職聽起來挺唬人,實際還不如縣令權力大

導語:清朝這個官職聽起來挺唬人,實際還不如縣令權力大

喜歡看清朝題材影視劇作品的朋友們可能對清朝的官職名稱及其職權不太陌生。因為清朝是滿人統治的朝代,所以在官職文化上跟以往的漢人朝代有些不同,首先在官員的服飾上就有很大差別,很多人認為清朝的官服很醜,帽子和長袍都非常難看,這可能是由於漢滿文化的不同而造成的審美差異。

清朝這個官職聽起來挺唬人,實際還不如縣令權力大

清朝的政權在建立初期,被努爾哈赤稱為後金,當時已經有了八旗官制,後來清兵入關之後,皇室又根據漢人朝代的文化對官制重新進行修改,把王公貴族和一般官員的登基分為兩種,共有十四等,二十個級別。其中王公貴族的登基有七個級別,分為親王、郡王、貝勒和貝子、鎮國公、輔國公、臺吉、塔布囊,這些都是可以世襲的,而世爵又分為五個登基,叫做公、候、伯、子、男。清朝到了中後期時,官制已經近乎完善,總共九品十八級。

清朝這個官職聽起來挺唬人,實際還不如縣令權力大

除了一般文武官員的九品之外,還有光祿大夫、資政大夫、通奉大夫、通議大夫、中議大夫、中憲大夫、朝議大夫、奉政大夫等。清朝時的九品官制還能讓其家人也受惠,如果丈夫被封為公、候或者伯等爵位的,那麼他的正妻就是一品夫人,以下則是淑人、恭人、宜人、安人、孺人等,如果官職在九品以下,那就不會惠及妻子了。清朝的封爵制度其實在很大程度上是沿襲了明朝,他們舍利了“三公”和“三孤”,特別是“三公”,是個虛職,甚至就是用來忽悠人的,只是聽起來像那麼回事。

清朝這個官職聽起來挺唬人,實際還不如縣令權力大

“三公”指的是太師、太傅、太保,這都是正一品的官職,下面還有從一品的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和太子太保,主要負責幫助皇子讀書學習,有時也兼顧負責修史書,但是都沒有任何的實權,所以對於這些官職,皇帝可以隨意封賞,如果你有些才華和學識,且皇帝看你順眼,那就給你一個太師的官職,但其職權其實還不如一個縣令。

清朝這個官職聽起來挺唬人,實際還不如縣令權力大

雖然沒有實權,但它在官職體系的構成上還是有著很重要的地位,畢竟勝任者是可以直接接觸到皇子,去做皇子的家庭教師,這也說明了自己的學識和才華受到了皇帝的認可,說出去也是非常自豪和體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