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為何反清失敗?因為這一缺陷導致他難成大事

說到吳三桂,印入大部分人腦海的估計是個大奸臣形象。明末正處於水深火熱之際,作為明朝鎮守山海關的重臣的他不第一時間率領精銳的關寧鐵騎勤王,反倒引狼入室,親自將關外的清兵引入關內,從而正式開啟了滿清在中原的統治。並且毫不心慈手軟地將明朝殘餘勢力的代表——南明永曆帝親手絞殺,為滿清的統治可以說徹底掃清了障礙。如此這般絕情,不僅傷透了明朝遺老遺少的心,更是將明朝大奸臣的形象牢牢坐實,就憑這一點,足以將他釘死在“奸臣”的恥辱架上。

吳三桂為何反清失敗?因為這一缺陷導致他難成大事

吳三桂

當然,站在現代人的觀點來看:反叛明朝這事也不好多說什麼,畢竟人各有志,各奔其主也是沒辦法的事。但你甘願歸順清朝就歸順吧,清朝也給你加官進爵封了平西王,也算待你不薄,可偏偏30年後你又起兵反清,打得居然是反清復明的旗號,

你這又是鬧得哪出啊?

也有人會反駁說吳三桂反清是因為康熙要削藩所致,也即康熙不逼他也不會反。M姐不敢苟同, 吳三桂在經營雲南近三十年的時間裡,已經在暗中積蓄力量、囤積部隊,因此才能在叛亂一開始就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口氣拿下了湖南、江西,並且讓福建、廣東的總督響應他,軍隊總數飆升到了巔峰時期的40萬,可以說此時的吳三桂勢頭正盛,差不多將大清半壁江山握在手中。如果不是早有預謀、暗中積極準備,何以有這樣的驕人成績?

吳三桂為何反清失敗?因為這一缺陷導致他難成大事

陳圓圓

另外,一般逼急了的權臣都會打出“清君側”的旗號,畢竟皇帝還是合法的,不好直接反抗皇帝顯露出謀權篡位之心,只好將這罪名甩鍋給皇帝身邊的臣子,聲稱是他們挑撥離間,影響了我和皇帝之間的信任和感情,因此不得已發兵。打這種旗號的很多,而且也很有效,比如西漢景帝的吳王,唐玄宗時期的安祿山以及明朝建文帝時期的燕王朱棣。但吳三桂打的旗號居然是反清復明,這不明擺著要與清廷對抗,意圖謀權篡位嗎?而且還捧出了明朝,這……說句不好聽的話,他也真是太弱智了。

所以戰爭後期的發展毫無懸念,40萬大軍說崩就崩,估計吳三桂到死也沒想明白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吳三桂為何反清失敗?因為這一缺陷導致他難成大事

康熙

也有很多文章幫吳三桂探討了這一哲學問題。在這裡M姐不去細分析當時政治形勢,只從吳三桂的心理性格角度做一粗淺分析。

眾所周知,吳三桂早在山海關任總兵之時,面臨著投降李自成還是滿清時曾猶豫頗久。作為明朝遺臣的他自然首選漢人政權的李自成,不過聽說李自成霸佔了他的愛妾陳圓圓,這氣就不打一出來,“衝冠一怒為紅顏”,毫不猶豫地投降了滿清,由此可見吳三桂還真是性情中人。

吳三桂為何反清失敗?因為這一缺陷導致他難成大事

康熙

另外吳三桂雖然行事果斷、年少有為(27歲即擢升為寧遠團練總兵),但內心深處缺少一心事主的那份忠心。尤其在面對崇禎自縊後的政局,一直精打細算自己的小算盤,在各個勢力之間搖擺不定。比如預備降清之時,打著“報君父之仇”的旗號想跟清朝討價還價,最終因籌碼盡失不得不無條件降清,但降清之初還與南明福王政權暗通關節,導致清政府對其也是多加防範,並不信任。

他於是在順治四年,為表對清廷的忠心,又對朱明後裔痛下殺手,並親自手刃永曆帝,對抗清的農民軍動輒屠城。由此可見,吳三桂更像是一個左右搖擺不定的牆頭草,經過三十年的反覆搖擺,天下人已把其內心看得一清二楚,M姐個人認為:

這也是吳三桂最大的性格缺陷。

吳三桂為何反清失敗?因為這一缺陷導致他難成大事

吳三桂

正因為有這性格缺陷,當其又在暗中積蓄力量伺機反清自立時,坐鎮北京的清廷,尤其康熙皇帝是看得一清二楚。此時的吳三桂居然打出了“反清復明”的反叛旗號,滿以為天下能一呼百應,實際響應者寥寥,就連那40萬大軍,有近30萬人並不看好他,以致最終吳三桂初期積攢的巨大優勢瞬間化為烏有,這也是作為牆頭草和投機者的吳三桂失敗的根本原因。

綜上,吳三桂反清失敗的根本原因是因為他性格存在一重大缺陷,即作為牆頭草和投機分子的他缺少事主的忠心,過多的搖擺讓天下人看清了他的本來面目,也最終導致他終難成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