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為遼太祖八代孫,卻只能靠科舉出頭,說說耶律大石的奮鬥史

眾所周知,耶律大石乃是一位開創西遼朝統的征服者,由於遼史的簡陋與多誤,我們僅能從“大石字重德,太祖八代孫也。通遼、漢字,善騎射,登天慶五年進士第”,這區區26個字來揣摩耶律大石的出身。

首先,契丹自耶律阿保機以來,實行極富特色的幹魯朵(宮衛)體制。

貴為遼太祖八代孫,卻只能靠科舉出頭,說說耶律大石的奮鬥史

▲耶律阿保機藝術形象,圖/網路。

在契丹語裡,幹魯朵原為座位,後演變成帳篷,村落和宮院,特指遼帝的宮帳,幹魯朵(宮衛)則充當禁衛侍從。

依據耶律阿保機的傳統,每一任皇帝即位,前任皇帝的直系子孫便隸屬於前任皇帝的幹魯朵(宮衛),而新皇帝則建立屬於自己的幹魯朵(宮衛),如此便有了十二宮一府的遼宮帳軍。

換句話說,作為太祖的八世孫,若無意外的話,耶律大石應該是出身“算(義為心腹)斡魯朵”,漢言弘義宮的宮帳軍組織。

這樣來看,耶律大石“善騎射”的說辭毫無問題,畢竟是皇家親軍出身。

然而,奇怪的是,按照契丹“世選”的慣例,耶律大石怎麼會在29歲去考科舉,而且還中了。

貴為遼太祖八代孫,卻只能靠科舉出頭,說說耶律大石的奮鬥史

▲耶律大石插畫形象,圖/網路。

所謂世選,指的是即《遼史·百官志》中的“百官擇人,必先宗姓”,譬如南宰相府諸官職,即多是由皇族四帳世預其選。

此外,皇族兩院部官員,其他部族官員及五京留守等重要地方軍政長官,也大多由皇族成員擔任。

換句話說,假如耶律大石真是正統的契丹皇族出身,而且還是正經“橫帳”出身,而非三房兩院的那些皇親,他怎麼也不應該29歲還是個白身,早應憑著進士的才幹出任官職了。

為什麼呢?答案其實很簡單,概因遼政府承認嫡庶地位差別,譬如遼聖宗詔布“庶孽雖已為良,不得預世選”,“兩國舅及南北王府及國之貴族,賤庶不得任本部官”。

換句話說,耶律大石應該是庶子出身,所以儘管身為太祖耶律阿保機的八世孫,依舊無法參與世選。

如此看來,不能參與世選的耶律大石,作為幹魯朵下的正兵,隨遼帝的春夏秋冬四時捺缽,上番侍衛也是順理成章的事。

貴為遼太祖八代孫,卻只能靠科舉出頭,說說耶律大石的奮鬥史

▲契丹騎士,圖/網路。

當然,我們知道除當任皇帝的幹魯朵外,其餘前代的幹魯朵只能立宋人王易所說的“小禁圍”,而非皇帝親臨的“大禁圍”,但有天祚帝這個狩獵痴迷愛好者在,耶律大石憑騎射出彩,被皇帝青眼有加是極有可能的事。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按照遼的體統,皇親貴戚照理是不應該去考科舉的,因為這些官位是用來打賞漢人和渤海人的,契丹人去考那就亂了規矩,在耶律大石以前也有姓耶律的某人嘗試過,結果是被他老爹拿棍子打了200下屁股~~~嘖嘖嘖。

這麼一來,耶律大石的早期經歷我們基本可以推斷出來,一個不得志無法參與世選的庶子,只能勤練騎射,苦讀詩書,終於在上番時憑個人的才幹引來遼帝注意,並獲恩准參與科舉考試。

事實上,耶律大石後來的仕途也證明了他被天祚帝關注——“擢翰林應奉,尋升承旨。遼以翰林為林牙,故稱大石林牙。歷泰、祥二州刺史,遼興軍節度使。”

你看看,剛一登第就被提拔為翰林應奉,照常理這可是狀元的職官。而且竄起的速度還一級棒,很快就升翰林承旨,不久又被外放到泰州當刺史。

貴為遼太祖八代孫,卻只能靠科舉出頭,說說耶律大石的奮鬥史

▲契丹日常生活場景,圖/網路。

這裡是重點,要知道耶律大石當泰州刺史的時候極有可能是天慶五六年(1115——1116),而泰州就在長春州邊上,也就是天祚帝耶律延禧帥軍20W,在護步答岡同稱帝的完顏阿骨打交戰的那一年(1115)。

可想而知,能被安排在後勤要州位置的耶律大石,多麼得皇帝信任。

更別說,在天慶七年(1117)正月,泰州就被金軍攻下了,如果耶律大石不是受皇帝賞識,很快被調任祥州刺史(祥州比泰州還早淪陷,顯然是個虛職,具體很可能是在御前聽差),那麼當時就成俘虜或屍體了。

順便我再說下,泰州按照現在的考古挖掘看,應該是上州,祥州則是中州,而耶律大石接下去調任的遼興軍節度使,則是統帥最繁華南京道的平州長官,下轄二州三縣,可見權柄之重。

當然,按照史料記載,我們都知道,隨著天祚帝耶律延禧出逃南京,耶律大石很快參與擁立了耶律淳,而且事後遼帝也因此而斥責耶律大石。

要知道當時遼帝可是剛殺了被尊為皇太后的蕭德妃,可見其憤怒,但就算這樣他也沒殺耶律大石,而是斥責,可見其對耶律大石的欣賞與憤慨,正所謂“愛之深,恨之切”。

說完耶律大石的出身,我們再估測下耶律大石的家庭。

貴為遼太祖八代孫,卻只能靠科舉出頭,說說耶律大石的奮鬥史

▲圖/網路。

眾所周知,耶律大石在大行後是蕭塔不煙攝政稱制的,而且當時他的孩子才7,8歲,未成年。按照遼的傳統,能和皇族耶律氏通婚的只能是三大後族,而以契丹的傳統看,強勢的太后背後必定有強勢的家族背景,所以蕭塔不煙出身遼內四族的國舅帳拔裡,乙室已族和國舅別部無誤。

但是,這又帶來一個問題,能在康國元年(1134)後,即耶律大石征服喀喇汗王朝東部汗國,高昌回鶻汗國後生出孩子來的女人,怎麼也不應該超過40歲。

換句話說,蕭塔不煙同耶律大石結合的時間段,極有可能是在可敦城自立為王之後。

而耶律大石當時都37歲了,怎麼看也不像是原配夫人,只能算是續絃。

要知道契丹人通常在成年後就結婚,早的甚至十三四歲,以耶律大石的庶子出身看,他婚配應該不晚,而且妻家身份肯定也不高,這也就是為何沒有被詳細記載的緣故。

當然,該原配夫人是死於難產還是死於戰亂,或者別的什麼,我們已不可考,甚至連她是否給耶律大石生下孩子也無法探究,畢竟按照遼的風俗,子以母貴,身份低微的母親生出的子女,多半是悲劇。

本文作者:女女生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