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4種家庭教養方式對孩子的影響,你屬於哪一種?

近期,我有幸接觸到了比較多的低齡兒童,在與孩子的共處和交流過程中,我觀察到了很多性情迥異的孩子,在這些孩子身上,發現了不同的問題,透過對一些問題的關注和研究,我終於領悟到了

“一個問題孩子的背後,必然有一個問題的家庭”

這句話的涵義,以前我對這句話是很不以為然的,總覺得這句話很偏激,但這次透過自己親身體驗,我從內心對此問題有了更深層次更全面的理解。下面,我就我所觀察到的幾種不同的家庭教養方式,不同教養方式下孩子的性格特質以及我們對待不同教養方式如何揚長避短該注意哪些問題,逐一談一談個人觀點,和大家交流一下看法。

淺談4種家庭教養方式對孩子的影響,你屬於哪一種?

一、不同家庭教養方式種類

我們嘗試把對孩子的要求作為橫座標,以對孩子的愛為縱座標,來畫一個數軸。這樣家庭教養方式大體就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 權威型(要求正無窮大,愛正無窮大);

2。 專制型(要求正無窮大,愛負無窮小);

3。 溺愛型(要求負無窮小,愛正無窮大);

4。 忽略型(要求負無窮小,愛負無窮小)。

第一類:權威型家庭教養方式。

父母對孩子高期待,父母和孩子之間愛的互動很流暢,孩子在這樣的家庭中,能體會到自己被愛和被尊重,感受到自己有價值感,很容易養成對待周圍事物的規矩意識,尊重各類規則,能按照基本要求去做,一般都比較樂觀和自信。

第二類:專制型家庭教養方式。

父母處在比較焦慮的狀態下,又對孩子有比較高的期待,但是又和孩子之間在愛的互相流動過程中受阻,所以孩子容易形成在表面上服從,內心很抗拒的心理,在青春期可能會有比較嚴重的叛逆問題出現。

第三類:溺愛型家庭教養方式。

父母常常以討好型的低姿態對待孩子,讓孩子覺得父母可以為他做好一切事,孩子缺乏規則意識,獨立性差,又因為父母過於寵愛,以及過度保護,孩子往往自尊心很強,不容易接受別人的批評,比較脆弱敏感,孩子往往在家庭中有安全感,但在學校中適應性比較差。

第四種類型:忽略型家庭教養方式。

父母在與孩子的相處中,僅僅停留在吃飽穿暖的層面上,平時因為工作忙,無暇顧及孩子深層次需求,父母與孩子之間沒有彼此愛的互動,孩子缺乏安全感和對外界認知能力,在孩子兒童期容易產生分離焦慮,相比同齡孩子認知發育遲緩。

二、不同教養方式對孩子的影響

1. 權威型

權威型的父母一般都具備一定的文化知識水平,受教育程度較高,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具備一定的知識儲備和教育方法。他們能提供孩子成長所需要的環境和營養,

一方面滿足孩子生存需要,又能在很大程度上滿足孩子發展的要求,提供給孩子明確的目標和必要的愛的支援

,可以用“嚴中有愛”“不嚴自威”來概括。

在這樣的家庭教養環境下,孩子的身心得到了比較好的發展,他們在嬰幼兒時期體驗到了被信任的感覺,有滿滿的安全感,在自我的發展中,主動學習、積極探究,在學齡階段能很快實現從家庭到學校環境的轉變,並且在未來發展中,自信、陽光,情商也比較高。

2. 專制型

專制型父母在家庭中,反複製定規則,只告訴孩子做什麼,不告訴為什麼,讓孩子絕對服從,孩子在父母的各種指令中,往往顯得很順從,機械式對待周圍的人和事。在幼兒階段往往表現得很乖,在兒童時期個體活動範圍比幼兒期擴大了,這個時期兒童容易表現出“小叛逆”的行為,並且由於習慣“被下指令”才開始行動的模式,孩子學習往往比較被動,並且由於個體本我發展時期對自我發展認知的缺乏,孩子常常表現出膽怯、退縮,不願意嘗試和學習新事物,害怕犯錯誤和被批評的特點。

這樣的孩子個人發展內驅力不足,往往屬於中規中矩缺乏創造性的孩子群體。

3. 溺愛型

在父母比較溺愛的家庭教養方式中,父母的一手“包辦”導致孩子對待人和事以“自我為中心”,比較任性、霸道。在家庭中過分被保護,在學校中很難適應學校新環境,和同學相處容易發生摩擦,從而產生挫敗感,容易反向自我否定。這樣的教養方式對孩子成長是非常不利的。

4. 忽略型

在忽略型的家庭教養環境中,父母一般存在兩種情況,一種是父母都忙,沒時間陪伴孩子,把孩子交給老人全權負責,另一種情況是父母雖然陪在孩子身邊,但是僅僅侷限於對孩子吃飽穿暖的照顧,平時不關注孩子深層次的需求,

陪在孩子身邊卻不和孩子交流,孩子大多是和電視,手機等電子產品待在一起

,不論哪一種情況,父母對孩子既無要求又情感冷漠,這樣家庭成長方式中長大的孩子沒有目標、拖拉、不懂規則,更不懂愛和分享,全憑自己像草一般野蠻的生長力隨處生長。這樣的孩子認知水平比較低,往往發育遲緩,並且在未來青少年時期,很容易出現抑鬱、焦慮、躁狂等心理問題。

淺談4種家庭教養方式對孩子的影響,你屬於哪一種?

三、不同教養方式提升的辦法

1。 權威型:

保持良性迴圈,注意知識的更迭和方法的提升,整體保持一致性和穩定性。

權威型是整個家庭教養方式中利大於弊的方式,長期堅持有利於孩子正確的培養和發展,但是要注意不能隨意變換教養方式,否則這樣可能給孩子帶來較大心理衝突,結果就適得其反了。

2。 專制型:

要注意創造民主和諧的成長環境,改變過去經常“命令”式的方式,多使用鼓勵,讓孩子自己表達想法,

尊重孩子意願和選擇,嘗試給孩子一定自主空間,這樣利於孩子健康成長。

3。 溺愛型:“寵子如害子”,父母不能過分溺愛孩子,讓孩子一直生活在以自我為中心的“保護傘”下,

父母需要嘗試建立規則,並在適當時機給予孩子一定的信任,讓孩子感受自己獨立嘗試取得成果的積極心理體驗

,慢慢孩子學會主動去探索規則並調整自己的不適應,這樣提升獨立性有助於未來孩子的發展和周圍環境事物的和諧一致。

4。 忽視型:父母需要注意提升自己教育水平,掌握兒童發展階段的需要和規律,學會積極陪伴,學會和孩子一起玩遊戲,在和孩子的互動與交流中,和孩子建立緊密的聯結,讓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擁有一道天然的心理屏障,避免孩子出現心理問題。

孩子是來到父母身邊陪伴父母的折翼天使,帶給父母無窮的快樂和幸福。每個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擁有美好光明的未來,但是,茁壯健康的大樹,需要從幼苗時期就開始施肥、澆灌、除蟲、鬆土、剪枝,所以,做耐心細緻,認真負責的好父母吧,

在一個小生命誕生的時候,提前在教育觀念,方式方法方面做好充分準備,迎接“爸爸,媽媽”兩個響噹噹的稱呼。

THE END

作者:新東方國際雙語學校 王慧君老師

歡迎大家討論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