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西遊記》:成長的過程就是否掉我們心中的孫悟空

讀《西遊記》:成長的過程就是否掉我們心中的孫悟空

談談“代溝”

“代溝”這個詞恐怕能算得上是社會學中見報率最高的一個詞了,但是大部分的人,都不願意接受它。回顧我的前半生,我認為我在十幾歲的時候,最喜歡用代溝來說事,一旦我與父母不和,就甩下一句“我們有代溝”。但是不幸的是,在職場上,如果我們這樣和別人說話,不管有沒有道理,就先輸掉了。好在我們在家裡不用講什麼道理。但是對於父母而言,又最怕孩子說和自己有代溝,雖然他們看問題的出發點和利益判斷方法已經難以和我們完全相同了,可依然覺得自己是站在我們的角度在思考問題。

讀《西遊記》:成長的過程就是否掉我們心中的孫悟空

對待孫悟空的態度轉變

我在小的時候,特別想成為孫悟空,因為他有超能力,要什麼有什麼,可以呼風喚雨,上天下地,而且可以我行我素,想幹什麼就能幹什麼,三句話不和就動起手來。再加上他頗有智慧,每次遇險都能化險為夷,更是滿足了我這種想做事卻做不到的藍孩子的心理。

讀《西遊記》:成長的過程就是否掉我們心中的孫悟空

在小學排演《三打白骨精》,所有人都想演美猴王,基本不會有人想演豬八戒,因為扮演那個又醜又懶,肥頭大耳的豬簡直是一種懲罰。至於唐僧,被看成是一種善惡不分的蠢貨,而沙僧則是可有可無的角色。對於小女生而言,小時候可能不想成為孫悟空,但是很多卻希望自己的意中人是孫悟空那樣無所不能的之人。

隨著大家開始進入中學,然後不得不為考試發愁,基本上也就淡忘了孫悟空。等到上了大學有時間再看看《西遊記》,發現孫悟空不再那麼可愛了。

根據網上對於我們年輕人的調查,女孩子心目中的情人居然變成了豬八戒,因為他喜歡美女,嘴甜,會拍馬屁,顧家,出身好。接下來,唐僧也很受喜歡,因為他被貼上了“目標明確,意志堅定”的標籤,中國一些脫口秀的名嘴們都無一例外地肯定唐僧是那四人團隊的靈魂。現在,就連沙和尚也被很多女生認可,因為他有可靠的特點,至於是配角嘛,沒有關係,反正不可能人人成為主角。

難道我們錯了

人成長的過程,其實就是逐漸殺死心目中的孫悟空的過程。如果哪個大學生在宿舍裡像孩子一樣流露出對孫悟空的嚮往,同屋的同學不會誇他為老頑童,而是會直接嘲笑他,而女生會對他嗤之以鼻。因此,同樣一個孫悟空,孩子和長了十幾歲的年輕人的想法尚且都不一樣,又怎能否認代溝的存在呢?

那麼到底是身為孩子的我們錯了,還是成年錯了,是孩子進步了,還是成年人退步了?我想很多成年人可能會說:孩子太傻,太天真。 雖然我們可能會逐漸殺死心目中的孫悟空,但是人類還是有一幫人,長大後依然喜歡孫悟空。 歷史上的亞歷山大、拿破崙,今天的喬布斯和馬斯克就是。

讀《西遊記》:成長的過程就是否掉我們心中的孫悟空

這些人成年後,依然像孩子一樣行事,依然相信他們自己能成為超級英雄。當然,拿破崙的結局不太好,亞歷山大和喬布斯死的早,至於馬斯克能走多遠,我們也在拭目以待。不過從拿破崙的悲劇裡可以看出, 有孫悟空那樣的能力又不受到約束的話,慾望會無限膨脹,世界是要毀滅的。 從宿命論的角度講,或許上帝比較早地請亞歷山大和喬布斯回去是有道理的。

失敗是成功之母

我們為什麼沒有上面那些人的野心,答案很簡單,只有兩個字—— 挫折 。我們絕大部分人的成長過程就是不斷受到挫折的過程,而在挫折之後又無法徹底解決問題,於是越來越認命,放棄掉越來越多想要的東西。相比之下,亞歷山大、拿破崙、喬布斯和馬斯克,雖然也受到挫折,但總體來講是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因此他們依然保持著很大的一顆心,如此而已。

我們常說失敗是成功之母,但是在我看來,這句話最多對10%, 一個經常失敗的人會習慣於失敗。 相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 如果一件事情一次做成,會少一分經驗,但是會多保持一分自己無所不能的勇氣。 相反,如果一件事情做到第五次才成功,會長不少的經驗,特別是懂得人情世故,但是,離過去心目中的孫悟空的距離就越來越遠了,以至於都不太想成為孫悟空。

讀《西遊記》:成長的過程就是否掉我們心中的孫悟空

我們總在說中庸二字,彷彿50%:50%居中是最好的,想起我在上大學之前和爺爺一起吃飯,他和我說, 人生一條路,要走在中間,不要偏左,也不要偏右。 但是失敗是容易的事情,成功卻是困難的事情,從失敗中學習經驗的機會有的是,透過成功保持勇氣卻是千難萬難。因此, 雖然我們不怕失敗,但要儘可能少受挫折。 重新談回代溝,代溝的問題不是簡單的承認它存在就完事了,而是 要想辦法解決 。

對於成年人,如果多少還懷念一點孫悟空,可能會更有出息。

END

圖片授權基於: VRF協議

CCO協議

感謝閱讀|一起成長

文章來源《矽谷來信》

讀《西遊記》:成長的過程就是否掉我們心中的孫悟空

木心

高效成長 就業創業

讀書感悟 個人躍遷

我們一起蛻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