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太監中壞人那麼多?

在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統治時期,有一個特殊的群體始終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他們就是“太監”。

從秦朝的趙高,到明朝的魏忠賢,再到清朝的李蓮英,幾乎每一個歷史時期都有他們的身影,甚至有些時候正是他們改變了歷史的走向 。 不過,除了蔡倫和鄭和外,似乎多數的太監都不是什麼好人, 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

為什麼太監中壞人那麼多?

太監的由來

據史料記載,太監最早產生於夏商時期 ,在春秋時期基本成型,但是當時並不叫太監而被稱為宦官,到漢朝又被稱為“侍人”,隋唐時期設立了內侍省 , 是宦官的最高管理機構 ,最高長官為內侍監, 這是宦官第一次與“監”聯絡起來 , 不過僅限於最高長官 。 到了宋朝,宦官又設立了許多重疊的機構,“監”逐漸演變為中高階官員的統稱,少數高階宦官被尊稱為太監 。 明朝是宦官最多的朝代,並且權勢越來越大 ,人們出於畏懼心理,就把每一個宦官都尊稱為太監 。

為什麼太監中壞人那麼多?

身體的奇形決定了心裡的奇形。

從生理學角度看,閹割是一種非常不人道的行為 ,人類閹割動物是為了育肥吃肉,對人的閹割就等於把人當動物看待,剝奪了上天賦予他人的基本權利 。 太監被“處理”後 , 沒有了“性”福 , 失去了繁衍後代的資格 , 也失去了愛情的權利,也享受不到親情的溫暖 ,飽受別人的歧視 , 很難獲得別人發自內心的尊重 , 這樣的人生意義何在呢 ? 除了少數像蔡倫、鄭和這樣能從自己鍾愛的事業中找到快樂, 多數太監唯一的快感就是虐待和奴役他人 ,並且太監接受的是奴化教育,他們自稱“奴才 ”, 沒有平等觀念,在他們的意識中人只有“主子”與“奴才”之分。 他們的人生目標只能是成為“主子”,然後再去奴役別人 , 並且可以為此而不擇手段 , 奴性文化在他們身上表現的淋漓盡致。

為什麼太監中壞人那麼多?

總結

文明的進步讓我們告別了那個“吃人”的社會。 今天不會再出現對人的生理閹割,但心理上的閹割從來沒有消失,只有徹底消滅奴性文化對人的影響,才能樹立健全的人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