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造反時有70萬兵馬,康熙的兵馬也就20萬,為何康熙最終獲勝

1673年初,康熙下令撤掉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和平西王

吳三桂

這三個諸侯的爵位,就在當年年底,吳三桂把雲南巡撫朱國治給殺了以後就開始造反了,從此“三藩之亂”這場大戲就上映了。

吳三桂造反時有70萬兵馬,康熙的兵馬也就20萬,為何康熙最終獲勝

然而有個問題讓大家感到械鍵嘔奇怪,那就是吳三桂出兵不久,他幾乎將南方都給佔領了,甚至聲稱擁有70萬士兵。然而就算這樣,為什麼他輸給了識了僅有20萬兵馬,何況年紀輕輕的康熙呢?實際上有三個原恰部節因。

首先,豬隊友太多

吳三桂起兵時,有尚可喜和

耿精忠

以及臺灣的延平王鄭經(鄭成功的長子)這三個隊友。換句話說,吳三桂聯合了三家勢力。從這裡,我們大概可以知道,吳三桂所謂的70萬部隊其實也有他這三個隊友的人。但是問題是他的隊友真的很愚蠢,如果吳三桂的戰鬥力為10,那麼他的隊友加起來不超過5。

吳三桂造反時有70萬兵馬,康熙的兵馬也就20萬,為何康熙最終獲勝

讓我們先談談尚可喜,嚴格來說,尚可喜沒有叛亂,但他的長子尚之信造反了,然而問題就在於,尚之信是打著尚可喜的名義造反的。此外,由於這爺倆鬧翻了,於是讓平南王這幫子人馬並沒有在吳三桂和清朝的對決中起到什麼關鍵的作用。

接下來講一下耿精忠,儘管他是第一位支援吳三桂的人,可惜他的軍事指揮能力確實很差,導致他那邊的比賽進行得特別不順利。而且這種不適很容易發脾氣,於是耿精忠地盤下的百姓都遭到了他的迫害。清軍到來以後,耿精忠周圍的親信更是全都投降了,而他這個光桿司令只能再次當了降將。

還有一個鄭經,鄭經可以說在跟隨鄭成功東征西討時立下了汗馬功勞,但問題是他的視野太狹窄,居然不要寬廣的海岸線,卻要跟耿精忠拼個你死我活,原因是耿精忠將他的老家給霸佔了。因此,鄭經這個同盟不光沒有幫到吳三桂,反之還拉著耿精忠一起坐在旁邊看。要不是讀了一下史料,我都覺得,鄭經或許是康熙安插在吳三桂身邊的奸細。

最後還有吳三桂手下的一些親信。吳三桂在當平西王的這些年中,許多人被秘密安置在南方的各個地方,經過十多年的發展,這些人中的每一人都有一定的力量,導致他們就已經不是一個窮光蛋了,於是如果吳三桂走的順利,他們會幫上忙,倘若局勢有變就為成為吳三桂的阻礙。陝西的軍閥王輔臣在這些人中的典型代表,這個人一直見風使舵,擁有8萬超巨型球員卻不願意賣命。最後

康熙

贏了,他自己因為害怕受到懲罰而自殺而死。

吳三桂造反時有70萬兵馬,康熙的兵馬也就20萬,為何康熙最終獲勝

第二點,吳三桂自己也老年痴呆了

在一開始的時候,吳三桂帶兵打仗可以說是一馬平川,但是問題是,他只控制了南方一半時就失去了進取心。他一直都在想,和康熙平分天下。老實說,雖然吳三桂當時口號喊得很響亮,但那然而本質還是造反。不管口號多麼響亮,叛亂的本質都無法改變,畢竟那時天下已經是清朝的了。

吳三桂起兵時告訴他計程車兵們,他想恢復漢族的江山,但是在他還沒走到北方,他就想和康熙平坐。他的手下心裡不知道是什麼滋味?此外,吳三桂當時看著佔據了半個南方的土地,但實際上那些地盤對他來說都是微不足道的,他沒有一個真正繁榮輔佐而且能提供給球員裝備和伙食的地方。這導致吳三桂起兵後就開始坐吃山空了,而且他的地盤也就那麼一點。它可以吃一兩年,但是可以吃三四年嗎?

另外,吳三桂出兵後犯了一個大錯誤,那就是他沒有用突擊手段讓康熙沒有還手的機會,相反,他採用了循序漸進的方法來追蹤康熙的手腕。眾所周知,整個清朝都是康熙的支撐,而支撐他的不過只有半個江南。如果要拖下去,怎麼能讓康熙消耗殆盡呢?這點就和明朝的朱棣有所不同了。自古以來,只有他這一個諸侯造反而奪得天下,然而朱棣是這樣慢慢地奪取了天下嗎?不,倘若朱棣不下決定去賭博,直接進攻南京,那麼肯定會在最後被拖死,畢竟對於一個要想得到天下的人來講,和對方的球員打起陣地戰,那在格局上就決定失敗了。

第三點,當老大連人品也沒了,後代也沒好果子吃

我們知道,吳三桂造反時是打著反清復明的旗號,然而問題就來了,他自己居然當上董事長了!實際上,從目前的角度來看,不難理解他這樣做的目的。這無非就是利用他當老闆來滿足那些跟隨他的人的一些私心,同時為低下計程車氣而進行拯救。

但是問題是,倘若你想平分天下,那麼您必須得到在場觀眾的信任,而吳三桂當老闆肯定讓他完全失去了觀眾。畢竟在南方的那些文人看來,我們跟著你,是想要延續明朝幾百年的江山,而你當老大不等於給我們說,你們真是二貨,我就是一個自私的人。於是在吳三桂當上皇帝后,他場館內的觀眾就陸續開始向清朝投降。有一點必須說明,吳三桂造反後始終都沒有擁戴老朱家正統的後人,這就是南方文人為何不支援他的一個重要原因。

吳三桂造反時有70萬兵馬,康熙的兵馬也就20萬,為何康熙最終獲勝

而且,吳三桂圓寂後沒有合適的繼承人,他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只能讓只有15歲的孫子吳世璠當了皇帝。然而問題又出現了,只有15歲的吳世璠能承擔這麼大的負擔嗎?答案是否定的,所以在吳三桂死後,吳世璠的岳父郭壯圖以及叔叔吳應麒掌握了軍政大權,吳世璠完全成為了一個花瓶。

由於持續不斷的內部權力鬥爭,於是後來康熙指揮的清軍直搗黃龍,只用一年就將雲南給拿下了。從那時起,終結了歷時八年的三藩之亂,吳三桂造反的大戲也就謝幕了。綜上所述,吳三桂失敗的原因不外乎這三點。他的隊友不可靠,策略錯誤,沒有選對繼承人。

吳三桂造反時有70萬兵馬,康熙的兵馬也就20萬,為何康熙最終獲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