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宣王選中的新興諸侯:弒王、篡權、稱霸、統一天下!越500餘年

周宣王在歷史上的知名度遠比不上他的父親和兒子,因為他的父親是大名鼎鼎的周厲王,他的兒子是烽火戲諸侯的周幽王。

雖說從知名度來說,周宣王遠不如這兩位以昏庸暴虐聞名的周王,但是周宣王對於後世的影響卻是這兩位拍馬也趕不上的。因為他在位的時候,提攜重用了四個諸侯,而這四個諸侯前仆後繼,主導了華夏後世五百餘年的天下形式。

周宣王選中的新興諸侯:弒王、篡權、稱霸、統一天下!越500餘年

【宣王尋求外援】

一切要從周宣王的父親,周厲王開始說起。想當年,厲王止謗,推行專利法,把百姓壓迫過於嚴重,於是發生了國民暴動,周厲王出逃在外。

年輕的周宣王被召公虎所救,但是由於厲王還活著,所以周宣王還不能繼位。於是共和執政時代開始了。

《史記》中說共和執政,是周公與召公共同執政,又稱周召公和。而《竹書紀年》等史料則說執政者為共伯和。而這後面的說法,現在學界認可的還多一些。

其實不管共和執政的具體情況如何,其本質都是大貴族壟斷朝政,而這些大貴族的背後,就是那些不斷挑戰禮法,私自擴張領土的地方諸侯。

周厲王在外死後,周宣王得以繼位。這時的周王室幾乎被這些大貴族架空,而周宣王又沒有了父親時還存在的優勢武力。所以為了奪回王權,對抗大貴族的控制,他開始尋求外援。這些外援有朝中大夫,也有地方諸侯。雖然身份不一而足,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非大貴族一系,所以可以稱之為新興諸侯。

新興諸侯們,在周宣王在世的時候,都發揮了周宣王所希望他們發揮的作用,幫助周宣王實現了宣王中興,但是當週宣王死後,這些他所支援的諸侯國紛紛脫離了周王室的掌控,成為了比傳統大貴族諸侯國更危險,也更難對付的存在。

周宣王選中的新興諸侯:弒王、篡權、稱霸、統一天下!越500餘年

【弒王者:申國】

申國祖先為姜姓四嶽之後,與姜子牙是遠親。申國世代為周王室駐守西部邊陲,為西部方伯。周厲王的王后就來自申國,所以周申還是親戚關係。

由於這層關係,周宣王很信任申國。周宣王繼位以後,地方諸侯相互征伐不斷。又有蠻夷作亂,周宣王信不過齊國、魯國等傳統大諸侯國,而申國則是可以信任的。

於是周宣王將申國遷封於謝地,讓申侯以天子血親,朝中重臣的身份坐鎮南藩,加強周王室對南部諸侯的控制。

申國從西部方伯成為南部諸侯之長,這看起來好像是平調,但是這其實是重用和提攜。

與西部不同,西周的南部地區,是周王室重要的銅礦開採地。有著名的銅綠山礦藏,為周王室提供大量的青銅原料。青銅對於西周王朝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在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的西周時期,無論是祭祀還是戰爭,都離不開青銅。

周宣王選中的新興諸侯:弒王、篡權、稱霸、統一天下!越500餘年

西周的南部有漢陽諸姬一系列諸侯國相互矛盾滋生,同時還有楚國這樣敢於稱王,與周王室對抗的敵對威脅。周宣王必須穩定南藩局勢,以保障銅綠山的青銅順利運抵鎬京。所以申國的遷封是對周王室有著重要意義的,是周宣王重掌王權的重要組成部分。

反觀申國留在西部,雖然幫助周王室抵禦了西羌的入侵,但是這件事換成別人也可以幹,而讓別人去坐鎮南藩,周宣王難免不夠信任。而那些能得到周宣王信任的,其資歷又往往不足以擔任一方方伯的高位。所以申國是不二人選。

申國也沒有讓周宣王失望,憑藉著常年與西羌作戰的戰鬥素養,申國很快就穩定了南藩局勢,成為南部諸侯當之無愧的霸主。

但是,隨著周宣王之死。周幽王繼位,申侯成了周王的長輩,同時掌握著西周重要的青銅運輸命脈,南部眾多諸侯對申國馬首是瞻。一旦申國產生私心,對周王室的威脅將是巨大的。

周幽王可能看到了申國崛起對自身的威脅,而同時自己的太子又是申國國君的外孫,也許是害怕自己死後,周王室徹底淪為申國的傀儡,所以周幽王廢掉了自己的太子,改立褒姒的兒子為太子。

廢太子出逃到了申國,周幽王也就和申國徹底撕破了臉,於是周幽王出兵伐申,最終戰敗,死於驪山腳下。

周宣王親自提拔,重用的申國,成了殺死自己兒子,摧毀自己一生心血的西周掘墓人。不知道周宣王泉下有知,會不會感到懊悔。

周宣王選中的新興諸侯:弒王、篡權、稱霸、統一天下!越500餘年

【篡權者鄭國】

鄭國也是周宣王提攜重用的,與申國不同,鄭國就是周宣王分封出來的新諸侯。鄭國的初代國君就是周宣王的弟弟鄭桓公。

分封鄭國的時候,周宣王是希望能依靠弟弟,幫助自己穩固關中地區的統治。所謂鄭國,即為關邑。也就是說,鄭國是幫助周王室守大門的。

周宣王死後,周王朝開始出現崩潰的跡象。鄭桓公預料到情況不妙,如果繼續留在關中,恐怕會把自己也搭進去。

於是鄭國遷國到了中原地區,從東虢國和鄶國處得到十座城池,倚為根基。不久後周幽王身死,周平王東遷洛陽。周王室與鄭國又成了鄰居。

由於申國弒王的罪行,被中原諸侯所不齒,所以逐漸衰落了。而周平王的繼位也揹負著弒父的名聲,所以也為中原諸侯所不喜。所以周平王缺少了諸侯們的支援,只有十座城池的鄭國為了擴張勢力,選擇與周平王合作,承認了平王的合法性。

隨後鄭國打著周平王的旗號大肆擴張,成為了春秋初期重要的一股諸侯勢力。而沒有其他諸侯的參與,隨後鄭國獨霸了周平王的權威。

周平王面對鄭國的篡權,想要奪回權利,啟用虢國國君執政。被鄭莊公知道後,竟然被迫與鄭國交換人質,向鄭國道歉。

周平王死後,周桓王想要從鄭國處奪回權利,起兵攻打鄭國,竟然被打敗受傷。到死,周桓王還念念不忘,“若要復興周朝,必先廢除鄭公”。

鄭莊公死後,雖然鄭國逐漸衰落了下來,甚至在晉楚爭霸的時候左右不討好,成了受氣包。但是鄭國作為春秋時代第一個崛起的諸侯勢力,對於這個時代的影響還是非常大的。也是鄭國堵死了周王室的復興之路。

周宣王選中的新興諸侯:弒王、篡權、稱霸、統一天下!越500餘年

【稱霸者晉國】

晉國更是大家熟悉的諸侯國,晉國初封於周成王,有桐葉封唐的故事流傳。其實晉國在西周時期是很不起眼的,它真正的崛起,就是在周宣王時期。

晉國是作為周宣王的打手出現的,當時由於周厲王時的國家動亂,地方反周的夷狄層出不窮。而周宣王又因為共和行政不信任齊魯等大國,所以晉國成為了他打擊北方蠻夷的一把刀。

其實晉國的地理位置,相對是比較偏僻的。河東地區,既不是商人故地,又不是周人發源的地方。反而因為是堯唐故地的背景,曾被商人打壓,使其周圍遍佈戎狄。而晉人也長期與戎狄通婚,沾染了野蠻尚武的習氣,對齊魯尊崇的禮樂傳教反而沒有那麼看重。

晉國一方面熟悉北方戎狄和地理情況,同時又不是不可控的禮樂大國,而且戰鬥力著實不錯,所以晉國開始被周宣王所看重。

周宣王曾出巡至晉國,命晉獻侯率領晉國軍隊跟隨,命晉獻侯攻打山東的夙夷。在周宣王巡視後,晉國大勝。

周宣王賜給晉獻侯香酒、弓箭、駟馬,晉獻侯隆重犒賞了軍隊。為報答和頌揚天子的恩德,晉獻侯鑄造了兩套共16枚編鐘,把天子的恩寵記載在鐘上,稱為“王賜蘇鍾”。可見,面對周宣王,晉獻侯還是恭謹得很。

周宣王用晉國用的順了手,後來也經常命晉國征討北方戎狄。晉獻侯死後,周宣王依然直接命令晉獻侯的兒子晉穆侯討伐條戎、北戎等戎狄。

晉國得到周宣王的授權和支援,大力發展軍隊和武力。他們攻打戎狄奪下的地盤和奴隸當然就留下自己享用了。於是,在周宣王的支援下,晉國迅速崛起,當春秋時代開始的時候,晉國已經是一個土地大國和軍事強國。這為晉國在春秋時代的諸侯爭霸中,爭取的第一桶金,也是他提前發展軍事,使其成為了當地不可匹敵的軍事霸主。

後來的事情大家也就都清楚了,隨著晉獻公,晉文公等幾代君主的瘋狂擴張,晉國成為了當之無愧的北方霸主,與南方楚國常年爭霸,是春秋時代的絕對主角。可以說,晉國能創造如此偉業,還要謝謝當年周宣王的鼎力支援。

周宣王選中的新興諸侯:弒王、篡權、稱霸、統一天下!越500餘年

【統一天下者秦國】

最後要說的就是秦國了,我們知道,秦國先祖是周孝王提拔的非子。為周王室養馬有功,獲封秦地,號秦嬴。而此時的秦國卻只是一個不入流的小貴族,還沒有什麼實力。

前面說周宣王把在西方抵禦西羌的申國遷徙到了河南謝地,那麼西羌等西戎部落的入侵該怎麼處置呢?

周宣王選中了兢兢業業的秦人,當時的秦人首領是秦仲。其時西戎入侵,周宣王選擇提拔秦仲,任命為大夫,領兵西征。這就是秦人第一次領兵作戰。

秦仲在與西戎的戰鬥中戰死,周宣王又任用秦仲的兒子秦莊公繼續西征。結果秦莊公擊敗了西戎,得到犬丘之地。周宣王命秦人世為西垂大夫,鎮守西垂。

就這樣,秦人有了軍權,也有了一片穩固的根據地。後來,周幽王舉全國之力進攻申國,結果兵敗身死,當初周幽王出兵時,為了防範西戎從西線入侵,留下秦人鎮守。結果秦人這支部隊成為了西周王室最後的有生力量。

隨著周攜王出逃,平王東遷,秦人又成了關中最後一支對抗西戎的力量。有了周平王“所奪之地,盡歸於秦”的承諾。關中地區成為了秦朝的龍興之地。

隨著申、鄭、晉等同時期興起的諸侯國相繼衰落,秦國卻越來越強大,終於在五百多年後,一統六國,平定天下。說起來,如果不是周宣王給予了秦人兵權,恐怕就沒有後來的秦王朝了。

周宣王選中的新興諸侯:弒王、篡權、稱霸、統一天下!越500餘年

【總結】

其實周宣王在位時,提攜重用的諸侯遠不止上訴四家。呂國也被周宣王改封於申國以西。周宣王還封韓侯於韓城(今山西河津至萬榮縣萬泉鄉一帶),建立韓國,作為鎮撫北方的軍事重鎮。此外,周宣王還封仲山甫於樊(今陝西長安區東南),建立樊國。封其子長父於楊(今山西洪洞東南),建立楊國。

周宣王提攜重用了很多士大夫和小諸侯,這些勢力在他活著的時候幫助他完成了宣王中興。但是在他死後,一些諸侯卻變得不易控制,變得跟他所忌憚的齊國、魯國等大國一樣,破壞了周王室的統治根基。我想,這恐怕是他沒能想到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