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著名的宮廷畫師武宗元白描人物冠絕,可謂再生吳道子

北宋時期,有一位非常著名的宗教畫家,他擅長白描人物,他比吳道子晚出生300年,但畫技可謂吳道子第二。他就是北宋宮廷畫師武宗元。

北宋著名的宮廷畫師武宗元白描人物冠絕,可謂再生吳道子

武宗元

(約980-1050),初叫宗道,後改名宗元,字總之,死於 1050 年,河南白波(今河南孟津)人。家世儒業,官至虞部員外郎。長於道釋人物、曾為河南開封、洛陽等地寺觀作壁畫。

北宋著名的宮廷畫師武宗元白描人物冠絕,可謂再生吳道子

▲武宗元《朝元仙仗圖》區域性放大

據《圖畫見聞志》卷三記載,他在洛陽廣愛寺臨蔡吳道子文殊普賢大像,將其繪成為小幅,“其骨法停分,神觀氣格,與夫天衣纓絡,乘跨部從,較之大像,不差毫釐”。當時有“武宗元,宋之吳生也”的說法,但另一方面,武宗元也對吳道子的畫法進行改革,“大像”“蹙成二小幀”,實質上隱含了從北宋中期開始,道釋人物畫大、小幅畫轉捩的趨勢,這成為後來李公麟不作壁畫的前導。

武宗元現僅存作品《朝元仙仗圖》卷,內容是道教中帝君及部從朝謁最高神的隊形,可能是為壁畫所作的稿本,在這幅圖中,人物從左向右排列,以東華、南極二帝君居中,神將前後開路護衛,金童、玉女、仙伯等不同型別也位於行列之中,有的手中拿著儀仗法物、多數人物上方都加有榜題,體現了壁畫的特色。帝君形象威嚴持重,深具風範;女仙相貌端麗,但表現卻千人一面;男仙則各具特色;神將則具唐人風格,星虯鬚威猛之相。整個隊伍統一於行進之中,神態各異,彼此顧盼,形象呼之欲出。

北宋著名的宮廷畫師武宗元白描人物冠絕,可謂再生吳道子

▲武宗元《朝元仙仗圖》區域性

《聖朝名畫評》中對武宗元的評價是:“武員外學吳生筆,得其閒麗之態,可謂睹其奧矣。而品第不至於高,益得無意乎?夫若千乘萬騎出彼入此,氣貌風韻不有相類,則益得之矣。武雖可以齊肩接跡,無甚愧之色,必求定論,故有優劣。然氣格不群,優入畫域、亦列神品下。”

北宋著名的宮廷畫師武宗元白描人物冠絕,可謂再生吳道子

這一時期的人物畫家很少有傳世作品,當時人物畫壇被吳道子畫風影響。流傳下來的一些帝王像諸如《唐太宗像》《宋太祖像》等再現了當時傳神寫真的技藝。

北宋著名的宮廷畫師武宗元白描人物冠絕,可謂再生吳道子

1978年蘇州瑞光塔發現一具木函,這為研究宋代道釋畫提供了參考價值,木函內寫的“大中祥符六年四月十八日記”題記,可說明木函繪製時間應該是在北宋時期。畫於木函四面的四天王,每面長 124 釐米,寬 425 釐米,先用墨線勾勒後再施以重彩渲染,線描錯落有致,富有氣勢。持國、廣目、多聞、增長四位天王分別拿著劍、斧、塔等法物,具有威猛的神色和強悍有力的身軀,形象呼之欲出。文獻記載武宗元畫的擎塔天王“身若出壁”,從這些無名畫工的手筆中也能看出當時不凡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