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給英國女王下了道976字聖旨,現存大英博物館,內容盡顯荒唐

《漢書》曾言:“又復失其故步,遂匍匐而歸耳。”人生在世,順應變化乃進步重要方式,若固步自封,裹足不前,必將遭他人鄙夷,此類落後思想,亦將帶來惡劣後果。

作為世界文明古國之一,中國歷史源遠流長,相較於世界上的其他國家而言,均有著一定的優勢。曾經,唐朝統治期間,我國更是創造萬國來朝的盛世景象,這也使得古代中國人心中,始終有著天朝上國的思想。

儘管在清朝存續期間,西歐社會已經開始了現代化的工業革命,可大清王朝的統治者卻並未意識到世界的變化,反而仍堅持將中原看作世界主宰。

曾經,乾隆皇帝在位期間,便給英國女王寫下一道九百七十六個字的聖旨,現如今,這一聖旨被一直珍藏在大英博物館內,很多人在看過這一聖旨後,都感到荒唐不已。那麼,乾隆皇帝的聖旨中究竟寫了哪些內容?為何當初的他會給英國女王下聖旨呢?

乾隆給英國女王下了道976字聖旨,現存大英博物館,內容盡顯荒唐

清朝乾隆年間,我國正處於巔峰發展階段,憑藉著康熙皇帝及雍正皇帝的鋪墊,乾隆皇帝上位後,國之發展欣欣向榮,百姓們的生活質量更是節節攀升。

然而,隨著乾隆皇帝心態的轉變,在他在位中後期時,官場內部腐敗現象卻愈演愈烈,民眾生活亦備受壓迫。可好大喜功的乾隆皇帝卻並不打算根除國家內部的種種亂象,而是一味享受著天朝上國的美夢。

乾隆給英國女王下了道976字聖旨,現存大英博物館,內容盡顯荒唐

同一階段內,西歐各國已經開始新的發展變革,而英國更是憑藉著工業革命的推動,實現自身綜合實力的飛速增長。當時,在新航路的幫助之下,英國走上全球殖民之路,為了能夠進一步擴張商業市場,英國政府便決定來到中國,希望能夠與清政府實現外交往來。

公元1792年,英國政府將馬戛爾尼任命為外交使臣,以恭賀乾隆皇帝八十大壽為名出使中國,試圖與清政府實現商業上的往來

。為了表達誠意,馬戛爾尼的團隊帶上了數不盡的珍寶物品,以此展現英國文明的先進性。

乾隆給英國女王下了道976字聖旨,現存大英博物館,內容盡顯荒唐

公元

1793年,馬戛爾尼團隊正式抵達北京,

在獲得了與乾隆皇帝見面的機會後,他便帶著西式鐘錶、望遠鏡等新奇物品

,希望能夠得到乾隆皇帝的重視。不僅如此,為了展現英國工業革命的優秀成果,馬戛爾尼也帶上了許多能力出眾的科學家。

然而,令馬戛爾尼及其他科學家未能想到的是,在拜見乾隆時,他們非但沒能得到尊重,反而被強行要求為乾隆皇帝行跪拜大禮。不僅如此,

在馬戛爾尼提出希望能夠開放通商的請求後,乾隆皇帝更是勃然大怒,並當場駁斥馬戛爾尼。

乾隆給英國女王下了道976字聖旨,現存大英博物館,內容盡顯荒唐

除此之外,面對著馬戛爾尼帶來的諸多先進技術,乾隆皇帝亦不屑一顧。隨後,馬戛爾尼為英國女王寫下一道有著九百七十六個字的聖旨,

在這份聖旨中,乾隆皇帝則傲慢的表示:大清為天朝上國,物產無比豐富,你們帶來的禮物並不是什麼稀罕物件,我們大清亦不屑於與英國實現商業往來。

面對著乾隆皇帝的這一態度,碰了一鼻子灰的馬戛爾尼不得不打道回府,但對於正在蓬勃發展的英國來說,清朝的拒絕卻並未讓他們徹底放棄。

乾隆給英國女王下了道976字聖旨,現存大英博物館,內容盡顯荒唐

隨著時間的推移,憑藉著兩次工業革命的幫助,英國自身實力越發強大,而在這段時間內,大清王朝則在封建腐朽思想的限制之下由盛轉衰,再無從前繁榮昌盛之景。

最終,在晚清年間,隨著鴉片戰爭的爆發,英國人以強硬的態度打通中國市場,在這段時間內,儘管清王朝並不願意做出妥協,卻也是無能為力。

時至今日,乾隆皇帝當年的聖旨仍被珍藏在大英博物館內,當很多人對這段歷史進行了解過後,亦對乾隆當年的傲慢態度唏噓不已。

乾隆給英國女王下了道976字聖旨,現存大英博物館,內容盡顯荒唐

結語

若是在馬戛爾尼來訪大清時,乾隆皇帝能夠正視英國的進步,並與其攜手共進,或許後來的清朝也不會落得如此悲慘結局。

從歷史的經驗教訓中,人們能夠認識到落後就要捱打的必然性,而近代中國所經歷的多場戰爭,也使得我國人民能夠更加看重提升綜合國力的重要意義。

相信在未來的日子裡,基於此前種種屈辱經歷的鞭策,國人將會更加努力地投身於現代社會的建設事業中,促使國家實現更好發展,進而徹底擺脫從前落後的地位,幫助中國重新衝向世界巔峰。

參考資料:《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