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上古時期姞姓各國

據《國語·晉語》記載,黃帝二十五子,其中,十四子有姓,身份尊貴,來自十二個婦人,亦即來自十二姓。

這十二姓是:姬、姞、任、己、祁、荀等。

姬姓,由於後世周王國的建立,大名鼎鼎;而姞姓,大家知道的就不多了,實際上,在上古時期,姞姓建立的各國,數量也不少。

一、

南燕國

:始祖伯鯈(SHU,一聲),黃帝直系後裔。伯鯈所立之南燕國,位於黃河以北,此南燕國,不同於召公後代的北燕國、西燕國,北燕國位於河北,西燕國位於河南,一脈相承,皆姬姓,西燕國原稱郾國,位於今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區一帶,而與郾城區相鄰的召陵區,是召公奭的陵墓所在地。

南燕國,得名於位於今山西一帶的燕京戎。

姞姓南燕國與衛國交好,與鄭國為敵,《左傳·隱公五年》,即公元前718年,記載:“衛人以燕師伐鄭。”

《左傳·宣公三年》,即公元前606年,記載:鄭文公娶了姞姓燕國的女子“燕姞”,鄭文公婦人眾多,燕姞不甚受寵,隨後,她夢見燕國開國國君伯鯈以天使身份贈給蘭花,燕姞醒來後,佩戴蘭花,以此吸引鄭文公,很快就生了個兒子,取名為“子蘭”,即後來的鄭國國君鄭穆公,鄭穆公的七個兒子,形成七穆,世代統治鄭國,鄭穆公的女兒夏姬,更是傾國傾城,“夢蘭之喜”,成了喜得貴子的吉祥話,一直流傳到現代。

話說上古時期姞姓各國

夏姬

二、雍國:

起源關中的雍山、雍水。雍山在今陝西省寶雞市鳳翔縣一帶,雍水則東流經岐山、扶風、武功,會武水,入渭水。

《廣韻》引《世本》雲:“雍父作舂,黃帝臣也”。《玉編》雲:“雍父作臼”。“雍父”,為黃帝之後裔,在黃帝同盟中,擔任重要職務,發明了舂、臼,從而增進了五穀的食用價值。“雍父”建立了雍國,導致陝西之地後來演變成《禹貢》九州之一的雍州。

帝堯時期,雍國東遷河南,在今洛陽一帶,該地因此稱為“雍氏”,今河南省陽翟縣一帶有“雍氏城”。

夏同盟時期,雍國有部分族人遷居雍梁,今河南省許昌市禹州一帶,再遷雍丘,今河南省開封市杞縣一帶。

商王國時期,雍國渡過黃河北上,遷至河內今鶴壁市浚縣一帶,在雍榆、雍水一帶定居。在那一帶出土的商時期甲骨文文物中,有不少關於雍國的記載。如:“勿於雍”(卜詞,意為:不要去雍);“雍臣”(記事:雍君來朝拜商王);“於雍無災”(卜詞:去雍沒有什麼不吉利的);“於雍往”(記事:出發去雍);“田雍往來獲鹿二”(記事:商王到雍國去進行田獵活動,獵獲了兩隻鹿),等等。這些甲骨文的內容說明,雍國是商王的臣屬,往來密切。

河內雍國,在春秋時期為衛國吞併。

1974年12月,在陝西省扶風縣北橋村的雍水之濱,出土《伯吉父簋》(GUI,三聲,盛食物用的圓形器物,盛行於商、周時期),為西周銅器文物,當時,已經建立了姬姓雍國,但關中的姞姓族人,仍在活動。

後來春秋時期,秦國建國,遷都雍邑,在雍邑一帶設立“五畤”(ZHI,四聲),成為秦、漢時期祭祀天帝的聖地。

三、芮國:

姞姓芮國,位於關中西部,不同於關中東部的姬姓芮國。後世出土於關中西部,

現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的芮姞簋,證明了姞姓芮國的存在。

話說上古時期姞姓各國

芮姞簋

四、密須國

:位於今關中以北,涇水上游,是商時期的一個大國,位於周國以北,西伯昌欲擴張領土,攻滅了密須國,建立了姬姓密國。

姬姓密國後來在西周中期,因與周共王搶女人,惹怒了國王,被滅,其餘部流亡,因此,出現了河南新密、山東高密等地。

五、鄂國:

活動於夏商時期,位於今山西一帶,商王國後期,鄂侯在朝中為大臣,與西伯、九侯並列為“三公”。帝辛娶了九侯之女為妃,但九侯之女性情端莊,不願同帝辛一起荒唐,帝辛殺九侯之女,又殺九侯,鄂侯據理力爭,也被殺了,事見司馬遷的《史記·殷本紀》。周王國建立後,晉國建立,姞姓鄂國被迫南遷,一直遷到今湖北一帶。

六、楊國

:是鄂國的分支。當時今山西一帶,是亞熱帶氣候,叢林沼澤密佈,鄂人善長捕、養鱷魚,因此稱鄂國。商王武丁時期,鄂國分出一支,建立了姞姓楊國。

1993年,在今山西省臨汾市曲沃一帶,出土了帶有“楊姞”字樣的銅壺,專家們命名為“楊姞壺”,證明了姞姓楊國的存在。

西周初期,晉國建立,姞姓鄂國、姞姓楊國都被滅了,其餘部,紛紛南下,楊國餘部走得很遠,輾轉來到江淮之間,與那裡越人混合,形成了揚越,長江下游也因此在後來稱為揚子江。

七、光國

:商王國時期,位於今山西省晉中市祁縣一帶,後南遷到今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一帶,春秋時期,與嬴姓弦國,一起被楚國所滅。

八、偪國

:位於今山西一帶。偪:FU,二聲。先要區分一下,那個叔梁紇力舉千斤閘的偪陽國,妘姓,位於今山東一帶;偪國,姞姓,位於今山西一帶。

美人偪姞,來自偪國,嫁給晉文公為妾,生下後來的晉襄公,之後晉國的大部分君主,皆其後裔。

九、尹國

:開國君主尹吉甫,姞姓,兮氏,名甲,字吉甫,因建立尹國,在今山西省臨汾市隰縣一帶,於是又以尹為氏。尹吉甫是尹氏、吉氏的共同始祖,是中國首部詩集《詩經》的總編纂者。他在周宣王時期擔任太師,是著名的賢相,輔助周宣王實現了周王國的中興。尹吉甫、南仲,奉命出征關中以北的獫狁,大勝,後又出兵南征淮夷,又獲勝,徵取了不少貢物。南征北戰,常勝將軍。

話說上古時期姞姓各國

尹吉甫

關於尹吉甫、仲山甫這一類名字的解讀,除了尹吉甫以外,還有,比如陳國大臣孔寧、儀行父,陪同陳靈公,去找夏姬尋歡作樂,這兩位皆為陳國公族,皆為媯姓,儀行父,媯姓、陳氏,名儀,字行父,即,名叫陳儀,這兩位,合起來應該是孔寧、陳儀。

這裡要再補充一下,孔氏,有不同來源,分別來自子姓、媯姓,衛國姬姓、鄭國姬姓、少數民族改姓,等等。孔子出自宋國子姓,而孔寧則出自陳國媯姓,不是一路。

關於尹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雒邑,尹國君主伯封,跟隨周平王東遷,定居於今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一帶,位於周王國的王室領地範圍內。

前520年,周景王去世,他有四子:王子朝、太子壽、王子猛、王子匄,太子壽早亡,於是,大臣單穆公、劉文公,擁立王子猛為周悼王,而毛伯得、尹文公、召莊公,則支援王子朝,他們驅逐了周悼王、劉文公、單穆公一夥,擁立王子朝為周王,形成兩王並立的局面。

周悼王被殺,其弟周敬王即位。之後,劉文公、單穆公支援周敬王,毛伯得、尹文公、召莊公、召簡公支援王子朝,在雒邑一帶,交戰三年。

前516年冬,晉國出兵,晉軍在智文子躒、趙簡子鞅的率領下,攻克王子朝盤踞的鞏國,周敬王一方獲勝,十一月,王子朝逃往楚國,帶走了大量典籍。前513年,周敬王殺王子朝餘黨召簡公、尹文公,隨後,召國、尹國滅亡。

總之

,姞姓各國,大致分佈於四大地區:山西、黃河以北、關中、關中以北,曾經勢力很大,最終結束於春秋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