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然的一個反腐計劃竟導致帝國動盪、民不聊生,皇帝該如何應對

大家印象中的王莽一直以反面人物的形象出現。他滅亡西漢,建立新朝,於漢朝而言是絕對的逆賊。但他登基後頒佈了一系列在當時看來不可理喻,卻和今天的許多制度相似的政策。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他頒佈的一個過於理想化的政策:“道德反腐”。

想當然的一個反腐計劃竟導致帝國動盪、民不聊生,皇帝該如何應對

王莽

初元四年(前45年),王莽出生在位於今河北省邯鄲市的魏郡元城,他所在的家族,是當時最為顯貴的名門,不但封侯者多達九人,還有五人擔任最為顯赫的“三公”之一的大司馬。這樣富貴而顯赫的家族,自然會培養出許多 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弟,但王莽可不同。

王莽小時候,族中的人大多追求享樂,不思進取。他不但生活簡單樸素,不慕奢華,還謙虛而有禮。陽朔三年(前22年),二十四歲的王莽踏上仕途,因為其賢明表現,他取得了朝野的一致誇讚和皇帝的賞識。

想當然的一個反腐計劃竟導致帝國動盪、民不聊生,皇帝該如何應對

王莽:袁弘飾演

初始元年十二月癸酉朔(公元9年1月15日),王莽逼迫王政君交出傳國玉璽,接受孺子嬰禪讓後稱帝,入高祖廟拜受,御王冠即天子位,改國號為“新”,王莽即新始祖,改長安為常安,稱“始建國元年”,王莽時年54歲。王莽稱帝后,採取了一系列惠民措施,史稱“王莽改制”。

王莽當上皇帝后,由於帝位來得不太光彩,“欲震威以懼下”,於是外興戰事、內亂制度,上疑大臣、下擾人民,短短几年時間,就使西漢承平之業變得千瘡百孔,百姓顛沛流離。

想當然的一個反腐計劃竟導致帝國動盪、民不聊生,皇帝該如何應對

新朝末年局局勢圖

面對混亂局面,王莽以國家尚未安定為由,下令“上自公侯,下至小吏,皆不得俸祿”,就是說,停發了所有官員的工資。接著,又頒佈詔令,對改革官員俸祿制度提出了他的構想:古時候,如果遇到年歲豐收就增加俸祿,如果遇到歉收時就減少俸祿。如今,不妨也制定一個標準,依據時節好壞,核發官員俸祿。

王莽這個構想,你乍一聽,是不是覺得與今天有些人提出的將公務員工資與經濟社會發展指標掛鉤的建議有異曲同工之妙。既契合古制,又頗具現代理念。可惜的是,以當時的社會生產力和經濟手段,根本就不可能制定出這麼一個計算豐歉多少的標準。結果是,各級官員最終還是領不到工資。那麼,官員領不到工資怎麼辦?可想而知,“天下吏以不得俸祿,併為奸利”。看到大小官員絲毫不能體會自己的良苦用心,絲毫不以國事為重,絲毫沒有與百姓同甘共苦的情懷。

王莽愈加惱怒,進而下令,對貪汙受賄官員“收其家所有財產五分之四以助邊急”,並動員鼓勵小吏告發上司、奴婢告發主人,期望以嚴刑酷法杜絕腐敗。然而,腐敗卻愈演愈烈,百姓也越來越不得安生,終於一發而不可收拾,短暫的新莽王朝轟然倒臺。

想當然的一個反腐計劃竟導致帝國動盪、民不聊生,皇帝該如何應對

王莽

王莽取消官員俸祿,與他所推行的諸多“託古改制”措施一樣,絕不僅僅是“鬧劇”而已。背後反映出來的其實是一種強烈的道德主義色彩。認真說來,這項措施正符合人們的道德期盼。作為國家官員,就應當為百姓服務,不但應當和百姓同甘共苦,而且還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就算少拿、不拿工資,又有何不可?只不過,這樣做的效果如何,現實同樣也已經給了王莽答案。王莽的失敗,相當一部分反映了儒家理想與現實的衝突。

歷史上過於理想化的政策不止這一例。比如王安石改革,雖然一定程度上緩和了北宋的財政危機。但青苗法等政策就忽視了理想與現實的關係,激化了地方政府與民眾的矛盾。所以說,理想要契合實際,一旦脫離實際,那就是無根之萍。

你對王莽的“道德反腐”有著怎樣的看法呢,亦或者說你對王莽此人持何種態度吶?如果可以,請在評論區留言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