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個朝代十位皇帝底下當過官的“不倒翁”馮道,靠什麼不倒的?

一、

《論語》第八篇《泰伯》,等於是個人學問修養的引申註解。

在四個朝代十位皇帝底下當過官的“不倒翁”馮道,靠什麼不倒的?

題目《泰伯》,也就是這一篇裡所記載的,孔子經常標榜的聖人——吳泰伯。

泰伯是個什麼人呢?是周文王的大伯父,周武王的大伯公。泰伯是長兄,有繼承王位的權力,但他知道父親看重自己當時還年輕的侄子姬昌(後來的周王文)。泰伯本身就是孝子又淡泊名利,於是他悄悄地離開了周國躲到南方一帶。如此,周室的王位就傳給了泰伯的弟弟即姬昌的父親,最後順理成章的又傳給了姬昌,周室八百年的天下又由姬昌一手奠定。

不過泰伯似乎躲避不了帝王的命運?據說他逃到今天江蘇這一帶,後代子孫又成為吳國的國王,吳國在春秋末期闔閭、夫差兩代國王統治下,還在諸侯國中稱霸過一段時間。

吳國王室把泰伯奉為始祖,所以後世也稱泰伯為“吳泰伯”。

二、

在四個朝代十位皇帝底下當過官的“不倒翁”馮道,靠什麼不倒的?

我國五代十國時期有一位官場上的傳奇性人物,他就“不倒翁”馮道(上圖,公元882年-954年),一生在四個王朝十位皇帝底下做過官。

北宋歐陽修撰《新五代史》時評論馮道沒有氣節,丟讀書人的臉。歐陽修為人為文都頗正直,可他評價馮道也屬於典型的站著說話不腰疼。

公元907年朱溫篡唐建立後梁到公元960年趙匡胤陳橋兵變建立北宋,前後僅53年的五代時期卻更替了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共五個朝代十三位皇帝,政局動盪混亂,戰火紛飛,天下百姓民不聊生,軍閥四處割據,做皇帝的跟走馬觀花似的上位又下位,更何況五代是出了名的沒幾個好皇帝,不是奢侈淫慾就是濫殺無辜,治國理民又少有穩定、持久的好政策,在他們底下當差隨時會掉腦袋或跟著他們一起被新政權、新皇帝殺了。

馮道在這種情況下,明哲保身又能說到哪不好了?況且孔夫子都說:“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於刑戮。”意思不就是“政局穩定,能受重用;政局混亂,能避開刑罰殺戮”嗎?

馮道只是利用自己的所能儘可能的於亂世之中多做一些有意義於百姓、天下的真好事而已。至於宋儒的“忠於一朝一姓”的忠君觀,馮道不是不屑,只是時代不允許,相比天下百姓,皇帝又算什麼?

馮道後來寫有一首《天道》可以很好的表明他自己的心志:“窮達皆由命,何勞發嘆聲。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冬去冰須泮,春來草自生。請君觀此理,天道甚分明。”

豁達灑脫的心胸,但行好事不計較名利,冬天離去冰塊自然會化成水,春天來了嫩綠小草自然會生長。道理就是這麼簡單而自然,天道其實很清晰。

三、

泰伯和馮道似乎是兩個極端,以後世理學家看來“一個清一個濁”。其實看待任何歷史人物還是以歷史事實來評價更為合適。

若只以品德來評價,首先這個“品德”的標準就沒個定論,在我看來好的品德在他人看來可能是荒唐,在他人覺得好的品德在我看來可能只是覺得迂腐。另外,即使是公認的品德也會有人在公眾面前偽裝具備此品德,如歷史上有名的王莽,他沒篡漢前品德被公認為“天下無雙”,篡漢後因為經營“新”朝失敗又被貶為大奸大惡之人,其實他如果成功了就是後來的隋文帝、宋太祖一樣的美名了。

歷史還是有點“成敗論英雄”的。

馮道的不倒更多的是不計較“清名”,以堅毅恢弘之氣承受指責,以力所能及之力為民負重任。

在四個朝代十位皇帝底下當過官的“不倒翁”馮道,靠什麼不倒的?

故“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曾子說,想成功就得培養自己堅韌恢弘的胸懷和毅力,因為偉大的事業肯定也是艱重長遠的。

沒有堅毅和胸懷,目光會短淺,遇到困難就會退縮,會患得患失於自己的名和利,則難以成就長遠的人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