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徭薄賦是誰的主張?是誰提出來的

“徭役”指得是老百姓向政府提供免費勞動力。

“賦稅”就是向政府繳納的金錢和實物。

“輕徭薄賦”就是指政府減輕了老百姓所出的勞力和金錢的負擔。是古代君主實施的一種仁政。漢文帝曾實施過。儒家的,“苛政猛於虎”就是儒家講的。

在國家財政收入的來源問題上,中國古代的理財思想大多主張以賦稅為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比如北宋的思想家李覯提出了“國之所寶,租稅也”,而有的則主張將財政收入來源的重點放在非稅的經濟收入上。比如《管子》一書就反對強制徵籍,主張擴大經濟收入以代替租稅,主張用貨幣、價格、貿易等政策增加非稅的經濟收入。西漢重臣桑弘羊、元朝丞相盧世榮也主張將財政的重點放在經濟收入,如鹽、鐵、酒等專賣收入,貿易收入等方面。

輕徭薄賦是誰的主張?是誰提出來的

在稅收方面,中國古代的理財思想大多主張“輕稅”。孔子和孟子提出“輕徭薄賦”,隋文帝時期蘇威提出“輕賦役”,明代理學名臣丘浚提出的“上之取於下,固不可太過,亦不可不及”等。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較有特色的觀點,比如魏晉時期思想家傅玄提出賦稅“至平”、“積儉趣公”、“有常”、“壹制”說。至平,意思是根據官吏的多少、年成的豐欠來平均徵稅。積儉趣公,即為公節儉,不浪費民力。有常,即徵收要有穩定的規章,賦稅要相對穩定。壹制,即統一制度。

唐代著名的經濟改革家和理財家劉晏提出“知所以取人不怨”和“因民所急而稅”的原則。取人不怨,是指政府透過控制物資和市場物價等經濟手段來取得財政收入,而不是單純依靠增加稅收來達到目的。因民所急而稅,是指選擇人們日常急需的商品課稅,其稅源充足,穩定可靠,容易收到廣收薄斂的效果。

北宋的思想家李覯、文學家蘇軾均主張通商。李覯和蘇軾反對國家專賣,主張讓私商自由經營,國家徵稅。李覯說:“今日之宜,亦莫如一切通商,官勿專賣,聽其自為。”蘇軾提出了“農本俱利”的觀點,主張透過減免商稅方式促進商業經營活動,在商業發展的基礎上獲得更多的商稅收入。

明代重臣張居正反對苛徵商稅,主張厚農與厚商並重。他認為國家要使商通有無,農力本穡。商可利農,農可資商,農商應相互平衡與協調。

清代啟蒙思想家魏源對善賦民與不善賦民提出了新的比喻。他說:“善賦民者,譬如植柳,薪其枝葉而培其本根;不善賦民者,譬如剪韭,日剪一畦,不罄不止。”他認為,減稅是涵養稅源的手段之一,適當減稅,反可以增加稅收。

輕徭薄賦是誰的主張?是誰提出來的

清代學者王源主張重商,指出:“本宜重,末亦不可輕。假令天下有農而無商,尚可以為國乎?”他認為商人須躋於士大夫之列才是杜絕商稅偷漏的根本途徑。他主張實行資本稅,取消繁雜的商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