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都是很久以前的事兒了,不是嗎?

那都是很久以前的事兒了,不是嗎?

昨天凌晨三點,終於看完了林達的《帶一本書去巴黎》。相對於當年的“近距離看美國”系列,這本書帶給我的衝擊力已經少了很多,但林達越來越成熟的講故事的技巧,經歷過美國民主磨鍊的獨特眼光和由此產生的有意無意中對中國歷史的迂迴影射,卻讓人在別人的厚重歷史中產生對自身命運的憂思。

林達的書力圖透過對巴黎歷史遺蹟的尋訪,探尋自由、民主與人性是如何在和非理性與恐懼暴力的不斷衝突中慢慢成為世界人民共守的現代理唸的。聖丹尼滴血的頭顱、安布瓦斯的古堡前懸掛著的1200具新胡格諾教徒的屍體、盧瓦河的地牢和它的唯一倖存著維永、巴士底獄。。。。,歷史在林達的筆下呈現出來,沉重而又血腥。而在漫長的歷史中,法國大革命無疑是林達最用力的部分。看著書中所描述的法國大革命,另一個遠在萬里之外、幾百年之後的革命的影子卻一遍又一遍在我的心頭掠過。二者是如此地不同,而在很多結點上卻是如此相似:群眾的力量是無窮的;要敢字當頭,放手發動群眾;要讓群眾在這個大革命運動中,自己教育自己……我不知道偉人的著作中有沒有關於法國大革命的論述,不知道他是不是除了從中國漫長的歷史中學到了所謂“王者之道”之外,還從法國大革命吸取了營養。如果沒有,那隻能說,真是英雄見略同了吧?

打爛一箇舊世界,建設一個新世界,這就是革命。長期以來,不就是我們的理解嗎?文明?人性?五千年來,仁愛、道德、為人民服務這樣的觀念寫滿了歷史,但有多少人,尤其是統治者關心過這個?不過一張掩飾強權與暴力的遮羞布而已。而且相當多的時候,連遮羞布都不要。

那都是很久以前的事兒了,不是嗎?

那都是很久以前的事兒了,不是嗎?

文明的力量,人性的迴歸,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但任何時候都是歷史前進的最大動力。不過很多時候,革命不需要,強權等不及。革命不能那樣雅緻,那樣文質彬彬,那溫良恭儉讓。所以,要把這一切都掃進歷史的垃圾堆。文明在強權面前總是那樣軟弱。問題是,文明的程序是不能跳躍式前進的。一些被強制省略的過程,常常會在後面的某個時刻,被歷史逼著回頭重走,甚至可能更加費時費力。

現在,我們不就在費力地補課嗎?

相對於美國革命的理性,法國革命是不幸的;但今天的法國人,無疑卻是幸運的,因為自由、平等、博愛畢竟已經成為他們生活的精神。在曾經砍掉了路易十六和王后瑪麗安託瓦奈特頭顱的協和廣場,作者一行和一名協和廣場的警察說起,這兒就是當年國王和王后被砍頭的地方,那警察說他不知道。但隨後他又補充了一句:那是很久以前的事兒了,不是嗎?

有一位看過林達這本書的作者寫道:希望有一天,林達能夠寫一本《帶一本書去北平》。我想,如果林達有一天真的寫了,面對我們的歷史和今天,我們是不是也有資本象那名警察一樣,輕鬆地問一句:那是很久以前的事兒了,不是嗎?

那都是很久以前的事兒了,不是嗎?

那都是很久以前的事兒了,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