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來學習點中國傳統文化知識:儒家和儒家思想是如何衍生的

在之前的文章裡,小編給大家分別講過了“太極、八卦、五行、河圖洛書、天干地支”,還講了一些《易經》方面的知識,這些都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世界觀”性質的知識。今後幾篇我們再來講講中國傳統文化中“價值觀”(人文觀)性質的的知識。今天先從自封建制度建立以來,除秦朝之外,一直佔據主導地位的儒家和儒家思想講起。

什麼是“儒”?

章太炎在《國故論衡》中認為,儒有三科,關達、類、私之名,達名為儒。儒者,術士也。(《說文》。)儒之名蓋出於需。需者,雲上於天,而儒亦知天文,識旱澇。儒是指一種以宗教為生的職業,負責治喪、祭神等 各種宗教儀式。他說:“儒本求雨之師,故衍化為術士之稱。”

胡適《說儒》中,根據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人部》對“儒”的解釋為:“儒,柔也,術士之稱。從人,需聲”。而正是這個將儒釋為柔,引來許多不同的說法,甚至於立場截然不同的大辯論。胡適認為儒者為殷遺民,而這些人於亡國之後,淪落為執喪禮者,儒為周代社會對有此類文化之術士之蔑稱。因已遭亡國,其文化只能以柔弱之勢存在。

據徐中舒《甲骨文字典》考釋,甲骨文的儒,象人沐浴濡身之形。上古原始宗教舉行祭禮之前,司禮者必齋戒沐浴,以示誠敬。不僅證明了胡適的儒最早是殷商教士,是宗教神職人員的論點,也為儒教(非儒學)是宗教找到了證據 。

李澤厚也認為儒家是巫師演化而來的。孔子自己曾經說過,“吾與史、巫同塗而殊歸也”。但同時,他也指出了自己與專門溝通鬼神的術士有所不同,“吾求其德而已”。 從孔子開始,“儒”的觀念發生了變化,漸漸地脫離了巫的知識範圍。孔子是中國歷史上首開私學的教育家,人稱“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他及弟子把古代為貴族所壟斷的禮儀和各種知識傳播到民間,逐漸形成儒家學派。因此,儒家是承襲殷商以來的巫史文化,發展了西周的禮樂傳統,是一個重血親人倫,追求現實事功,禮教德治精神始終一貫的學派。

《漢書·藝文志》:“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也。遊文於六經之中,留意於仁義之際,祖敘堯、舜,憲章文、武,宗師仲尼,以重其言,於道為最高。”

有人認為儒者是指一種以宗教為生的職業,負責治喪、祭神等各種宗教儀式。“儒本求雨之師,故衍化為術士之稱”(《國故論衡·原儒》)。《說文解字》:儒,柔也,術士之稱。據郭沫若考證,“儒”本是鄙稱,儒家這一稱號,也不是孔子自家封號,而應是墨家對孔子這一學派的稱呼。莊子後學評論儒家,“性服忠信,身行仁義,飾禮樂,選人倫,以上忠於世主,下以化於齊民。將以利天下。”(《莊子·漁父》) 。

綜合上面的觀點,我們可以看出,“儒”在原始社會時期是一種“術士”職業,也就是部落時期的“大祭師”。掌管部落中“治葬、祭祀、知識傳承”等等,但是因為原始社會“武力至上”的原因,使得“儒”成為一種“柔弱”的賤業。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人類從“武力征服”自然,發展到“文明徵服”自然,直到封建制度的建立,作為“文明”性質的“儒”才成為了主導思想。

《說文解字》對“儒”的解釋是:“儒,柔也,術士之稱。從人,需聲。”儒之名蓋出於需。我們從“儒”這個字也可以看出,“儒”字是“人”加“需”字合成的,也就是說“儒”,就是我們作為人所需要的知識。

所以,“儒家”的意思就是:我們作為人所需要的思想的集合。

儒家思想的衍生

我們在上面得出結論,“儒家”的意思就是:我們作為人所需要的思想的集合。所以,儒家的思想是一種服務於人類社會發展的思想的集合,儒家思想的產生,來源於人類社會發展的需求。那麼,人類社會的發展,需要哪些思想?儒家思想又是怎麼從這些需求中衍生出來呢?

人的本質屬性是“社會性”,所以儒家提出了“仁”

一起來學習點中國傳統文化知識:儒家和儒家思想是如何衍生的

馬克思在《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中得出了人的本質的科學論斷:“人的本質並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第 56 頁)這一馬克思主義關於人的本質問題的經典表述既是對人的本質的科學論斷,也為考察人的本質提供了科學的思維方法。

所以,人的本質屬性是“社會性”,人生於世間,是社會性的,而不是“單個”的人,既然人是“社會性”的,那人與人之間就要好好相處咯,那麼如何好好相處呢?就成為人類社會發展的需求了,為些儒家提出了“仁”。

仁:仁愛。孔子思想體系的理論核心。它是孔子社會政治、倫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標準,也反映他的哲學觀點,對後世影響亦甚深遠。“‘仁以處人,有序和諧’是孔子思想的原發點,是儒家思想核心之核心。”(陳志歲《載敬堂集》) 仁體現在教育思想和實踐上是“有教無類”,春秋時代學在官府,孔子首開私學,弟子不問出身貴賤敏鈍,均可來受教。仁體現在政治上是強調“德治”,德治的基本精神實質是泛愛眾和博施濟眾,孔子把仁引入禮中,變傳統“禮治”為“德治”,他並沒有否定“禮治”,他的“德治”無疑是對“禮治”的繼承和改造。愛人既為仁的實質和基本內容,而此種愛人又是推己及人,由親親而擴大到泛眾。

“仁者愛人”,既是“仁”的本質,也是“仁”的基本內容,也就是說,儒家根據人是“社會性”的需要,我們應該“愛人”,要愛對方,否則,相看兩相厭,不打架就不錯了,還怎麼好好相處?

而此種愛人又是推己及人,由親親而擴大到泛眾,也就成為了一種“博愛”了。

這裡順便說一下,我們的“博愛”和西方的“博愛”的區別,我們的“博愛”上面已經說了,是基於社會發展的需求,產生的“愛人”思想,從而推己及人而產生的。

那麼西方的“博愛”是怎麼產生的呢?西方的“博愛”源於“神愛世人”,是一種神學的來源,那麼神是如何愛世人的呢?其實神愛的並不是世人,而只是愛他的信徒而已,看過《聖經》的人都知道,耶和華不止一次幫助自己的信徒亞伯拉罕及其後代侵略其他的國家,搶佔別國的資源。神不僅不愛世人,甚至連他的信徒也不是真心愛的,《聖經》裡“諾亞方舟”的故事,講的就是神的信徒們在資源富餘之後,就想獲得除了“上帝”之外的,別的神的神力來獲取更多的資源,於是就不再只信奉“上帝”這一個主啦,於是就偷偷的祭祀別的神,然後就別“上帝”發現了,於是“上帝”一怒之下,就發大水把信徒們給全滅了,只留下了“諾亞方舟”裡的那些人和動物。由此可見,“上帝”其實並不是真心的愛他的信徒,他真心愛的是他自己,信徒只是他獲取信仰是侍奉的來源而已。所以,西方的“博愛”就是:你要信仰我,而且只能信仰我,要把你的好東西奉獻給我,這樣我就愛你,否則我就揍你,然後再把你的好東西搶過來。

社會的運轉需要規矩,於是儒家提出了“義”

一起來學習點中國傳統文化知識:儒家和儒家思想是如何衍生的

上面說明了由於人的本質性的“社會性”屬性,於是“仁”的思想就誕生了,於是人類就知道了要好好相處,不能亂來。但怎麼好好相處呢?總得有個規矩呀。於是社會的運轉需要規矩就成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需求了,於是儒家就提出了“義”。

義:原指“宜”,就是指做合適的事情。孔子以“義”作為評判人們的思想、行為的道德原則。“義(誼)者,人所宜也。段玉裁注《說文·言部》曰:‘誼、義,古今字,周時作誼,漢時作義,皆今之仁義字也。’義有君子義與小人義,君子義大我,小人義小我。大我,為大眾、為社會也;小我,撮夥偏黨也,今所謂‘哥們義氣’是也。”(陳志歲《載敬堂集·民說》)

也就是說,“義”就是“宜”,就是指做合適的事情。人與人相處的時候,人們做的事應該是符合於當時情況的、“合適的”事情,不要因為你愛吃海鮮,但我對海鮮過敏,然後你“仁者愛人”,就天天逼著老子吃海鮮,這樣是不對的,是“不合適”的。

“義”就是“規矩”,上至法律法規,下至約定俗成的風俗,都可以歸為“義”的範疇。“規矩”是社會運轉的基本需求,盧梭的《社會契約論》講的就是這麼個道理。

“規矩”要怎麼執行?於是儒家提出了“禮”

一起來學習點中國傳統文化知識:儒家和儒家思想是如何衍生的

“義”的思想產生了,人們知道了人與人相處要講“規矩”,但“規矩”怎麼執行下去呢?總得說出個三六九五,制定個條條框框啊,否則遇事情了,是遵從你的“規矩”還是遵從我的“規矩”,這樣下去,還是不行。於是“規矩”的執行、統一就成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需求了,於是儒家的出了“禮”。

禮:孔子及儒家的政治與倫理範疇,是符合統治階級整體利益的行為準則。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禮”作為中國封建社會的道德規範和生活準則,對中華民族精神素質的培養起了重要作用,但隨著社會的變革和發展,特別是封建社會後期,它越來越成為束縛人們思想、行為的繩索,影響了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也就是說,禮,是符合統治階級整體利益的行為準則,是“社會的”道德規範和生活準則,就是說“禮”是社會性的,是“規矩”的執行,是統一的“規矩”,是一個政治與倫理範疇。

但由於古代對“禮”的規定非常的具體,孔子在《論語·八佾》:“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八佾,宮廷樂舞制,八人一行為一佾,八佾則是八八六十四人,六佾是四十八人,四佾是三十二人。按照周禮制定的禮法要求,應該是天子八佾,諸侯六,卿大夫四,士二。 季氏,即季孫氏,春秋戰國時期,魯國三桓之首。按照今天的說法,就是春秋末期魯國的新興地主階級。魯昭公應用六佾,周朝天子可用八佾。可是季氏卻故意打破老規矩,偏要設定六十四人的大型舞樂隊。所以孔子談到季氏時,就說:“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可見古代人對“禮”的規定的具體,也正因為古代人對“禮”的規定的具體,使得今天的對“禮”的認識大部分都停留在“禮貌”、“禮節”的層面,而沒有去太在意它的內涵。

“規矩”的執行需要信守下去,於是儒家提出了“信”

一起來學習點中國傳統文化知識:儒家和儒家思想是如何衍生的

人們用“禮”使得“規矩”得以執行,得以統一下去,於是“規矩”是立下了。但是“規矩”是定下了,但沒人守,那也是然並卵。於是想辦法讓人們守“規矩”就成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需求了,於是儒家的出了“信”。

信:指待人處事的誠實不欺,言行一致的態度。為儒家的“五常”之一。孔子將“信”作為“仁”的重要體現,是賢者必備的品德,凡在言論和行為上做到真實無妄,便能取得他人的信任,當權者講信用,百姓也會以真情相待而不欺上。

也就是說,“規矩”咱大家是一起定下了啊,那咱就得守下去,不能再因為你個人的“小規矩”壞了咱一起定下的“大規矩”,“大規矩”咱得信守下去。

信守“規矩”需要長久,於是儒家提出了“忠”

一起來學習點中國傳統文化知識:儒家和儒家思想是如何衍生的

“規矩”是定下了,咱了守了,但你不能“三天打漁,兩天曬網”啊,否則你今天是守“規矩”了,明天又不守“規矩”了,或者“規矩”有利於你的時候你就守,不利於你的時候你就不守了,那怎麼行?於是“規矩”的長久守下去,就成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需求了,於是儒家的出了“忠”。

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孔子認為忠乃表現於與人交往中的忠誠老實。

就是說,咱要好好相處,就要忠誠老實點,該守的“規矩”咱就要一直守下去,否則你動不動變卦,咱就不能好好相處了。

“規矩”需要傳承下去,於是儒家提出了“智”

一起來學習點中國傳統文化知識:儒家和儒家思想是如何衍生的

“規矩”定下了,咱了一直守下去了,於是咱們是能好好相處了,但是咱這一代是好好相處了,我們下一代也應該好好相處才對呀,另外,咱們之間是好好相處了,但咱們和那些個不懂“規矩”的人還是不能好好相處呀。於是“規矩”的傳承就成為了了人類社會發展的需求了,於是儒家的出了“智”。

智:同“知”,孔子的認識論和倫理學的基本範疇。指知道、瞭解、見解、知識、聰明、智慧等。內涵主要涉及知的性質、知的來源、知的內容、知的效果等幾方面。關於知的性質,孔子認為,知是一個道德範疇,是一種人的行為規範知識。

就是說,“規矩”我們這些先行者是定下來了,你們這些後來的學習者要學習、傳承下去呀。怎麼學呢?那就要有“智”了,“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不懂就多問,要“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不要自以為是。

社會是由家庭組成,基於“子與父”的關係,於是儒家提出了“孝”

一起來學習點中國傳統文化知識:儒家和儒家思想是如何衍生的

社會的“大規矩”終於立下去了,也一直的信守和傳承下去了。但社會這個大家庭是由千千萬萬個“小家庭”組成的,而“小家庭”相比於社會這個“大家庭”還是有它的特殊性的,那就是“血源”關係。基於這種特殊性,於是就有必要再對“小家庭”制定一些“規矩”了。於是家庭“規矩”的制定就成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需求了。而家庭關係無外乎三種:與長輩的關係,與平輩的關係,與後輩的關係。基於“子與父”的長輩關係“規矩”的需求,於是儒家提出了“孝”。

孝:孔子認為孝悌是仁的基礎,孝不僅限於對父母的贍養,而應著重對父母和長輩的尊重,認為如缺乏孝敬之心,贍養父母也就視同於飼養犬,乃大逆不孝。孔子還認為父母可能有過失,兒女應該婉言規勸,力求其改正,並非對父母絕對服從。這些思想正是中國古代道德文明的體現。然而孔子論孝,還講“父母在,不遠遊”, “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表現了其時代的侷限性。孝被後世之儒定為繁瑣儀式,《禮記》中規定父母死後“水漿不入口,三日不舉火”,“哭泣無數”以至“身病體羸”變成精神和肉體的自我摧殘。宋明時代把孝道作為道德論中最重要的範疇之一,理學家朱熹提倡父權絕對化。孝觀念,在不同歷史時期的演變中,剔除宣揚封建主義糟粕外,也有一些合理因素,提倡子女對父母的“尊”、“敬”、“養老”,將孝親與忠於民族大義相結合,主張死後薄葬節用等。

就是說,父母生你養你,費心費力,咱作為子女就得有感恩之心,要孝順父母,否則個個大逆不道,對父母動不動喊打喊殺,那誰還敢生養後代?不生養後代,人類怎麼傳承下去?

基於“弟與兄”的關係,於是儒家提出了“悌”

一起來學習點中國傳統文化知識:儒家和儒家思想是如何衍生的

上面說了家庭關係無外乎三種:與長輩的關係,與平輩的關係,與後輩的關係。基於“子與父”的長輩關係“規矩”的需求,於是儒家提出了“孝”。然後基於“弟與兄”的平輩關係,於是儒家提出了“悌”。

悌:指對兄長的敬愛之情。孔子非常重視悌的品德,其弟子有若根據他的思想,把悌與孝並稱,視之“為仁之本”。

有哥哥、姐姐的人都知道,有個哥哥或姐姐,那是件很幸福的事情,哥哥、姐姐會在很多的事情上都讓著你,幫著你,所以,你也不能忘恩負義呀,於是你要“悌”。

那“兄與弟”的關係的“規矩”呢?兄對弟關係的“規矩”就有點類似於下面要講的“父與子”的關係了,所謂“長兄如父、長嫂如母”。

基於“父與子”的關係,於是儒家提出了“恕”

一起來學習點中國傳統文化知識:儒家和儒家思想是如何衍生的

上面說完了家庭三關係中的與長輩的關係和與平輩的關係,就剩與後輩的關係。基於“父與子”的後輩關係,於是儒家提出了“恕”。

恕: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包含有寬恕、容人之意。

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小孩子才剛生下來,屁事不懂,很難養,有時候會壞了很多“規矩”,比如在你身上撒尿什麼的,這個時候你就不能像對待常人一樣,竟敢在老子身上撒尿,老子要揍死你,這是不對的,對後輩要多寬恕,畢竟他們的社會經驗沒有你們的足,你吃鹽比他們的飯還多。

當然,“父與子”的後輩關係的“規矩”還有“慈”,但父母對子女的“慈”幾乎是天生的、天經地義的。所以“慈”就沒有成為儒家的核心思想,因為立這個“規矩”的必要性不是很大。而“儒家”的意思就是:我們作為人所需要的思想的集合。

綜上所述,於是儒家的核心思想: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就這樣衍生出來了。最後再偷偷的說一下,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確實是儒家的核心思想,但衍生過程是小編自己的想法,僅供大家參考,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