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鹽城市鹽都區:小草莓助農走上致富路

“老董!年前的苗,要不要多屯點啊?”

“屯吧!形勢好。我們種不下,也能給你聯絡賣出去!”

天氣漸冷,位於江蘇鹽城市鹽都區潘黃街道新民村境內的鹽都現代農業產業園裡,村民們仍在忙碌著。

村民口中的老董叫董兆付,是新民村的黨支部書記,作為新民村鄉村振興的領路人,董兆付和當地黨員幹部帶領村民,依靠種植草莓發家致富,從一個經濟薄弱村蛻變為遠近聞名的“草莓村”。2020年,鹽都現代農業產業園被命名為“國家農村創新創業園區”“江蘇省現代農業產業示範園”,該村人均收入達到了33800元。

黨員帶頭 村民吃上“定心丸”

時間回到2007年,新民村響應當地號召,將260畝土地出租給江蘇省農科院,建成了避雨聯動葡萄棚。當時的董兆付是隔壁祁庵村的書記,一直對農業抱有情懷的他養過雞、鴨、鴿子、黃鱔,有豐富的養殖、種植經驗。2001年,東陳、祁庵、徐韋、李梅四個自然村合併成立馬溝鎮新民村,董兆付被選聘到新民村擔任會計。

“當時組織上說我副業做得多,要我想辦法帶領大家增收致富。”董兆付告訴記者,他在網上搜集資訊,發現連雲港的黃川鎮透過種植草莓收穫頗豐。董兆付與時任的村書記陳正海一合計,立馬組織了兩輛大巴車,帶著50多個黨員幹部和村裡的種植能手去了連雲港。“我們看到他們有幾千畝的草莓,效益也好,當場就心動不已!”

想要發展草莓產業,首先得解決土地問題。彼時,村民們的觀念還停留在“種好自家一畝三分地”的觀念上,對土地流轉沒有概念。“什麼辦法都不如我們自己帶頭有效果!”從白天商量到黑夜,董兆付和黨員幹部們一致決定,並探索制定了“保留承包權、流轉經營權、優先用工權、保障收益權”的土地流轉方案。

方案一出,黨員幹部隨即向村民承諾:村民流轉土地拿不到租金,黨員全額墊付!“村民吃上‘定心丸’,我們也要用實際效益證明我們的眼光。”董兆付說起土地流轉工作充滿了自豪,從2007年至今,全村6100多畝土地流轉,從未拖欠農戶一分錢!

邁出第一步,還有困難。草莓,光是品種就有幾十個,給新民村用什麼品種好呢?老百姓把土地交給了村委,就等著在自家田地上打工掙錢年底拿流轉租金,但是沒有見到草莓品種的成效,誰也不敢先動手。

“黨員幹部繼續吃螃蟹!”董兆付說,老百姓是很現實的,他看得見的東西就很容易接受,只要我們能試種出成效,就能帶動村民。董兆付和盛國新、李萬選等黨員帶頭建大棚、買苗種植,上市後竟然供不應求!不但收回全部成本,還有不少盈餘,群眾們紛紛效仿。

黨員服務 致富路上有保障

2009年冬天,零下十幾度的低溫席捲江蘇長江北部,這是草莓種植最怕遇到的極端天氣。不少農戶看到天氣預報都十分擔心,“我們也不知道怎麼弄,但是都曉得,如果不採取措施,草莓的收成就沒了。”農戶孫金花說,當時草莓大棚不像如今這樣先進,而是採用兩層塑膠膜覆蓋,抵禦天氣變化的能力很差,每個人都在寒風中手足無措。為此,新民村黨員李萬選和商建華、陳仁太等種植戶與東臺三倉的農資商聯絡,訂購一大批三層保護膜,又向南去興化安豐,重新購買用於搭三棚的竹片。

“李萬選先墊的錢。”孫金花記憶猶新,“他先墊資買了材料,又連夜帶車去運回村裡,沒吃上飯就挨家挨戶帶領我們搭建安裝新的膜和大棚,最後終於是有驚無險度過了嚴寒。”此後,每當有這樣惡劣天氣時,李中安、盛國新、李萬選、陳愛東等黨員都會下去巡查,及時發現問題,指導農戶抗災。

雨雪天氣考驗草莓種植,也考驗著黨員幹部的赤子之心。

2018年春節期間的一個夜晚,董兆付正在草莓大棚巡查。當他走到劉春蘭家的大棚時,看到裡面燈亮著,叫了兩聲沒人迴應。“大型節日期間,尤其在冬天要格外小心,因為有人喝了酒之後,在戶外是勉強清醒的,但是進了暖和的大棚就有可能睡過去,可是大棚里長期待著容易發生一氧化碳中毒。”董兆付扒開一個大棚,沒見到人,又扒開一個,還是沒人,直到第四個大棚掀開後,董兆付找到了昏昏欲睡的劉春蘭。隨後董兆付把劉春蘭拖出大棚,叫了救護車送到鹽城市三院搶救,避免了一起悲劇的發生。

草莓種植路上,來自黨員幹部的關懷數不勝數。三戶農戶大棚建在35KV高壓線下,2015年的一場凍雨天氣,氣溫在零下13℃左右,雨水在高壓電纜上結上了冰,高壓線採取融冰措施後,冰塊都掉落在棚膜上砸壞農膜,危及草莓。董兆付一面向供電部門彙報情況,同時佈置農戶防災,並調集村裡人員幫助外加農膜覆蓋,抵禦寒潮,減少了農戶的損失。

一路走來,“草莓村”收入逐年提高,名氣也越來越大。

如今,新民村6100畝多土地100%流轉,208戶種植草莓、葡萄等作物,2200多名本村村民、周邊村民、外來務工者在村內從事水果種植工作。張愛華是六組的村民,他家承包了15畝的草莓種植園,一年下來育苗和賣果的綜合收入高達20萬元以上。

據瞭解,目前村裡的農場、果園主基本都是“自己人”,不少都承包了10畝以上的土地,“這是真正的藏富於民!”張愛華告訴記者。

2018年,“鹽都草莓”成功註冊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2019年,第二屆國際草莓品牌大會公佈,“鹽都草莓”品牌價值達7。1億元,位列全省第一、全國第四;與省農科院、南京農業大學、揚州大學建立長期合作關係,充分釋放“一中心兩基地”活力(省農科院葡萄產學研基地種苗、南京農業大學技術轉移中心、揚州大學草莓育苗及高架無土栽培基地);“寧玉”(省農科院自行研發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等品種,更是連續多屆獲評中國草莓文化旅遊節暨全國精品草莓擂臺賽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