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水稻能在宋朝稱雄

中國有句俗語叫“南米北面”,指的是南北方人在主食上的不同選擇。不過,中國歷史悠久、幅員遼闊,這種格局也非一朝一夕形成。

當歷史的指標撥回到宋朝,水稻正是糧食圈的老大。這是為什麼呢?

植物學家史軍為我們揭秘餐桌之外的歷史背景。

公元960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奪取後周恭帝柴宗訓帝位,改朝換代建立宋朝,史稱北宋。

在遼國、金國、西夏國等眾多強敵圍攻的情況下,北宋政權仍然堅持了166年;退居江南的南宋朝廷也堅持了152年。兩宋時期,社會經濟進一步發展,商業高度繁榮,文學藝術及科學技術也高速發展,如可與唐詩並提並論的宋詞、被李約瑟譽為“中國科學史上的座標”的《夢溪筆談》都是這一時期的傑作。

宋朝在戰亂中能取得發展,固然需要岳飛這樣奮勇抗敵的民族英雄對外禦敵,需要王安石和蘇軾這樣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對內改革,但歸根結底是要有強大的經濟基礎作為支撐。這就要說到不容忽視的農業生產,特別是主食農作物生產的巨大進步。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很多時候,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因素恰恰就在人們的飯碗之中。

水稻田和戰略防禦

隨著小麥麵粉加工技術的普及和北方水稻種植面積的擴大,小米在宋朝徹底失去了糧食圈的霸主地位,逐漸退居雜糧的行列。

水稻在宋朝時成為糧食圈的老大

不僅僅是因為加工技術的發展,也受到了北宋軍事防禦策略的極大影響。

為何水稻能在宋朝稱雄

大米

據宋代兵書《武經總要》記載,北宋朝廷在河北兩路的宋遼交界區域,利用天然地形地貌,挖掘了一系列水泊,以阻擋北方契丹的鐵騎南下。到宋真宗時期,當時的滄州臨津令、福建人黃懋建議在水泊邊種植水稻,逐漸促成了這個區域的水稻生產。這樣一來,

水泊不僅僅成了防禦工事,更能為駐守當地的軍隊提供糧食,可謂一舉兩得。

在中國歷史上,利用稻田來阻擋騎兵的事例並不鮮見。東漢漁陽太守張堪就利用稻田阻擋匈奴的騎兵。據《後漢書》記載,“匈奴嘗以萬騎入漁陽,堪率數千騎奔擊,大破之,郡界以靜。乃於狐奴開稻田八千餘頃,勸民耕種,以致殷富”。北京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韓茂莉認為,

張堪在狐奴縣大規模種植水稻,最初的目標就是阻擋匈奴騎兵,至於說增加了糧食收成“以致殷富”,那倒是意外之喜了。

耕種技術和新稻種

隨著戰亂持續,特別是1127年宋高宗趙構定都臨安之後,大量的北方人口湧入南方。這不僅僅帶來了更先進的耕種技術,也對農田單位的產出構成了

巨大

壓力。如何更好地提高農田利用效率,就成了必須解決的問題。

最直接的解決方案是提高耕作水平。

比較肥沃疏鬆的土壤有利於水稻根系的呼吸和生長,讓其更好地吸收土壤中的礦物質營養,最終促使水稻產量提高。

宋朝時,農學家對於土壤翻耕和作物產量之間的關係有了更為明確的認識,而相關官員也特別注意農業技術的推廣,會在勸農書後附上詳細的操作方法。宋代著名理學家朱熹在《勸農文》中對秋耕的方法和好處都做了詳細的闡述,“大凡秋間收成之後,須趁冬月以前,便將戶下所有田段一例犁翻,凍令酥脆,至正月以後更多著遍數,節次犁杷,然後布種,自然田泥深熟,土肉肥厚,種禾易長,盛水難幹。”

勤於耕作的生產習慣,不斷改進的生產工具,以及新出現的方便水田工作的秧馬,都極大地提升了農耕的生產效率。

為何水稻能在宋朝稱雄

海鮮砂鍋粥

隨著宋代人口的增長,既有的耕地遠遠無法滿足新增人口對糧食的巨大需求,迫切需要新的解決方案,而占城稻的引入和推廣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這個問題。占城稻原產於占城(今越南),相較於宋之前栽培的水稻,

占城稻具有耐澇耐旱、生長期短、米粒均勻等一系列優勢

。因此占城稻在宋朝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據《宋史·卷八》記載,大中祥符五年“五月辛未,江、淮、兩浙旱,給占城稻種,教民種之”,可見宋真宗對占城稻的重視程度。

占城稻的推廣帶來了很多好處。第一,很多灌溉條件比較差的丘陵和山地也能開墾成水稻田,特別是對於江西和福建這樣的多山省份,擁有耐旱耐澇的水稻品種是開拓新耕種區域的必要物質基礎。第二,占城稻的生長期較傳統的粳稻更短,這種特性通常被認為是一年兩熟制和“稻麥連作”種植模式的基礎。

占城稻極大提高了農田的利用效率,成為南宋可以偏安一隅的重要物質基礎。

高粱,中國白酒的重要外援

在宋朝,另一種作物也開始受到中國人的重視,那就是高粱。有學者認為,高粱就是中國原產的作物。因為,在多處考古遺址中都發現了類似高粱籽粒的物件。特別是1972年考古人員在河南省鄭州東北角的仰韶文化遺址中,發現了裝有碳化高粱籽粒的陶罐。透過碳14同位素分析,研究人員發現這些高粱籽粒的歷史已經超過了5000年。但是更多學者認為,在公元3世紀或4世紀的時候,高粱從印度進入了中國。在分析了世界不同地區的高粱品種的遺傳資訊之後,研究人員認為,

栽培高粱從印度傳入中國的時間約在950年前的宋遼西夏時期。

為何水稻能在宋朝稱雄

薑蓉菜絲豆酥炒高粱米飯,圖/陸地

高粱原產於非洲,進入中國以後,獲得了新的生命。

中國高粱的型別讓人眼花繚亂,有經典的緊穗型高粱,也有做掃帚用的散穗型高粱,還有高粱酒、高粱醋、高粱飴、高粱籬笆、高粱門簾等眾多高粱製品。

同其他禾本科作物的籽粒一樣,

高粱的籽粒也是個澱粉倉庫,每100克高粱米中澱粉佔到75克

,蛋白質佔11克,而脂肪只有3。3克。說實話,高粱籽粒的滋味並不討人喜歡。因為特別的成分構成,高粱沒有辦法變成像小麥粉那樣細膩的烹飪材料。吃高粱面的時候,總覺得有些剌嗓子。不僅如此,

高粱的籽粒裡面還有單寧和花青素(高粱的紅色正來自於後者)

,這兩種物質特有的澀味都會讓你放棄對高粱面的一切幻想。

高粱不能成為世界糧食,不僅僅是因為口感不佳,還因為其營養有缺陷。高粱中的蛋白質以醇溶蛋白為主,而我們人類的消化系統很難對付此類蛋白質,加上高粱中的賴氨酸和色氨酸含量較低,這些都限制了高粱在主食中的應用。

吃高粱面最大的感覺,就是容易餓。一大碗高粱米下肚,很快就又餓了。在現代蒸汽壓片技術出現之前,如何有效攝取高粱中的營養成分一直都是大問題。如今

我們把高粱米做成麥片一樣的東西,大大改善其食用效能,讓其成為一種符合現代人營養需求的食物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勤勞節儉的中國人是萬萬不會浪費一丁點食物的,高粱籽粒中的糖也不會

浪費。除了作為糧食直接食用,高粱還有其他用途。比如說透過澱粉糖酶的作用,將其中的澱粉分解成麥芽糖,那就變成了高粱飴。

如果再進一步發酵,就可以變成讓人酩酊大醉的高粱酒了。

一切為了滅菌

在宋朝,

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不僅僅是因為高粱這種新釀酒作物的加入,更是因為當時酒進入了轉變加工方法的關鍵時期。

宋朝之前,絕大多數米酒都只是經過發酵壓榨之後就裝進酒碗,講究一點的會進行過濾。但是這些酒通常無法長時間儲存,因為沒有經過滅菌處理,酒裡面還有大量活躍的微生物。這些微生物會持續進行發酵,還有可能跑偏。畢竟酒水裡活躍的不單單是釀酒酵母,還有醋酸桿菌存在,稍微放得時間長一些,酒就會變酸。這就是成語故事“狗惡酒酸”的生物學基礎了。

為何水稻能在宋朝稱雄

桂花米酒

想要長時間存酒,就需要進行滅菌處理。北宋時的釀酒著作《北山酒經》介紹了兩種處理方法。一為

火迫法

,就是把酒罈裝滿,然後用火煮開。這個做法操作簡單,殺菌徹底,但是也有明顯的缺陷:酒精和風味物質會大量揮發,影響酒的品質。相比起來,

煮酒法能更好地儲存酒的風味

。這種方法是將酒罈封好,再放在

(可以理解為大蒸籠)上蒸,直到酒罈中的酒沸騰就可以了。我們今天喝的黃酒和啤酒也還在依賴類似的技術滅菌。

從元代開始,出現了一種加工酒的新工藝,那就是目前白酒生產的主力方法——

蒸餾法

。雖然有人認為,我國漢代的鍊金術士就已經會用這種方法制酒了,但是史料記載顯示,蒸餾法在元代之後才推廣。作為滅菌工作的附加效果,酒的酒精含量也大大提高了。隨著高粱和固態釀造技術的加入,中國的白酒開始有了自己獨有的個性。

宋朝的經濟、科技和文化能夠高速發展,毫無疑問與當時的糧食生產有著極為直接的關係。糧食生產為宋朝抵禦外敵入侵做出了巨大貢獻,進而產生重大變革。接下來,經過元朝的戰亂時期,中國迎來了新的交流時期。隨著大航海時代的到來,歐洲人帶來了新大陸的糧食作物。這些作物又如何影響中國人,我們一起去明朝的歷史中尋找答案。(

文/史軍 圖/張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