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漢卿《竇娥冤》:看竇娥的思想觀念,你會發現竇娥並不“冤”

關漢卿的代表作《竇娥冤》,原取自民間傳說“東海孝婦”。

千百年來,大家都覺得竇娥冤,併為她當時發下的三樁毒誓:血濺白練、六月飛雪、大旱三年,而震撼。

但其實,竇娥之所以會把自己逼上絕路,也和她自己的思想觀念,脫不了關係。

竇娥的父親竇天章畢生夢想便是考取功名,為了湊足進京的盤纏,竇天章將竇娥送給了蔡婆婆做童養媳。

竇天章雖然拿著盤纏上了路,卻始終對女兒牽腸掛肚。竇娥也明白父親的苦衷,她很孝順,從未恨過父親。17歲時,竇娥嫁給了蔡婆婆的兒子,奈何2年後她便成了寡婦。

關漢卿《竇娥冤》:看竇娥的思想觀念,你會發現竇娥並不“冤”

失去丈夫後,竇娥一直潔身自好,並盡心盡力地伺候婆婆,安分度日。奈何張驢兒父子卻偏要竇娥與蔡婆婆雙雙改嫁。竇娥不從,張驢兒便心生狠招,陰錯陽差下,張驢兒毒死了自己的父親。

於是,他與是非不分的楚州太守桃杌沆瀣一氣,以蔡婆婆為要挾,屈打成招了竇娥。

竇娥確實冤,在整個過程中,她雖有機會為自己辯駁,卻沒有人相信。根據史料記載,

“諸鞠問罪囚,必須參照元發時間,詳審研窮,並用證佐追究”。“其指告不明,無證佐可據者,須以理推尋,不得轍加拷掠”。

楚州太守在未調查清楚真相的情況下,便草率給竇娥定了罪,其根本也不符合當時的法律規定。

竇娥女流之輩,無依無靠。面對巨大的冤屈,竇娥寄希望於蒼天,希望有朝一日能大白於天下,便發下了

“血濺白練、六月飛雪、楚州大旱”

的遺願。

關漢卿《竇娥冤》:看竇娥的思想觀念,你會發現竇娥並不“冤”

①竇娥是男權主義社會下的傳統女性,貞潔和孝順是她的信仰

竇娥7歲時,便被父親賣到了蔡婆婆家做童養媳。彼時的她,對自己未來的丈夫一無所知,卻無力違背父親的意願,這是傳統女性觀,對竇娥的束縛,所以她才從心底認可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丈夫在竇娥19歲時去世了,年紀輕輕的她,卻從未想過再嫁。在張氏父子的威逼下,蔡婆婆不堪掙扎,想要嫁給張父。由於傳統婚姻觀帶給竇娥的影響,竇娥卻告訴婆婆:

“你如今六旬左右,可不道中年萬事休!舊恩愛一筆勾,新夫妻兩意投,枉叫人笑破口!婆婆也,你豈不知羞!”

這一刻,竇娥還在用“三從四德”來約束自己,還在把“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當作人生信條。

在男權社會,女性就是男人的附屬品,就是被安排的一方。她們不想要,也沒有為自己爭取的權利,因為孝順和忠貞,融進了她們的骨子裡。

所以,為了守住貞潔、保護婆婆,竇娥無能為力,只能倒在“男權社會”的血泊中。於是,她寧願為了貞潔,讓自己深陷囹圄;為了孝順婆婆,把自己逼上絕路。

但彼時的竇娥卻甘之如飴,因為這是她的信仰,正如美國神學家保羅·約翰尼斯·蒂利希所說:

“凡是從一個人的人格中心緊緊抓住這個人的東西,凡是一個人情願為其受苦甚至犧牲生命的東西,就是這個人的終極關懷。”

關漢卿《竇娥冤》:看竇娥的思想觀念,你會發現竇娥並不“冤”

②竇娥面臨死亡,終於成為了命運的主人翁

在傳統女性觀的影響下,竇娥一路堅守貞潔和孝順,並最終被無良的楚州太守,推上了斷頭臺。當竇娥面對死亡的那一刻,她突然間聽到了自己內心的聲音:生命不該就此潦草收場,“命運”必須還自己一個公道。

那一刻,被動遵從命運的竇娥,做了自己命運的主人翁。於是,她指天誓日地許下誓言:“

血濺白練、六月飛雪、楚州大旱

”。並在死後化為“冤魂”,等待為自己洗刷冤屈的人出現。

從這一刻開始,竇娥才真正擺脫了之前的逆來順受,並將命運掌握在了自己手上。在望鄉臺上,竇娥的靈魂,見到了前來查冤案的父親。此時的父親,已成了皇帝任命的官員。於是,竇娥給竇天章託夢:

“我是廉訪使竇天章的女兒 ,因我屈死,父親不知,特來託一夢與他說。父親也,你現掌著刑名事,親蒙聖主差。端詳這文冊,那廝亂綱常當合敗。便萬剮了喬才,還道報冤仇不暢快。”

竇娥這種勇敢自主的行為,與之前的“種種遵從”是截然相反的。這種要將命運握在手上的主人翁意識,不光是對命運的反抗,更是自主意識的覺醒。而正是這種意識的覺醒,竇娥才會許下3個看似不可能的誓言。

關漢卿《竇娥冤》:看竇娥的思想觀念,你會發現竇娥並不“冤”

③竇娥堅信真善美的存在,堅信“天”的公正嚴明

竇娥相信“人生死,是輪迴”,堅信老天爺會還她一個公道。

從“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憐,不知皇天也肯從人願。”

這句話便可以看出,竇娥自始至終,都相信“天”是可以還她一個公道的,所以她才會許願、才會化為冤魂,等待一個“真善美”的出現。

《說文解字》中記載:“天,顛也,至高無上,從一,從大。”

中國人自古以來,對“天”就擁有敬畏之心。君權被看作“天”、富貴由“天”定,“天”意不可違。“天”不光是一個字,更是大部分中國人心中的“至高”。

竇娥也是一樣,地方官府這樣的“小天”,既然鐵了心要冤枉她,她就去求至高的“老天爺”。

於是,關漢卿偷偷在竇天章的名字裡,放了“天”字,讓他代替“天子”,幫助竇娥洗刷冤屈,並由此(章)彰顯出了“天道”的公正與嚴明。透過“天”的力量,竇娥內心的不甘,才終於得到了疏解。

若不是竇娥的內心,一直堅信“真善美”,一直相信“天”的公正嚴明,冤死的她,絕不會許下誓言,更絕不會化身“冤魂”,等待有人可以幫她翻案。

關漢卿在《竇娥冤》中,濃墨重彩地寫了竇娥臨死前的3個誓言,這不光是為了引起讀者的同情,更是為了喚醒每個人內心對命運的“主人翁意識”。這種“主人翁的意識”即便在當下,也依然具有教育意義。

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曾遇到過無法擺脫的悲劇,面對悲劇,有些人選擇接受,有些人則會像覺醒的竇娥一般,奮力守護住自己的初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做到這8個字,或許需要很多的勇氣,但只有堅持去做的人,才會發現,原來一切並沒有那麼難。

《竇娥冤》的故事就是這樣,希望當下的我們,不光能看到她的“冤”,更能看到竇娥為了洗刷冤屈,所做出的努力。

關漢卿《竇娥冤》:看竇娥的思想觀念,你會發現竇娥並不“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