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軍女兵16歲入朝,雙眼受傷失明,40年後才找到救命恩人

志願軍60軍180師,在朝鮮戰爭中損失很大。但這裡有個誤區,180師並非傳言中的全軍覆沒,沒那麼嚴重。

要說第五次戰役的進攻階段,志願軍各部打得還是相當好的。60軍剛到朝鮮,頭一次與美軍交手,也表現不俗。180師入朝時1萬1千餘人,一個多月的戰鬥中,因傷亡、掉隊等減員,已不足萬人。

志願軍女兵16歲入朝,雙眼受傷失明,40年後才找到救命恩人

60軍軍長韋傑

1951年5月下旬開始撤退時,180師負責斷後,還要轉運3兵團的傷員,最後被敵人不下5個師圍困,被迫分散突圍,傷亡、被俘過半,約有4000人歸建。

180師的前身是1947年成立的晉冀魯豫野戰軍第8縱隊24旅,也是一支百戰雄獅,戰鬥力不用懷疑。該部隊折翼漢江的原因複雜,不在本文討論範圍。我們不能苛求志願軍在那樣艱苦的條件下戰無不勝,偶見失利是在所難免的。

戰爭後期180師重振旗鼓,痛打美韓部隊,也算報了仇。如龍門山戰鬥,志願軍兵團首長們說,這一戰180師翻身了!

關於180師好馬失蹄那場敗仗,本文透過一個志願軍女兵之口,從側面瞭解一下。

志願軍女兵16歲入朝,雙眼受傷失明,40年後才找到救命恩人

志願軍女兵在朝鮮

志願軍女兵裡的“保爾·柯察金”

年紀稍長的人應該都知道前蘇聯的奧斯特洛夫斯基,他創作了以蘇聯衛國戰爭為背景的長篇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和小說主角保爾一樣,作者自己也在戰爭中受傷失明。中國有一位志願軍女兵張道華,被譽為“保爾·柯察金”。

張道華,四川都江堰人,1950年參軍時才15歲。1951年3月,張道華隨60軍入朝,是後勤野戰醫院的一名護士。和醫院的戰友一樣,她很激動,恨不能插翅飛到戰場,去解救我軍傷員和朝鮮百姓。

志願軍女兵16歲入朝,雙眼受傷失明,40年後才找到救命恩人

張道華

第五次戰役後期,張道華所在的野戰醫院負責接收180師的傷員。5月24日晚,180師背靠漢江、三面受敵時,通知野戰醫院立即轉移。醫院的老兵們神色凝重,催促大家打好揹包趕緊走。

可還是晚了一步。次日,醫護隊轉移到一個叫馬平裡的山谷,敵人已經封鎖了那裡。飛機貼著山頭丟炸彈,地面槍炮聲大作。張道華正扶著一個傷員走路,一顆炮彈在近處爆炸,醫療隊就沒剩下幾個人。

槍聲越來越近,四面都是敵人。受重傷的院長和主任醫師不願當俘虜,囑咐張道華帶著傷員撤退,隨即開槍自盡。張道華忍住淚,去背那個傷員。這時,側面飛來一梭子彈,張道華兩眼一黑,什麼也看不見了。

志願軍女兵16歲入朝,雙眼受傷失明,40年後才找到救命恩人

女兵背傷員

裝死逃過一劫

張道華還不知道自己滿臉是血,以為敵人投了煙霧彈,摸索著問傷員:“你看得見嗎?”年輕的傷員哭了,說不出話來。張道華伸手摸了摸臉,什麼都明白了。她顧不上傷心,摸到一根樹枝拄著,取掉身上的急救包,讓傷員趕緊自己突圍,不要管她。

傷員哭得厲害:“同志,我怎麼能丟下你一個人在這裡?”張道華沉下臉說:“我是護士,救護傷員是我的任務。現在我幫不了你,你陪著我有什麼用,馬上走!”傷員無奈,留給她一顆手榴彈,步履蹣跚地離開了。

過一會兒,張道華髮覺槍炮聲停止了,山谷裡安靜下來,隱約聽見不遠處傳來嘰裡呱啦的說話聲和腳步聲。她趕緊抓了一把泥土,抹在臉上,然後臥倒在地。腳步聲越來越近,在她身邊停下了,是幾個美國兵。

有人踢了踢張道華,又用槍托搗了搗她的背,她忍著疼,一聲不吭,趴在地上一動不動。美國兵以為她死了,就從她的身上踩了過去。張道華強忍劇痛,只有一個念頭,就是死了也不能被俘。她暈過去了。

志願軍女兵16歲入朝,雙眼受傷失明,40年後才找到救命恩人

戰場護理

新生

張道華是被雨水淋醒的,聽到樹林裡的鳥叫,她猜測可能是清早。掙扎著想起身,卻起不來。突然,她聽見附近有人說話:“跟上,都跟上!”張道華驚喜萬分,是中國人,應該是戰友。她吃力地喊:“同志,快救救我!”

對方很快過來了。張道華當時並不知道,那是180師直屬政治處的人員,帶隊的是政治處主任王一民。180師被數倍之敵包圍,彈盡糧絕,電臺也被炮彈炸燬,與接應的兄弟部隊聯絡不上。最後師部下達了分散突圍的命令。

王一民帶著幾十個人避開了美軍的搜尋隊,準備穿過馬平裡的山谷,剛好聽見張道華求救。

志願軍女兵16歲入朝,雙眼受傷失明,40年後才找到救命恩人

女話務兵

可是這裡並不安全,如果帶著傷員,隊伍就走不快。王一民對大家說:“這個女同志雙眼負傷了,我們決不能丟下她!快,帶著她一起走!”

戰友們給張道華簡單包紮了傷口,一路揹著、架著她撤退。大家把僅有的小米熬了粥給張道華喝,自己吃發黴的炒麵。隊伍穿過敵人的重重封鎖,走了70多里泥濘的山路,才找到兄弟部隊。

結語:

張道華獲救後,不知道救她的戰友是誰,對方不肯說。只記得他們一路上開導自己,教她怎樣做人,做什麼樣的人。

張道華被送回國內醫治,部隊給她記了三等功。傷愈後,領導告訴她,國家要養她一輩子,還配了專人照顧她的生活。她謝絕了,堅決要求參加工作。於是她被分到成都的民政部門。

志願軍女兵16歲入朝,雙眼受傷失明,40年後才找到救命恩人

張道華一家

從1951年到1955年,張道華在四川很多學校、工廠、機關單位做報告,宣傳志願軍的英雄事蹟和自己的經歷。後來又去北京參加盲人學習班,學會了醫療按摩技術,還當過盲人工廠的廠長,又在榮軍醫院工作很久,直到1966年離休。

回國幾年後,經熱心人撮合,張道華和志願軍26軍一位傷殘軍人成婚(對方在朝鮮凍掉了幾根腳趾頭),生下一對兒女。

張道華對生活很滿足。可她一直想知道,當年是誰救了她。直到40多年後的1995年,家人看到《成都晚報》的一篇文章《誰救了張道華》,才解開她心中的疑問。

那篇文章是上過朝鮮戰場的作家孟偉哉寫的,王一民曾對孟偉哉說,“我當時只有一個念頭,一定要把受傷的女同志救出去,換誰都會那樣做的……我算不上什麼救命恩人。”

參考資料:《女兵跨過鴨綠江》

志願軍女兵16歲入朝,雙眼受傷失明,40年後才找到救命恩人

決戰朝鮮 抗美援朝戰地日記【翹楚書屋 】

¥

69

度小店

月銷701

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