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水峪口堡:山西雁平道轄東路,屬《宣大山西三鎮圖說》中路

據《三關志》記載:水峪口堡,土石堡二。正德十一年立。廳房六間,庫房三間,營房二十八間,沿邊營房二十三間。新建倉廒一十間,草場一、敵臺七,炮火接長梁墩。東北接新寨、接永安、接山陰縣。山陰北沖懷仁大峪口,賊從此出沒,仍於長梁墩西三十里傳至西山墩,南傳堡後墩、橫河梁、前山墩至代州。去本口羅漢洞三里,有油甕泉水入桑乾。

水峪口堡在《宣大山西三鎮圖說》中屬山西雁平道轄東路。本路東至繁峙縣伏連坊八十里,南至崞縣六十里,西至盤道梁堡九十里,北至廣武城六十里。明洪武初年原設守備,嘉靖十九年,因大虜屢寇太原,守備移駐廣武,改設參將,駐札代州。所轄廣武一守備,振武、雁門二衛所,分管內邊,東起北樓界東津峪,西訖寧武界神樹樑,沿長一百里零三十八丈,邊墩六十五座,甎樓九座,火路墩四十五座。邊之內外設有八岔、白草、水峪、胡峪四堡,以相犄角。兵馬除軍門標下兩掖營散兵外,闔路見在官軍六千四十八員名,馬騾二千七百二十匹頭,內援兵官軍三千二百四十四員名,馬騾二千三百匹頭。本路古雁門重地,四衝八達,三關之命脈,全晉之咽喉也。

水峪口堡,位於山陰縣後所鄉南部, 在水峪口村南,明代建堡。現存堡狀為:夯土東西寬約十二丈,南北長約十五丈。該堡西、南面牆體儲存基本完好。東牆殘留八丈四,北牆基本無殘留牆體。牆體基寬一丈五左右,頂寬約六尺,殘高最高處二丈一。牆體為黃色粘土夯築,夯土層約在六寸~七寸八之間。外牆體有磚石包砌痕跡。東牆和北牆坍塌嚴重,堡門無存。據當地村民講,原堡門在北牆。從堡子南牆裡外牆體填補遺存痕跡判斷,該堡原設南門,後來是否改設東門或北門,仍然不詳。四角有角樓,臺基仍在,頂部與牆體等高。現存西北、西南角臺底徑約三丈三,高約一丈八。西牆有馬面一座,基部突出牆體約一丈五,寬約四丈五,高約二丈四。南牆有南門及馬面一座。堡內現為耕地。

據在水峪口堡村東南山口處發現的兩塊殘碑記載:一塊碑的碑首處 “ 聖旨 ” 與碑正中 “ 水峪口禁山界石 ” 等字型。碑高約三尺六,寬約二尺,厚約五寸,半圓碑首。兩面均有文字,但風蝕嚴重,其餘字型已經無法辨認。另一塊石碑,碑的陽面豎刻 “ □□水峪口禁山界石 ” 等字,碑的陰面存有三百餘字。為明代弘治二年所立。碑刻文為:“ 欽差鎮守山西地方兼提督雁門等關、都知監太監劉政,欽差巡撫山西地方兼提督雁門等關、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翟宣,欽差分守代州等處地方兼提督三關參將、都指揮僉事王升,奏請兵部為禁約事。弘治二年二月二十九日,本部尚書□□□等於奉天門欽舉聖旨:雁門關東西一帶大山,此先林木茂密,蹊徑數少,虜寇不知儉易,無從侵犯。近年以來,口外射利豪強之徒,假以樵採為名,往往入山伐木貨賣,日久踐成大路。林木既薄,通賊去處在在有之,以致虜寇因而入境搶掠,人畜甚為不便。恁部裡使出榜去,曉諭禁約。今後一應人等,敢有仍前擅自入山採□木□致通賊路者,軍發□邊務哨守,民發邊徼充軍。沿山一帶隘口守把官軍,務要各照地方,埋立界石,□川巡視。遇有擅入之徒,即便擒拿,送官究問。如□容情故縱及通同作弊事發,一體治罪不饒。欽此欽遵。今將□□□□□□,一體欽遵施行。須至榜者。

右榜眾逾

整飭兵備、提調倉糧、山西按察司使馬□□□同,……雁門關地方、指揮使李□□督工,……把總、指揮使王□,……守水峪口……並立。

“ □ ” 為難以辨認或殘缺的字。

透過兩通聖旨 “ 禁山 ” 石碑確為明代所立,頒行了禁山令,上升為最高法令形式,極具權威性。由此可見雁門關防務攸關國家根本,不容等閒視之。對研究水峪口堡乃至雁門關的歷史文化、自然森林資源等有著重要的歷史價值。

水峪口堡,是以雁門關為核心的兩關四口十八隘防禦體系之一。光緒《代州志》記載:“ 隘口十八,東為水峪、壺峪、馬蘭、茹越、大石口、小石口、北樓、太安、團城、平刑;西為太和、水芹、吊橋、廟嶺……”。水峪口堡為雁門關防禦之一,守禦千戶所在布政司北三百六十里,東至水峪口代州界二十里,西至盤道梁堡三十里,南至代州界三十里,北至廣武城二十里,東南到代州治。雁門十八隘口為,東為水峪、為胡峪、為馬蘭、為茹越、為小石、為大石、為北樓、為大安、為團城、為平刑;西為太和、為水芹、為吊橋、為廟嶺、為石匣、為陽武峪、為玄岡、為蘆板口,各有堡,舊堡隘。

【山西】水峪口堡:山西雁平道轄東路,屬《宣大山西三鎮圖說》中路

【山西】水峪口堡:山西雁平道轄東路,屬《宣大山西三鎮圖說》中路

【山西】水峪口堡:山西雁平道轄東路,屬《宣大山西三鎮圖說》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