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沈從興不願娶小鄒氏,納她為貴妾是為掩蓋他的涼薄本質

《知否》沈家兄妹在老家一直被族人欺負,所以沈家從龍翻身之後,他也沒有提拔沈家親族,只有一個關係好的沈家遠房族叔在朝為官。

沈從興娶張桂芬的時候三十多歲,而明蘭初見的沈皇后只有二十七八歲,鄒家是當地極小的門戶,沈從興娶鄒氏的時候,他還不是藩王大舅子。

《知否》沈從興不願娶小鄒氏,納她為貴妾是為掩蓋他的涼薄本質

皇帝的老家班底是沈段耿鍾劉五家,顧廷燁說過沈從興可以娶鄒家姑娘為繼室,讓妹妹小沈氏嫁入英國公府,讓段兄弟的閨女聯姻鄭家。

沈從興給無能嫡長子挑選物件時,就是非常重視門戶之見:非嫡女不要,非品貌出眾不要,非爵主一脈不要,非家世清正不要。

沈從興給嫡長子選媳婦的時候,張桂芬的大兒子剛出生不久,他當國舅爺也就三年左右,從他給兒子選擇物件,就可以非常明白了,為什麼沈從興不會娶鄒家姑娘為正妻,他們家世低,他看不上鄒家。

《知否》沈從興不願娶小鄒氏,納她為貴妾是為掩蓋他的涼薄本質

沈從興初婚是鄒家,那是因為他自己也只是小門戶,父母早早死了,他們被沈家族人欺負虐待,當他一招翻身成了國舅爺後,那時的鄒家依舊是小門戶,他自然看不上鄒家了。

大鄒氏是為了沈家的榮華富貴而死的,沈從興一朝從龍翻身,要名聲,不願意別人傳聞他自私涼薄無情,所以裝深情罷了,他似乎是“被迫”娶了名門貴女張桂芬為妻,為了全了大鄒氏的情誼納小鄒氏為貴妾。

沈皇后和沈從興抬舉鄒家更多的不是為了情誼,而是骨子裡的心虛,不想揹負涼薄無情的名聲,直到鄒家不可理喻地得罪張家。

《知否》沈從興不願娶小鄒氏,納她為貴妾是為掩蓋他的涼薄本質

前太子的嗣子還在聖德太后身邊養著,聖德太后根基還很強大,那也是先帝佈置的根基,皇帝要重用張家取代前太子的留下的政治隱患,鄒家得罪張家,就是得罪皇帝。

皇帝傳出來要停中宮諫表,當時的皇帝年輕,比顧廷燁略大幾歲,庶皇子們一個一個出生,而皇帝的妃子們的出身,原身家庭不少都比皇后高,連小沈氏也誤會皇帝要廢后。

沈家這次才把這件事想明白了,向張家道歉並懲戒鄒家,鄒家這件事上,沈家的重情義,知恩圖報的名聲維護得很好,別人看到的都是鄒家的貪婪,沒看到沈家的涼薄,鄒家那樣都是他們自己自作自受,沈家為了他們做得夠多了。

《知否》沈從興不願娶小鄒氏,納她為貴妾是為掩蓋他的涼薄本質

沈從興終於不用再裝深情了,多次想要轟走小鄒氏,但張桂芬聽從母親的建議留下小鄒氏。

張桂芬本性純良,沒那麼多彎彎繞繞的心機,聽母親建議留下小鄒氏,恐怕她也體會到好處了,不聽話的嫡長子女,她不用費心去管,安安心心地養自己的兒子,她也不會留下善妒的名聲,沈國舅的嫡長子女真得太難教了,教好了養虎為患,教不好留下刻薄繼母的壞名聲,索性丟給小鄒氏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