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無錫入畫屏

無錫的地名,民間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古代越語,“神”的意思。另一種更有意思:無錫有一個錫礦山,在冷兵器時代,錫是打造兵器不可缺少的礦產原料,為此,為了獲得錫的開採權,各種勢力不斷地爭鬥,後來秦國統一天下,大將王翦佔領了該地,挖出一個石碑,上書“有錫則亂,無錫則寧”於是,就把該地改名為“無錫”。

無錫歷史上曾出了幾個怪人,一是盧亞語,他是清朝乾隆年間的無錫鹽務長官,因貪汙被皇帝查處,搜出白銀1000萬兩,佔當時全國財政收入的八分之一。盧雅語和紀曉嵐是親家,盧的孫子是紀曉嵐的女婿。聽說皇帝要查處盧亞語,紀曉嵐就給他寫了一封信,裡面沒有字,只裝了茶葉和鹽。盧亞語明白其中的意思,那就是上面查得很嚴,於是,盧亞語轉移了大部分財產。調查的人員雖然沒有查到證據,但卻把盧家人收監。盧亞語死活不招,而他的孫子受刑不住而招供,盧亞語被殺,紀曉嵐因通風報信而被流放。

還有一個富商,叫周楚九,在無錫太湖邊建了公寓。他為人非常吝嗇,看見自己家裡一個月要用幾條破毛巾,就開始心疼。於是到澡堂洗浴時,往家裡偷破毛巾。被人發現後,找到了他的妻子,盧妻哭笑不得,於是就還給人家一個新的毛巾。但周死後卻大大風光了一把,他妻子讓所有店鋪關門,所有商家的損失她都給補齊。抬棺材的人是八個蒙古大漢,抬槓都是從北京高價租來的。行人前來只要跪拜一下,就得到紫砂器皿一件,哭一聲就送毛巾一條。只可惜了周楚九,他半生偷的毛巾,一會兒的功夫就被老婆送光了。

這就是發生在無錫的幾個故事。

無錫下設三個縣:西山縣,是工業強縣,小天鵝洗衣機、海爾電器都在這裡。另一個是江陰縣,該縣有個江陰大橋。據導遊講,大橋竣工時,縣領導請上級領導剪綵,不料竟然說“下面,請領導下臺剪綵”,當地周圍都是山,迴音很重,現場群眾都聽到“下臺、下臺、下臺……”的迴音。領導當然不會“下臺”去剪綵,最後這個縣領導丟了烏紗帽,領導沒下臺,他卻先下臺了。導遊編完這個笑話,大家笑得前仰後合。

還有一個縣就是宜興,宜興是著名的紫砂壺產地,歷史悠久,工藝精湛,紫砂是不可再生資源,非常珍貴。紫砂的顏色有五種:紅色、紫色、黃色、綠色、黑色。那五顏六色、精緻典雅的紫砂工藝品,讓人看後愛不釋手。

在江南的諸多城市裡,無錫的名氣並不是太大,但由於煙波浩淼的太湖存在,使人們對她心馳神往。我這次去無錫,心中的目標就是太湖。去太湖,當然也就成了首選。

看太湖,我們第一個景點就是龍頭渚。龍頭渚在太湖邊上,就是一個山脈蜿蜒伸入太湖中腹,形成半島,酷似巨龍伏臥在太湖碧波之中。四周水抱山環,氣勢壯闊;泡桐、香樟樹、木桃、杉樹、桂花、石榴樹、雛菊、金鐘花、冬青樹、櫻花樹遍佈島上,是一幅天然的江南山水畫。漫步小島,清風徐徐吹來,立刻讓你有心曠神怡之感。據導遊講,公元前494年,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水戰——夫椒之戰,就暴發於龍頭渚周圍,吳王夫差大勝越國,至今尚留當年吳王親自擂鼓的戰鼓墩遺址。

下了龍頭渚,乘船盪漾在太湖之上。太湖是古代濱海湖的遺蹟,大約在100萬年前,太湖還是一個大海灣,後來逐漸與海隔絕,變成了內陸湖泊。太湖面積2425平方千米,是我國第三大淡水湖。乘船太湖上,陽光明媚,波光瀲灩。遠眺萬頃碧波,群雁南歸;近觀青山浮碧,花木燦爛。湖邊蘆葦林立更有湖天一色、原始自然之感。看太湖三萬六千頃煙波浩渺,想起吳越春秋時驚心動魄的大戰,真讓我們感慨萬千。

山水無錫入畫屏

這裡盛產太湖石,該石頭因產於太湖而得名。由於長年水浪衝擊,出現了許多窩孔、穿孔、道孔,形狀奇特竣削,多窟窿和褶皺紋理。人們形容它的美麗,用了五個字來形容它:“皺、瘦、露、透、秀”它若蜂房、似水渦,楚翹挺拔、姿容秀美。太湖石可造假山,也可單獨擺設,或者點綴園林庭院等人文景觀。北宋王朝曾在東京汴梁建造假山園林,大量採購太湖石,俗稱“花石綱”,然後運到東京開封。工程量之浩大,難以想象,“萬人系盤石,無由達江滸。君看石芒碭,掩淚悲千古”。過重的勞役激發了農民起義,加速了北宋王朝的滅亡。

山水無錫入畫屏

太湖號稱三萬六千頃,周圍八百里。而實際面積受泥沙淤積和人為圍湖造田等因素的影響,大大縮減,湖底潛出,近幾年太湖汙染比較嚴重,上游曾爆發大規模的藍藻,經過治理已經得到遏制。

在太湖邊上,看見一個賣水果的。金黃色的水果,橢圓形,雞蛋大小。我平時不喜歡吃水果,加之北方人不懂南方水果,不知道叫什麼名字。於是,就問水果叫什麼名字。這個有著濃重鄉音的當地商販發出了“lěiguā”的音,聽了半天,也不知道是什麼。這時,出現一個感人的場面:一個八九歲左右的小男孩,拽住了我的手,拿出筆,寫下了“枇杷”兩個字。我在為自己孤陋寡聞羞愧的同時,深深感受到孩子的可愛,更感受到江南民眾的善良和友好。

從太湖回來,到了靈山梵宮和靈山大佛臺。靈山梵宮坐落於鍾靈毓秀的靈山腳下,屬於現代建築。一般情況下,我不願意看那些具有現代色彩的人工雕琢,但靈山梵宮卻顛覆了我的固有觀念,它雖然沒有歷史的滄桑感,但瑰麗璀璨的藝術和獨特深厚的佛教文化交相輝映,看後依然是那樣的震撼人心。

山水無錫入畫屏

靈山梵宮氣勢磅礴、莊嚴和諧,總建築面積達7萬餘平方米。據說,花費資金18億元之多,僅一個佛像壁畫身後的裝飾就近1億元。靈山梵宮的建築形式突破傳統的木質結構,以石材等堅固耐久材料為主,新禧米黃,金線米黃、印度紅等優質大理石處處可見。既體現佛教的博大精深與崇高,又將傳統文化元素與鮮明的時代特徵相融合。

寬廣的門廊、高大的樑柱、恢宏的廳堂,細膩的木雕、光燦的琉璃、典雅的浮雕、精湛的壁畫、景泰藍須彌燈、景德鎮青花鬥彩缸、黃金、珍珠、瑪瑙、翡翠、琉璃……這些彙集眾多文化遺產、眾多藝術瑰寶的藝術珍品遍佈靈山梵宮的各個區域,將優秀的傳統文化演繹得淋漓盡致,令人目不暇接、回味無窮。

山水無錫入畫屏

聖壇穹頂用皇家工藝“花絲鑲嵌”而出,由1500多盞蓮花瓣狀的燈光共同組成,七彩閃爍、奇妙變幻。一會兒大紅,似萬朵桃花,一會兒蔚藍,像浩瀚大海,一會兒碧綠,如萬頃森林,一會兒菊黃,恰落日餘暉……燈光交替轉換,演繹著無窮的色彩世界

一步一個驚喜,一步一個震撼,抬足昂首之間,華美、瑰麗與新奇早已收入眼底,帶給了人前所未有的心靈感受和難以忘懷的文化體驗。

走出了靈山梵宮,又來到了小靈山南麓的靈山大佛腳下。大佛包括底座88米,相當於一幢30餘層樓房的高度,是迄今為止我國最高的巨型佛像。它雙目垂視,眼神睿智慈祥。不論遊客站在什麼角度,似乎都在大佛眼神的關切之中,並且隨著人的靠近或遠離,眼睛彷彿在微微開合,靠得愈近,眼睛就睜得愈開;嘴角似笑而未笑,欲言而未語,諸多囑咐即將出口,使人倍感親切,引發種種遐想。

山水無錫入畫屏

最讓我震撼的是一個景觀,是一個叫“百子戲彌勒”的銅雕。一個巨型鑄銅彌勒,斜倚而臥,笑容可掬,雙耳垂肩,佛珠在手。令人驚喜的是,在彌勒碩大的身體上,有整整一百個形神各異,栩栩如生正在嬉戲耍鬧的小頑童。孩童透過疊羅漢,拔河,撒尿,拿樹枝捅彌勒的肚臍等手段來達到戲弄佛陀的目的。而彌勒大佛呢,依舊其樂無窮、笑容燦爛。常聽一副對聯“大肚能容天下難容之事,笑口常開笑天下可笑之人”,我想,說的就是眼前的銅佛吧?

站在銅雕的彌勒邊上,前方就是大佛,附近就是瀲灩的太湖和如織的遊人。這時,山門牌坊上一副對聯,引起了我的好奇,那也許是對人生最好的詮釋:“青山有眼觀察世間善惡兩樣安排,紅日無私照徹大地山河一律平等”

西陽漸漸落山,我依依不捨地踏上了歸程,再見了,無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