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漢相爭中最厲害的五個謀士,韓信臨死前後悔沒有聽其中一人的話

秦末漢初,天下大亂,同時也湧現了很多的英雄豪傑,這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劉邦和項羽了,秦朝的滅亡也是他們兩人造成的,之後他們又展開了楚漢之爭,雖然打仗很依靠軍隊實力,但是也離不開謀士的出謀劃策。當時天下有5個最厲害的謀士,而劉邦就佔有了3個,項羽有一個頂級謀士卻不會用,最終兵敗垓下。

可以說楚漢相爭中,劉邦和項羽比拼的不僅是軍力上的,還有謀略上,可惜項羽一貫看不起使用陰謀詭計的小人,信奉武力至上,認為自己能打敗天下無敵手,而正是因為劉邦、項羽對待謀士的不同態度,這也導致了項羽過分依賴武力,最終敗於垓下之戰。這其中劉邦的謀士功勞不小,要不是他們出謀劃策,本來不堪一擊的劉邦怎能奪取天下。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楚漢相爭中這5名謀士如何揚名天下。

楚漢相爭中最厲害的五個謀士,韓信臨死前後悔沒有聽其中一人的話

第一位謀士——謀聖張良

毫無疑問,秦末漢初時期,最厲害的謀士中第一名肯定是被後世稱為“謀聖”的留侯張良。

張良原本是戰國時的韓國人,但是秦滅六國後,張良從韓國貴族變為平民,但仍然一心想要復國,為此不惜省下埋葬弟弟的錢招兵買馬,在博浪沙與大力士刺殺過秦始皇,可惜失敗被迫逃亡。

後來天下紛紛起義反秦,張良也找到韓王準備復國。但是後來雖然秦朝滅亡了,可是項羽卻殺害了韓王,自此張良一心跟隨劉邦,輔佐他擊敗項羽,掃平天下當上皇帝。

楚漢相爭中最厲害的五個謀士,韓信臨死前後悔沒有聽其中一人的話

劉邦曾說過:“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可見張良的謀略十分高明,能夠在帷帳之中就能用計謀擊敗千里之外的敵軍。張良為了劉邦立下的功勞有很多,在奪取關中後幫他安定秦地百姓、鴻門宴上幫助他消除項羽的殺意、定下未來的發展戰略、楚漢相爭中謀劃天下,在很多次劉邦的關鍵時刻都能幫助走出正確的一步,就這樣劉邦從兵將都不如項羽的漢王,逐漸壯大實力,最後在垓下擊敗項羽,奪得天下。

劉邦當上皇帝后,張良又為他出謀解決了封賞功臣不公的問題還有天下制度的問題,後來就明哲保身,深知”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道理。除了在劉邦廢立太子事件中站在呂后一邊,這也獲得了日後掌權的呂后的寵信,其它的政治事件如異姓王叛亂、韓信被殺等,張良都沒有參與。

在別的開國功臣大多都不得善終的情況下,張良活過劉邦的時代,漢初三傑中只有他活得最好,從這就可以看出張良不僅能謀天下,也能謀自身,楚漢第一謀士真不是吹的,後世他的排名也只在兵祖姜尚之下,被尊為”謀聖“。

楚漢相爭中最厲害的五個謀士,韓信臨死前後悔沒有聽其中一人的話

第二位謀士——陳平

陳平本來是項羽手下的謀士,但是在鴻門宴上他見到劉邦不同於常人,認為他必定能夠奪得天下,於是後來就叛楚投漢,效忠於劉邦,輔佐他擊敗項羽當上皇帝,而他也被封為侯爵,還做了漢朝的丞相。

陳平雖然沒有張良那麼厲害,但是謀略比起其他人來說也是不遑多讓的,他在楚漢相爭時,用離間計成功讓項羽跟范增的關係出現裂縫,致使項羽開始不信人亞父范增,從而一步步走錯;在韓信攻下齊國要求劉邦封王的時候,陳平及時勸解劉邦,幫他分析了目前的形勢和利弊,從而讓劉邦得到用兵如神的韓信的忠心,最終擊項羽。

楚漢相爭中最厲害的五個謀士,韓信臨死前後悔沒有聽其中一人的話

劉邦建立漢朝後,有人舉報韓信謀反,劉邦擔憂沒人打敗韓信,陳平又出了一個計謀擒獲韓信;後來劉邦出兵匈奴被困白登山,陳平又使出了計謀破解了兵圍之險。

雖然陳平沒有像張良一樣地位穩如泰山,在劉邦死後陳平也被呂后奪去實權,可是仍然能夠看清朝中局勢,在呂后死後響應劉氏奪政,剷除呂氏外戚勢力,在漢文帝時期當上丞相,最後得到善終。

楚漢相爭中最厲害的五個謀士,韓信臨死前後悔沒有聽其中一人的話

第三位謀士——蕭何

蕭何是”漢初三傑“之一,官至丞相,原本是沛縣的官員,跟劉邦很親近,在他起事後就一直跟隨,為他統籌糧草兵馬,穩固大後方,劉邦才有實力能夠對抗項羽。

蕭何的強項雖然不是戰場上的出謀劃策,但是也不是不懂謀略之人。在劉邦早期起事的時候,張良和陳平都沒有輔佐劉邦,劉邦的隊伍中只有蕭何一人擔任謀士的職能,幫劉邦分析天下局勢變化,做出正確的選擇。

後來有了張良、陳平,蕭何就專心於劉邦大後方的發展,可以說沒有蕭何在後方的經營,劉邦也不可能有實力屢敗屢戰,蕭何在這方面的謀劃功不可沒。更重要的是蕭何還善於識人,為漢朝打下大半天下的韓信就是蕭何發掘的,也就是”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故事。

楚漢相爭中最厲害的五個謀士,韓信臨死前後悔沒有聽其中一人的話

第四位謀士——蒯通

蒯通這個人是韓信手下的謀士,雖然在歷史中並沒有很多的記載,但是從他的兩次計謀來看,他也是一個能看清天下局勢並想出正確的方法謀士,要是韓信當年聽從他的計謀,可能就是三分天下的局面,誰能贏得天下還不可呢,而韓信臨終前也是後悔喊道不聽蒯通的話。

第一次計謀發生在韓信去攻打齊國的路上。當時劉邦命韓信率軍攻打齊國,但是大軍走到齊國邊境,韓信就聽到酈食其已經勸降了齊國,打算停止進軍,這時蒯通就跟韓信說,你一年才打下50多座城,酈食其一天就拿下70多座城,到時候一對比,你還不如一個靠嘴巴的儒生,既然沒有收到漢王劉邦停軍的命令,那就繼續攻打啊。

因此韓信就不顧酈食其的死活攻打齊國,齊國沒有防備就被攻下了,而酈食其被憤怒的齊國下令活活煮死。

楚漢相爭中最厲害的五個謀士,韓信臨死前後悔沒有聽其中一人的話

第二次計謀發生在韓信被封齊王后。當時項羽跟劉邦正在對峙,派人勸說韓信按兵不動,蒯通也是趁機向韓信說到,如今天下只有項羽和劉邦還有你有實力爭奪天下,你幫他們不如自立為王,三分天下,不然日後劉邦當上皇帝后難逃”兔死狗烹“的結局。

韓信聽了卻不以為然,說漢王劉邦待我不薄,不能忘恩負義,因此拒絕三分天下的誘惑。蒯通看到韓信這樣就知道他以後一定如自己所料那樣,為了明明哲保身,蒯通就離開了韓信。

果然日後韓信被人舉報謀反,劉邦將他貶為淮陰侯,之後又被呂后用計殺死,不得不說,蒯通看人看事都極準,只是遇到了不懂政治的韓信。

楚漢相爭中最厲害的五個謀士,韓信臨死前後悔沒有聽其中一人的話

第五位謀士——范增

范增是項羽唯一的謀士,被他稱為”亞父“,在楚軍中地位極高。范增原本跟隨項羽的叔父項梁,在項梁死後又忠心輔佐項羽,可惜項羽不注重謀略,又中了離間計,導致項羽有一個頂級的謀士卻不得用,劉邦後來也說這是項羽失敗的原因。

從中可見范增作為項羽陣營的謀士有多重要,他很早就看出劉邦非同一般諸侯,多次要求項羽及時剷除這個日後的心腹大患,在鴻門宴上讓項莊舞劍擊殺劉邦、又派人抓住劉邦的親人,就是想為項羽除掉劉邦。可惜項羽性格剛愎自用,自負天下無人是其對手,在鴻門宴放過了劉邦,又在之後沒有用范增謀略攻打天下,這樣範增即使再有高人一等的謀略也無處可用。

在項羽中了離間計後,范增離開了楚軍,而之後楚軍就開始一敗塗地,再也沒有能夠抗衡張良、陳平的人,在垓下之戰,項羽被劉邦擊敗,在四面楚歌中突圍至烏江自刎而亡,丟失了天下。如果項羽肯聽范增的計謀,劉邦還真不能打敗他奪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