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逖、桓溫、劉裕三人北伐的目的各不同,劉裕最有爭議是何原因?

一、祖逖、桓溫和劉裕三人北伐目的不同

東晉和南宋同在江東一隅,但兩個朝代卻有根本的區別。

祖逖、桓溫、劉裕三人北伐的目的各不同,劉裕最有爭議是何原因?

我們通常談南宋的標籤,乃是“

偏安一隅

”。東晉卻沒有這樣的標籤,因為東晉一朝至始至終都在北伐,是個比南宋有進取心的朝代。

東晉的北伐,從建國那一年祖開始,之後是庾亮兄弟,再殷浩,再桓溫、最後是劉裕,北伐貫穿始終,前赴後繼,矢志不渝。

而以上幾人中,最有成績的是祖逖、桓溫和劉裕。

祖逖、桓溫、劉裕三人北伐的目的各不同,劉裕最有爭議是何原因?

祖逖以數百人的部族,千人的糧草渡江北上,收復了淮河以北及黃河以南的廣大地區,可惜在佔據優勢準備過黃河進行二次北伐時,卻因病去世。

桓溫則收復巴蜀之後,先後三次北伐:第一次北伐後秦,兵臨長安城下;第二次北伐,是在洛陽城下大敗大單于姚襄,收復洛陽;第三次北伐前燕,兵鋒所及,打到前燕都城的最後一座關口——枋頭,迫使前燕一度準備遷都。

相比前兩者而言,劉裕的北伐成就最大,他滅了南燕,收復巴蜀,最後滅了後秦。

祖逖、桓溫、劉裕三人北伐的目的各不同,劉裕最有爭議是何原因?

對祖逖、桓溫和劉裕三人的北伐目的,史學上也有不同的說法。

祖逖、桓溫的北伐目的,史學上的認定很明確。

祖逖的北伐是收復故土,以此建立他英雄的偉業。祖逖的英雄偉業,就是佔據中原,成為一方諸侯,這樣的志向,他對劉琨說得很清楚:“

吾於足下當相避於中原耳。

”意思是以後大家同為諸侯,在爭霸時互相留一手。當祖逖打下一片江山後,東晉皇帝司馬睿派了一位親信戴淵空降到祖逖的地盤上,以此對祖逖進行控制,祖逖非常憤怒,也由此鬱悶交加而死。

桓溫的遠征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伐蜀,其目的是為了統一晉室的河山;第二部分的三次北伐卻是為了他的篡晉積累人望,其目的是“

欲先立功河朔,還受九錫。

”按魏晉以來的習慣,“

加九錫

”是篡位的必經之路,加了九錫就可以登王座。桓溫的這種心態,在他第一次北伐時就被王猛看出來了,王猛說:“

公不遠數千裡,深入寇境,長安咫尺而不渡灞水,百姓未見公心故也。

”意思說桓溫北伐是假。桓溫無話可說,而王猛也因此沒有到桓溫麾下。

祖逖、桓溫、劉裕三人北伐的目的各不同,劉裕最有爭議是何原因?

劉裕的遠征也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北伐滅南燕和收復巴蜀,這是劉裕以攻為守,目的主要是為了解除兩者對東晉的威脅。因為南燕不停地騷擾東晉,搞得東晉非常被動,為了國家的長治久安,劉裕滅了南燕;巴蜀則是屬於叛亂自立,作為東晉政權來說,必須予以剿滅。最後的結果,都使得東晉的版圖擴大,達成了部分故土的收復。

可是史學上對劉裕北伐後秦的目的,卻有爭議。

要了解劉裕北伐後秦的目的,需要了解劉裕伐後秦之前的表現。

二、劉裕伐後秦之前的表現

公元406年10月,劉裕因為平息桓玄叛亂中有功,被封為豫章郡公,一個月後即11月,“

加侍中,進號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級別只比已故的謝安低一等。

公元408年正月,劉裕正式成為輔政大臣,集軍政大權於一身,

“授侍中、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揚州刺史、錄尚書、徐兗二州刺史如故。”

祖逖、桓溫、劉裕三人北伐的目的各不同,劉裕最有爭議是何原因?

劉裕輔政後,先滅了南燕,再回師滅了盧循的叛亂,被“

改授太尉、中書監。

公元413年,劉裕收復巴蜀之後,“

進公太傅、揚州牧,加羽葆鼓吹,班劍二十人。”

收復巴蜀之後的劉裕,身兼國防部長“

太尉

”和太子老師“

太傅

”兩個三公之位,再加之行宰相之職的“

錄尚書

”。此時的劉裕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權傾一時。

公元415年4月,劉裕又出兵征討荊州刺史司馬休之,趕走司馬休之並佔領襄陽。這一年和第二年就成了劉裕仕途的豐收年,先是4月“

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贊拜不名,加前部羽葆、鼓吹,置左右長史、司馬、從事中郎四人。

”同年8月“

朝議以公道尊勳重,不宜復施敬護軍,既加殊禮,奏事不復稱名,以世子為兗州刺史。”

第二年即公元416年正月,劉裕“

加領平北將軍、兗州刺史,增都督南秦,凡二十二州。

”3月,“

加公中外大都督

”。

祖逖、桓溫、劉裕三人北伐的目的各不同,劉裕最有爭議是何原因?

同年9月,劉裕開始了對後秦的征伐。

三、劉裕北伐後秦的三個因素

對劉裕北伐後秦的目的,史學上有很多分歧,其實,決定劉裕北伐有三個因素,將這三個因素一一分析之後,對劉裕北伐的目的便一目瞭然。

1、後秦的衰弱

公元416年,後秦國主姚興死了,他的長子姚泓繼任國主,在此前後,姚泓兄弟們骨肉相殘,人心浮動,叛離者日增,國力大損。

後秦內部不穩,面臨的外部環境也愈加惡劣,同時受到了赫連勃勃的大夏國和北魏的雙重打擊。

相比後秦的頹勢,劉裕的北府兵恰逢歷史上鼎盛時期,戰鬥力強勁,良將輩出。

這是順應東晉的統一大業,滅後秦的最好時機。

祖逖、桓溫、劉裕三人北伐的目的各不同,劉裕最有爭議是何原因?

結果證明,劉裕伐後秦之所以成功,也正是利用了這個天時地利人和的好機會。

2、剷除反對自己的司馬宗室

平西將軍、荊州刺史司馬休之,“

宗室之重,又得江漢人心

”,即只因為是宗室,又得人心,於是,劉裕就懷疑他“

有異志

”。

劉裕將司馬休之的兒子和侄子都下獄賜死,並對司馬休之用兵。司馬休之戰敗後跑到了後秦,他日夜都想打回東晉,因此一直在襄陽地區異動。

對這樣一支司馬宗室,也是劉裕要對後秦用兵的重要原因。

3、為篡晉掃除障礙

這個原因見於《魏書》:

“裕志傾僣晉,若不外立功名,恐人望不許,乃西伐姚泓。

對這個原因持反對的理由是:

認為劉裕的篡位易如反掌,沒有必要透過伐後秦來篡位。

祖逖、桓溫、劉裕三人北伐的目的各不同,劉裕最有爭議是何原因?

提出這樣的反對意見,其實是對東晉門閥制度缺乏瞭解。

東晉門閥制度的一個特點是,門閥世家們控制了高層中樞,寒族只能遊離在中樞邊緣。東晉政局的穩定,則是門閥士族掌握朝政,以流民武裝保衛國土。

祖逖、桓溫、劉裕三人北伐的目的各不同,劉裕最有爭議是何原因?

劉裕寒族,是以典型的流民武裝北府兵起家,這個寒族要想進入門閥,必須以軍功為條件,否則難以獲得世家大族的承認,而沒有世家大族的承認,劉裕是難以篡位成功的。

東晉建立以來的治理結構,是門閥和皇室共治天下,因此門閥勢力非常強,饒是門閥出生的王敦、桓溫、桓玄要想篡位都難以成功,更不用說出生的劉裕了。

劉裕沒有門閥世家的背景,他的麾下也都是的北府兵出生,沒有強大力量的支援,要提高自己和麾下將領們的權勢和地位,唯有軍功,要軍功就只能透過北伐。

祖逖、桓溫、劉裕三人北伐的目的各不同,劉裕最有爭議是何原因?

劉裕北伐後秦以前,看似權高位重,其實距離篡晉還有一個不可逾越的障礙,就是沒有獲得“

加九錫

”,而沒有“

加九錫

”就無法獲得士人的認可。當年出生高門的桓溫為了篡位,不惜勞師動眾也要做個北伐面子活的原因,就是為了獲得“

加九錫

”。

劉裕公元417年滅後秦,公元418年就如願以償地“

加九錫

”,並受封為“

宋公

”。

加九錫

”封“

宋公

”之後,劉裕終於有了篡晉的條件,他於公元419年殺了晉安帝,又於公元420年篡晉稱帝。

四、劉裕北伐後秦的真實目的

綜合以上三個因素,能支援劉裕的北伐目的是為了東晉統一大業的,只有第一條,即後秦的衰弱給了劉裕可乘之機。

祖逖、桓溫、劉裕三人北伐的目的各不同,劉裕最有爭議是何原因?

第二條,劉裕對司馬休之這個宗室要極力剷除的行為,直接原因就是司馬休之妨礙了劉裕的弄權,或者說司馬休之是劉裕篡權的最大障礙。劉裕對司馬休之用兵的理由是說他有異心,而一個宗室是否有異心根本用不著他一個外人來說,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劉裕不希望篡晉之後,還有一支強大的宗室反對力量,因此他必須除之而後快;

第三條,“

加九錫

”是劉裕篡晉的必經之路,而這個必經之路只能透過北伐後秦來實現。

因此,透過以上的分析,劉裕北伐後秦的真正原因,就是要以軍功取得人望,併除掉反對自己的司馬休之宗室,為篡晉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