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時期,是中國政治、思想、學術等,在大一統環境下發展的源頭

秦漢時期,每郡之下轄若干縣,縣設令長,與郡守形成直接的上下級關係,郡守還透過每年的上計監督縣令長,作為考核其政績的標準。同時縣內所設機構也與郡相似,形成上下對接的關係,受命於郡。

這些屬吏的設定多依據本地實際,所管轄的事務也與百姓需要相關,儘量滿足國家的需要。其主要職責不外乎維持治安,徵發徭役,徵收稅收,教化百姓,清理戶籍,只要是百姓生活中會遇到的問題,都在其管轄之列。

秦漢時期,是中國政治、思想、學術等,在大一統環境下發展的源頭

這些基層組織所治理的事項,也是中央最為看重的內容,中央特別關注。而憑藉皇帝一人之力無法涉獵,於是郡縣制,成為皇帝實施有效控制地方的延長的手。郡縣制是這些基層組織的上層管理機關,對其有管轄權,要對其進行考課和考察,而這些基層組織則有義務向郡縣進行上計,郡縣官吏牢牢地把握住基層百姓的活動,這樣就能形成國家發展的堅強力量。

郡縣也要向皇帝上計,而基層組織的治理情況,亦是其政績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其權力必定要向下輻射。可見郡縣制是連線中央與地方的紐帶,為兩者間的交流與互動提供橋樑,所以說郡縣制起到上情下達的作用。

秦漢時期,是中國政治、思想、學術等,在大一統環境下發展的源頭

秦漢時期,政治上出現了空前的大一統,秦始皇建立了一個強大的中央集權制的國家,政治的統一推動中華文化大一統的完成。首先制度上,秦始皇建國後即著手進行制度建設。其自認為功過三皇五帝,

為突出其權威,創立皇帝制度,確立其至尊地位,為了輔佐皇帝處理政事,中央設立三公九卿,三公分別執掌軍、政、監察等權力,又有九卿作為專門辦事的職官,因此政事一決於皇帝,中央官吏實施政令。在地方推行郡縣制,廢除分封制,這些制度為漢代所沿襲,只是在中央官制中三公的名稱有所變化。

秦漢時期,是中國政治、思想、學術等,在大一統環境下發展的源頭

在大一統的基礎上,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秦時調動大量人力修阿房宮;漢代黃河氾濫,王景治河亦調動大量人力,使黃河安然五百年。此外,鞏固統一,征服周邊少數民族地區,亦成為秦漢制度變革的重要內容,秦始皇北逐匈奴,修建長城,保證農業生產的正常進行,設定五原郡,下設34縣,把郡縣制推行於陰山一帶。

漢代亦三擊匈奴,最終使得匈奴臣服,被納入漢族之中。南征越族,統一嶺南,相繼設立會稽郡、閩中郡、南海郡、象郡和桂林郡,開通靈渠,不僅把郡縣制傳播到南越,而且溝通南北,加強同越族的聯絡,漢代對南越管理亦在此基礎上進行。

秦漢時期,是中國政治、思想、學術等,在大一統環境下發展的源頭

開發西南,略通五尺道,為加強與西南的聯絡,統一規劃,開設五尺道,管理更加規範。透過這些鞏固統一的措施,與少數民族聯絡加強,並將其納入漢族之中,為中華民族的形成奠定基礎,中國遼闊的疆域版圖大體確定。

其次在思想文化及意識形態上。秦始皇建國之初,崇信法家思想,採取暴力方針,利用嚴酷的刑罰來限制人們的言行。同時採用焚書、坑儒等極端手段試圖達到思想上的統一,但終因其手段過於殘暴,最終導致其滅亡。

秦漢時期,是中國政治、思想、學術等,在大一統環境下發展的源頭

漢初一改秦之弊,採用黃老無為的道家思想,主張清靜無為,同時也倡導儒家仁政。武帝時期採納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確立儒學的獨尊地位,實行仁政,並與法治相結合,儒法兼施。

此後儒學一直佔據思想意識形態的主導地位,成為中國封建社會的統治思想。同時,漢代還設有郡縣學校,鄉里私塾等,其主要傳授經董仲舒改造過的儒家思想,在全國範圍內推行儒家學說,因此儒家學說成為延續中國歷史幾千年的主導學說。

秦漢時期,是中國政治、思想、學術等,在大一統環境下發展的源頭

秦漢時期,在郡縣制基礎上形成新型選官制、上計制、俸祿制,這構成大一統形成的基礎,與之相呼應的鄉、亭、裡、什伍組織以及戶籍制度也得到發展。同時進行其他方面的變革,這使得交流變得更加方便,百姓處於統一的文化環境中,並一直沿用到後世,在統一的基礎上能集中力量辦大事,因此秦漢時期興建許多大工程。

另外,由於在少數民族地區推行郡縣制,使得少數民族因素納入漢族主體中,為中華民族的形成提供條件。並且將郡縣制推行到這些地區後,使其處於中央管轄之下,成為中央大一統之下的一個區域,國家對疆域控制更為有力,實現了國家疆域的統一,此後的歷史發展中,疆域範圍基本以此為基礎。

秦漢時期,是中國政治、思想、學術等,在大一統環境下發展的源頭

可以看出,秦漢時期是中國政治、思想、學術等在大一統環境下發展的源頭,並規定了後世發展的方向,這些發展都是在統一前提下形成,亦朝著文化大一統的方向發展,因此可以說秦漢時期,是中華文化大一統格局形成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