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原吉:歷時4朝輔政27年,沒有他,成祖遠征難行,宣宗不能平亂

夏原吉:歷時4朝輔政27年,沒有他,成祖遠征難行,宣宗不能平亂

《山河月明》重現了大明王朝初年的動盪往事,昔日的英雄名將悉數登場,徐達、李文忠、張玉等武將確實讓人印象深刻,但劇中的文臣也有不少是人們容易忽略的千古名臣。

劇中就有這麼一個人,看起來是個小人物,實際卻是大賢臣。

在空印案和胡惟庸案東窗事發後,太祖朱元璋大肆屠戮各級貪官、朋黨,光處死的就多達2000餘人,以致朝廷上至六部,下到州縣,各級官員均有缺額,吏部反覆篩選,也只能補足其中的二到三成。

朝中上下都知道,幫朱元璋抓捕各級官吏的是燕王朱棣和他的錦衣衛,所以幾乎無人敢違逆錦衣衛,但偏偏有這麼一個人,明明官職很小,卻敢於上疏彈劾燕王和錦衣衛,連被燕王賞識的鐵鉉也被其感染,甘願一起署名上奏。

此人就是,夏原吉。

夏原吉:歷時4朝輔政27年,沒有他,成祖遠征難行,宣宗不能平亂

《山河月明》劇中的夏原吉

一、家貧、喪父難阻大志少年

夏原吉,字維喆。湖廣長沙府湘陰縣人,祖籍江西德興。

他出生的時候恰值元末,天下動盪,貪官橫行,那個時代的中華大地,人分三六九等,漢人尤其被打壓剝削,就算是應得的收入也會被官家收走不少,他的父親夏時敏就被迫帶著家人

流徙到湘陰,幸好得到了縣

教諭的職位,一家人才得以餬口。

然而夏時敏很早就去世了,家裡留下的三個孩子全靠母親一人養活,沒有了父親的薪資,夏原吉一家的境況可以想象,除了拼命幹活賺錢,欺負他們孤兒寡母的也不在少數。

夏原吉:歷時4朝輔政27年,沒有他,成祖遠征難行,宣宗不能平亂

不過,夏原吉作為長子很有責任感,他覺得自己是家中最年長的男人,理應像父親那樣撐起一個家,所以除了認真讀書,自然也少不了幹活賺錢,而這時的夏原吉才13歲。

這樣的日子堅持了約3年時間,夏原吉天資聰穎、勤奮好學,艱苦的生活磨鍊了他的意志,當地有學識的長者都非常看好他,所以他得到了父親生前好友們的幫助和指導,這使得他的學業更進一步。

在16歲那一年,夏原吉已經被私塾聘做助教了,雖然賺得也不多,但比起過去體面了不少,而且天天研究學問,學識也在進一步提升。

二、得賞識,領導倚重能升遷

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夏原吉被鄉薦進入太學,因為學業優秀,很快又被推薦進宮撰寫皇帝的詔令,這種機會自然只有最優秀的學子才能得到。

有一次,朱元璋悄悄來太學巡視,想看看學子們平時都在做些什麼,結果當不少人嬉笑打鬧時,只有夏原吉端坐不動,認真做學問,朱元璋非常意外,覺得夏原吉很不平凡,將來肯定是能做大事的。

前有進宮寫詔命的鍛鍊,後有朱元璋暗訪時的良好表現,夏原吉的官場之路起步就比別人更高、更快,《明史》簡單的一句“升任戶部主事”,似乎是在暗示朱元璋直接把他提拔到了戶部。

夏原吉:歷時4朝輔政27年,沒有他,成祖遠征難行,宣宗不能平亂

雖說沒有基層經驗,但夏原吉卻把戶部事務打理得井井有條,深受戶部尚書鬱新的賞識,每每遇到大事,鬱新都會讓夏原吉幫忙處理,這也使得夏原吉被不少同僚嫉妒。

當時就有一個劉郎中故意在朱元璋面前構陷夏原吉,但朱元璋根本不相信,反而處死了劉郎中,這充分反應了夏原吉在領導們心中的良好印象。

建文帝繼位後,夏原吉因工作業績出眾,被提拔為戶部右侍郎,第二年就被委以重任,受命巡視福建,有權力糾察百官、整頓吏治,但是夏原吉為人處事懂得換位思考,從不因為是皇帝的“欽差”就欺壓地方官吏,反而不斷幫助當地官員和百姓,即便有人犯錯,他也會給別人將功補過的機會,甚至自己擔下責任,所以深受當地百姓愛戴,此時的他才33歲。

靖難之役爆發後,夏原吉作為建文帝的寵臣一度被捕,但朱棣並沒有殺他,反而把他提拔為左侍郎,繼續管理戶部大小事務。當時有人暗中警告明成祖,說夏原吉是建文帝的人,不能委以重任,但成祖反而把夏原吉升為戶部尚書,正二品,還常感嘆:“太祖高皇帝留給朕的賢臣,唯有夏原吉和蹇義兩人耳。”

夏原吉:歷時4朝輔政27年,沒有他,成祖遠征難行,宣宗不能平亂

三、護百姓,櫛風沐雨下河道

在永樂朝廷中,夏原吉主張輕

薄賦,提出了30多項改善民生的新政。恰逢浙西爆發洪水,當地官員無法治理水患,夏原吉便請命外放治水,他動員了十幾萬民工,照著大禹所開的三江入海故道,疏浚吳淞江下游,上接於太湖,然後量地建閘,控制洪水。

在這期間,夏原吉作為朝廷的二品大員,不僅身穿布衣,徒步往返工地與衙署,而且毫無官架子,經常和民工同吃,夜晚也留宿在工地,就算是盛夏炎熱,夏原吉也不打傘,他說:‘’人民很勞苦,我怎忍獨自貪圖舒適?”

工程竣工後的第二年,浙西發生饑荒,夏原吉又帶著糧食趕赴一線,親自監督發放糧食和種子,日夜辛勞。當時有人建議徵發當地百姓清理淤田,但夏原吉認為百姓為了疏通河道已經非常勞累,又遇到饑荒,家家日子都不好過,於是上奏皇帝,極力反對徵發百姓,為此不惜得罪同僚,連姚廣孝都欽佩地稱讚道:“原吉真有上古仁愛之心啊。”

夏原吉:歷時4朝輔政27年,沒有他,成祖遠征難行,宣宗不能平亂

事實上,夏原吉待人寬仁不僅是針對百姓。

四、救同僚,仗義直言得人心

永樂七年,皇帝認為地方物資供給太慢,打算懲治運輸木料怠工的官員和工人,於是派夏原吉和錦衣衛前去。但是夏原吉擔心錦衣衛執法過嚴,於是提前把他們要來的訊息放了出去,然後才出發,當地人得知後都感謝夏原吉提前告誡。

永樂八年,皇上北巡,命原吉兼理行在所禮部、兵部和都察院事務。有兩個指揮冒領月薪,皇上想處死他們。但夏原吉堅決反對,他認為刑罰過重,就算是盜賊偷了這些錢,也罪不致死,皇上這才作罷。

夏原吉:歷時4朝輔政27年,沒有他,成祖遠征難行,宣宗不能平亂

永樂十九年,新建的北京皇宮三殿失火,皇帝下詔要求大臣們直言上奏朝政過失,言官們便上奏說遷都北京實在不是正確的決策,不僅勞師動眾,而且花費太大,百姓負擔太重。皇帝聽後大怒,要處死言官,讓大臣們和言官們到大殿外辯論,如果辯輸了,就要嚴懲。

大家都知道皇帝要殺敢於進言的官員,於是一致指責言官,只有夏原吉為言官辯護,上奏說:“他們響應詔令而提出自己的意見,沒有犯罪。臣等一幫湊數的大臣,不能協同輔佐國家大事,反而事事順著皇帝的意思,這才是真的有罪。”

皇帝聽後,深覺有理,便釋放了言官們。從此,同僚都很敬重夏原吉。

五、佐皇帝,不懼生死始終如一

在戶部任上,夏原吉始終堅持輕賦稅、薄

徭役

,減輕人民疾苦,然而明成祖一生好戰,一邊徵發數十萬大軍攻打安南,一邊大修北京皇宮,朝廷的花費數以萬萬計,戶部所有官員都建議增加賦稅,但夏原吉始終不許,他想方設法地增加財稅來源,不僅沒有給百姓增加負擔,而且還充分保障了明成祖的一切戰爭花銷。

皇帝知道夏原吉不容易,但夏原吉從來不說困難,只解決困難,別人都建議皇帝不要花錢,夏原吉卻從來不說,只想辦法幫皇帝湊齊開支用度,因此皇帝深深倚重夏原吉,認為他的後勤保障功勞絲毫不比戰場上殺敵的將軍差。

夏原吉:歷時4朝輔政27年,沒有他,成祖遠征難行,宣宗不能平亂

永樂十九年冬,明成祖又要大舉遠征沙漠,命原吉與禮部尚書呂震、兵部尚書方賓、工部尚書吳中等人一起討論,都說不宜出兵。他們還沒有上奏,正好皇上召見方賓,方賓極力說興兵的費用不足。成祖很不高興,召夏原吉來問邊防儲備情況。

夏原吉回答說:“連年出兵,都無功而返,軍馬儲備已損失了十分之八九,加上災荒不斷髮生,現在已經內外交困了。況且您

聖體

欠安,還需要調養,就請遣將出徵,不要勞動車駕了。”

成祖大怒,認為夏原吉明著關心自己身體健康,實際還是不同意他北征沙漠,於是將夏原吉關進內官監,但是抄夏原吉家時,除了當年皇帝賜給他的鈔幣外,只剩下布衣和罈罈罐罐。

第二年明成祖北征果然因糧盡而返。其後,又連年出塞,但都不見敵人。在回到榆木川時,明成祖病危,對左右的人說:“哎,看來夏原吉是真的愛惜我的身體啊。”

朱棣逝世的訊息傳來後,夏原吉哭倒在地,許久不能起來。仁宗皇帝令他出獄,商議喪禮事宜,又問赦免詔書該寫些什麼。夏原吉回答說要賑濟饑民,減省賦役,停罷下西洋以及向雲南、交趾地區各道採辦金銀。仁宗全都聽從了。憑著卓越的政績,夏原吉在仁宗一朝官至少保兼太子少傅、尚書,享受三職俸祿。

夏原吉:歷時4朝輔政27年,沒有他,成祖遠征難行,宣宗不能平亂

宣宗繼位後,

漢王

朱高煦謀反。起初,宣宗打算派武官帶兵出征,於是召集大臣商議。但是楊榮卻勸宣宗親征,讓宣宗非常為難,因為他根本不想出徵,不少人察言觀色,都反對楊榮的提議。

這時,又是夏原吉站了出來,他說道:“您難道忘記了李景隆的舊事嗎?臣昨天見到將要出征的將領,命令才下,他們的臉色就變了,臨事就可想而知了。況且兵貴神速,捲起盔甲,快步前進,正可以先聲奪人,楊榮的計策是妙計啊。”

宣宗聽後才同意御駕親征。

朱高煦本來戰意高昂,認為朝廷所派之將不過是泛泛之輩,可當他聽到皇帝御駕親征後,果然嚇得不敢離開城池。人們都稱讚楊榮計策好,卻不知道沒有夏原吉的一番話,宣宗根本不可能御駕親征。

夏原吉:歷時4朝輔政27年,沒有他,成祖遠征難行,宣宗不能平亂

夏原吉度量寬宏,別人有小錯,他必定會為他們掩蓋,如果是得罪皇帝的過錯,夏原吉也不向他們問罪,反而自己向皇帝承認過錯,承擔一切責任。呂震曾經排擠夏原吉,後來呂震為兒子求官,夏原吉因他在“靖難”時守城有功,不計前嫌幫他請官。平江伯陳蠧當初也不喜歡夏原吉,夏原吉卻常常稱讚他的才能,在皇帝面前舉薦他。

《明史》載:“原吉與義皆起家太祖時。義秉銓政,原吉筦度支,皆二十七年,名位先於三楊。仁、宣之世,外兼臺省,內參館閣,與三楊同心輔政。義善謀,榮善斷,而原吉與士奇尤持大體,有古大臣風烈。”

夏原吉,一個輔政長達27年,歷時四朝的肱骨賢臣,明初能得大治,他的功勞不可估量,如果沒有他,明成祖不能遠征沙漠,明宣宗不能平息叛亂。

夏原吉:歷時4朝輔政27年,沒有他,成祖遠征難行,宣宗不能平亂

威言曉史專注於古代戰爭史,偶爾也會寫些輕鬆的文章,還望讀者多多關注,您的支援是我創作的最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