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臨終前,對呂后是一種什麼態度?他想不想除掉她

如果問,誰是劉邦最想殺的人?

這個很好回答。就是那些手握重兵的大將,比如韓信、彭越、英布等人。以及那些坐鎮一方的諸侯,比如陳豨、臧荼、盧綰等人。

劉邦想殺他們,根本的原因,是因為他們對劉邦當皇帝不是很服氣,因而惦記著劉邦的皇位,覺得自己也可以過一把皇帝癮。

至於那些忠心耿耿的大將,比如周勃、灌嬰等人。以及那些並沒有反意的異姓諸侯王,比如長沙王吳芮,劉邦也沒有殺他們。

不過,如果說誰是劉邦最想殺,卻又不敢殺的人?這就應該是另外一種人了。

這種人肯定不是大將,也不是諸侯。因為劉邦已經把大將和諸侯都殺得差不多了,整個軍隊系統,劉邦已不足為懼了。劉邦的擔心就轉移到行政系統。

劉邦臨終前,對呂后是一種什麼態度?他想不想除掉她

(劉邦)

那麼,行政系統中,劉邦最擔心誰呢?

可能有人會認為是蕭何。

說劉邦擔心蕭何,是有道理的。蕭何是劉邦最大的競爭對手。當年大家殺掉沛縣縣令,準備推舉一個首領的時候,大家推舉的就是蕭何。只不過,蕭何當年害怕造反失敗後會擔責,因此極力推舉劉邦。

蕭何那時候是怕擔責。但是,當劉邦已經打下江山後,情況就有很大變化了,很可能他就不怕了,甚至還有些渴望了。

而且,蕭何想要造反,完全是有基礎的。當年劉邦在外打仗的時間裡,蕭何一直掌管著朝廷,他在整個朝廷裡面建立了自己絕對的權威。手下有一大幫人,都是蕭何提拔起來的。在劉邦看來,他去世以後,這樣的人,如果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在朝廷中呼風喚雨,奪取劉盈的皇位,其實是輕而易舉的。

對於這樣的人,劉邦怎能放心呢?怎會不想殺他呢?

不過,蕭何這個人,劉邦又不敢殺。劉邦實在找不到殺他的理由。如果無緣無故的殺他,很可能在朝廷引起巨大的動盪。那樣的話,可就麻煩了。

而且,在劉邦看來,蕭何也不能殺。

劉邦臨終前,對呂后是一種什麼態度?他想不想除掉她

(蕭何)

當年蕭何知道劉邦猜忌他,曾經用一種特殊的方式,極力迎合劉邦。這種特殊的方式,就是他把本來潔身自好的自己,變成一個像劉邦那樣也貪財好色的人。他這樣做,整個朝廷的人都看在眼裡的。對於劉邦來說,他得鼓勵這種方式。某個大臣改變自己的形象迎合劉邦,只有受到鼓勵,大家才會向蕭何看齊。如果某個大臣向劉邦看齊,劉邦反而殺掉他,這不是讓朝中大臣價值觀混亂嗎?

所以,表面上看蕭何是劉邦最想殺又不敢殺的人,但只要深入研究,就會發現,他並不是。

真正讓劉邦想殺而又不敢殺的人,其實是呂后。如果談功臣的話,呂后也是一個功臣吧。除了參與打仗外,呂后還生了劉盈和魯元公主呢!

劉邦臨終前,對呂后是一種什麼態度?他想不想除掉她

(呂后)

劉邦為什麼想殺呂后?

因為劉邦知道,他死後,呂后絕對會對戚夫人下狠手的。要想保護他心愛的女人,包括他心愛的兒子劉如意,就必須把呂后殺掉。就算不殺,至少也應該廢掉。實際上劉邦殺樊噲,也有這樣的打算。至少想削弱呂后的勢力,避免她對戚夫人和劉如意造成太大的傷害。

但是,這個呂后,劉邦又不敢殺。為什麼呢?

因為劉邦是要讓他的兒子劉盈把江山傳下去的。這個劉盈性格太軟弱了,是必須要呂后支援他,給他幫助的。如果殺掉呂后,劉盈在朝中也就坐不穩了。其他大臣,很容易就奪走劉盈的皇位。

但是,不殺掉呂后,戚夫人和劉如意又不可能活命。劉邦也實在找不到保護戚夫人和劉如意的方法。給他們兵權,倒是一個不錯的辦法。但是,給他們兵權後,國家就分裂了。這又是劉邦不願意看到的。

劉邦左也為難,右也為難。思來想去,他就只能保住呂后,犧牲掉戚夫人和劉如意了。

(參考資料:《史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