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棋逢對手的敵人,族人尊稱半人半神,死後康熙皇帝跪下痛哭

康乾盛世堪稱是清朝歷史上最為繁榮昌盛的朝代,加上雍正時期的勵精圖治,頒佈的一系列利國利民的政策,讓這三個朝代成為清朝的巔峰,無可取代。

康熙棋逢對手的敵人,族人尊稱半人半神,死後康熙皇帝跪下痛哭

年少坎坷

因此很多人都認為乾隆時期之所以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得到了清朝發展的巔峰,完全是託了他的祖父和父親的福。

畢竟無論是他的父親雍正艱難地奪得皇位,還是康熙繼位時期,朝野混亂,乾隆都沒有經歷,無疑是那個受益者。

尤其是康熙皇帝一生命運多舛,前半生可謂是險象環生,歷經重重磨難,才坐穩了皇位,成為最為長壽的一代明君。

康熙棋逢對手的敵人,族人尊稱半人半神,死後康熙皇帝跪下痛哭

康熙的生母是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她在康熙繼位之前,只是順治皇帝的側妃,並不受順治的喜愛。順治全身心的投入和董鄂妃的戀愛之中,絲毫不關心其他人。

董鄂妃生下的皇子自然也最受順治寵愛,只可惜那個孩子沒有福分,出生不久就因病去世。

董鄂妃也因此一病不起,順治也是心急如焚,自然更不會去關注別的孩子。

因此身為三阿哥的玄燁,自降生之日起,就極少見到自己的父親。年紀又小的玄燁又因為抵抗力低,不幸感染了天花,天花傳染性極強,在古代又是不治之症,很難痊癒。

康熙棋逢對手的敵人,族人尊稱半人半神,死後康熙皇帝跪下痛哭

因此為了避免在空中蔓延病毒,玄燁被獨自一人送往紫金城外的隔離所,跟隨在身邊照顧他的是孝莊皇后身邊的蘇茉兒。自此以後,康熙幾年間都很少見到父母。

或許正是因為康熙體會了人間冷暖和父親的冰冷無情,所以後來在康熙親自撫養自己兒子胤乃的時候,才會傾注了全部的心血,

即使胤乃染上天花,也是衣不解帶的照顧。

玄燁福大命大,並沒有被天花奪取性命,健康無憂地回到了紫禁城。玄燁的天賦也逐漸在眾皇子中顯露,他五歲就能識文斷字,六歲便能出口成章,並且玄燁雖然有學習天賦,對於讀書學習絲毫不懈怠,十分勤勉,對於所讀文章,常常不恥下問。

康熙棋逢對手的敵人,族人尊稱半人半神,死後康熙皇帝跪下痛哭

一代明君

董鄂妃去世以後,順治皇帝鬱鬱寡歡,心裡鬱積,對董鄂妃的思念讓其身體和精神也一天不如一天,二十四歲那年,順治突然抱病去世,因為走的太過突然,毫無徵兆。所以這太子之位一直空缺,無人繼承。

因此玄燁被湯若望等大臣推舉出來,成為皇太子。

玄燁繼位的時候只有8歲,年紀太小,未必能坐穩這個皇位,因此還有四位輔佐大臣索尼,蘇薩哈,遏必隆和鰲拜。

這四位大臣自然都想掌控小皇帝,掌握政權,因此這四人在朝堂上的爭鬥不可開交,無論公開私下凡事都要爭鬥一番。

康熙棋逢對手的敵人,族人尊稱半人半神,死後康熙皇帝跪下痛哭

不過這個局面很快被打破,鰲拜逐漸勝出。康熙也沉寂了數年之後,一舉擊敗鰲拜奪回了政權。

看似這四人是康熙最為忌憚之人,實則不然,

康熙一生最為棋逢對手的敵人剛剛出現,人稱半人半神,康熙與其爭鬥了半輩子。

這個人就是西北邊境的

噶爾丹

噶爾丹是一個強大又極具威脅力的對手,也正是因為他的存在,蒙古邊境一直從未太平。

康熙棋逢對手的敵人,族人尊稱半人半神,死後康熙皇帝跪下痛哭

噶爾丹早年跟隨班禪修習佛法,悟性極高的噶爾丹被認為有望成為下一任班禪的接班人,因此帶著佛教背景的噶爾丹被部落的民眾稱作半人半神。

如果噶爾丹一心向佛,或許也不會再攪進戰局,或許會成為班禪,一生修佛。不過噶爾丹所在的部落十分混亂,時常會有內亂髮生。

部族之間為了搶奪資源和地盤,也會經常摩擦,這也致使很多普通部族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食不果腹,常常處於流離失所或者成為俘虜的下場。

康熙棋逢對手的敵人,族人尊稱半人半神,死後康熙皇帝跪下痛哭

噶爾丹的父母也在部族的爭鬥中去世,這件事情也對噶爾丹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和刺激。他開始審視和反思自己一心所修的佛教。世人皆說佛可度人,感化世人,也可保佑世人。

眼前卻是災亂橫生,每天都有無數的佛教信徒在戰亂中死去,這些人沒有受到佛祖的保佑,甚至連憐憫都沒有獲得。反倒是那些靠著殺戮和掠奪上位的當權者,不但享受著榮華富貴,還掌握著普通人的生死。

半人半神

噶爾丹離開了佛教,回到了部落。他憑藉高超的智慧和軍事才能,很快就平定了內亂,讓部落暫時獲得了和平和安定。由於在宗教和軍事上的巨大成就,他被族人們尊稱“半人半神”。

康熙棋逢對手的敵人,族人尊稱半人半神,死後康熙皇帝跪下痛哭

噶爾丹自然不僅僅只是平定內亂這麼簡單,他的野心也在一步步擴張,逐漸地用方法將周圍的部族全部吞併,使的自己的部族成為草原第一大族。

逐漸壯大以後,噶爾丹自然不想再想清朝俯首陳臣,他不但想要獨立出去,佔領草原,並且準備攻打清朝,搶奪領土。不過他不是莽夫,一向智慧超群,在等待最為合適的機會,進行出兵。

恰好吳三桂在南方起兵造反,康熙派兵與吳三桂交戰,兩兵交戰,即使是勝利的一方也未必會沾光,畢竟戰爭將其耗費人力物力。噶爾丹認為康熙自顧不暇的時候,就是最好的時機。

康熙棋逢對手的敵人,族人尊稱半人半神,死後康熙皇帝跪下痛哭

噶爾丹早已在蟄伏期間,養精蓄銳,將部隊操練成勇猛無比的戰士。他親自率領大軍進攻西北邊境,準備一舉推翻清朝,成為新的皇帝。

不過康熙早已預判了吳三桂造反起義之時,其他人會趁虛而入。尤其是西北邊境的噶爾丹近幾年異軍突起,必然要多加提防。

為了儘快地結束戰爭,康熙御駕親征,帶領數十萬清朝大軍去迎戰噶爾丹的蒙古大軍。

不過康熙的大軍長途跋涉才能抵達邊境,加上水土不服,擅長陸地作戰的步兵對上強壯威武的騎兵,自然不是對手。康熙大軍節節敗退,幸好有火炮這種威力極大的武器保護,否則早已敗在噶爾丹的手下。

康熙棋逢對手的敵人,族人尊稱半人半神,死後康熙皇帝跪下痛哭

第一次戰爭,康熙勉強獲勝,但是班師回朝以後依舊是心有餘悸,於是準備一舉掃平這個心頭大患。準備充足以後,清朝大軍壓境,將噶爾丹的軍隊重創,打回了蒙古草原。

清軍越過黃河,準備一舉攻入噶爾丹大營,將其一舉消滅。沒想到噶爾丹的侄子叛變,導致噶爾丹毫無抵抗之力,他不願被俘,走投無路之下,投黃河自盡。

康熙知道噶爾丹自殺以後,跪倒在黃河邊痛哭,天佑大清,再一次度過了難關。噶爾丹這位半人半神的傳奇人物,也就此成為歷史洪流裡的犧牲品,最終成為了黃河裡的冤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