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中原地區的“衣冠南渡”發生過幾次?原因和結果如何?

衣冠南渡,出自於唐史學家劉知幾的《史通》,原指西晉末天下大亂時中原士族南逃建立東晉,後來泛指縉紳﹑士大夫等躲避戰亂而南遷的現象,我國古代發生的“衣冠南渡”主要有三次,分別是西晉末期的“永嘉南渡”、唐朝自安史之亂後大規模南渡和北宋末期的“建炎南渡”。

歷史上中原地區的“衣冠南渡”發生過幾次?原因和結果如何?

永嘉南渡、建立東晉

西晉末年,藩王爭權,“八王之亂”前後達16年之久,內部長期戰亂導致西晉國勢迅速衰微,自東漢以來內遷的匈奴、鮮卑、羯、羌、氐等胡人開始趁機紛紛自立,隨即爆發了“五胡亂華”事件。

歷史上中原地區的“衣冠南渡”發生過幾次?原因和結果如何?

“五胡亂華”中的中原地區

永嘉五年(311年),匈奴人攻破晉都洛陽,俘獲晉懷帝,並殺王公士民三萬餘人。建興四年(316年),匈奴貢獻長安,俘愍帝,西晉滅亡。永嘉之亂後,國無寧日、民不聊生,中原知足百姓或結塢自保,或北走遼西,或西奔張涼,其中尤以南渡江左者最多,史稱“永嘉南渡”。

歷史上中原地區的“衣冠南渡”發生過幾次?原因和結果如何?

永嘉南渡中, 包含了琅琊顏氏、平昌孟氏、姑幕徐氏、東莞莒縣劉氏等諸多大家族,其中琅玡王氏、陳郡謝氏、陳郡袁氏、蘭陵蕭氏並稱南渡四大僑姓,其中尤以琅琊王氏為首。輔佐司馬睿建立東晉的開國宰相王導,便是琅琊王氏的傑出代表,此後一直到陳朝滅亡,琅琊王氏先後擔任宰相者多達數十位,更有八位皇后和二十多位駙馬,還有王羲之、王獻之這樣的書法大家。

歷史上中原地區的“衣冠南渡”發生過幾次?原因和結果如何?

這些世家大族的紛紛南逃,同樣帶動了大量百姓的南遷,往往隨一戶大地主南逃的百姓便有千餘人家,人口多達數萬人。例如王導和謝安兩大家族逃入會稽(今紹興)。《晉書·王導傳》有載“洛陽傾覆,中州士女避亂江左者十六、七。”

唐末南遷、建立南唐

安史之亂後,唐朝開始由盛轉衰,大量藩鎮紛紛崛起,這種動盪的局面一直持續到了唐朝末年。黃巢起義爆發後,中原大地再度陷入戰火當中。開平元年(907年),朱全忠迫使唐哀帝禪位,建立後梁,唐朝滅亡,中國再度進入“五代十國”的大分裂時期。

歷史上中原地區的“衣冠南渡”發生過幾次?原因和結果如何?

唐末藩鎮割據局面

在這段混亂的時期,中原百姓先是在“安史之亂”時期隨唐玄宗大量遷入蜀地,李白的《永王東巡歌》有著“三川之虜亂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胡沙”的詩句,這形象的形容了當時的亂局。而這部分中原人口的遷入,為五代十國時期的前、後蜀立國提供了根基。

歷史上中原地區的“衣冠南渡”發生過幾次?原因和結果如何?

而在“黃巢起義”和“五代十國”之後,大量中原人口又開始向長江以南遷徙。在當時的江南,徐知誥(即李昪)輔佐吳主楊溥稱帝,自己則以大丞相、齊王的身份掌握實權,他一方面籠絡楊氏舊臣,另一方面則大量招攬北方士人,這也是大量中原人口遷入江淮地區主要原因。

在這次南遷中,當時著名的北方士人如韓熙載、常夢錫、馬仁裕、王彥鑄、高越、高遠、江文蔚等紛紛投靠徐知誥,為其最終建立南唐立下了汗馬功勞。

建炎南渡、建立南宋

靖康元年(1126年)至靖康二年(1127年),“靖康之難”爆發,金兵攻克宋都汴京,金軍在大肆搜刮後,立張邦昌為楚帝,擄徽、欽二帝和宗室等北返,北宋亡。康王趙構逐南渡,在杭州建立南宋,中原士族隨之大量南遷,因此次南渡主要發生在建炎元年(靖康二年、1127年),因此也稱“建炎南渡”。

歷史上中原地區的“衣冠南渡”發生過幾次?原因和結果如何?

建炎南渡是自永嘉南渡後,中原百姓的又一次大規模南遷,這次南遷從北宋滅亡,到宋金對峙,再到後來的元朝入主中原,便一直沒有停歇過。《建炎以來系年要錄》有載“

中原士民,扶攜南渡,不知幾千萬人

”,足見當時遷徙之規模。

歷史上中原地區的“衣冠南渡”發生過幾次?原因和結果如何?

在此期間,大量世家大族自此定居江南,例如第四十八代衍聖公孔端友及部分孔裔隨駕南渡,其後奉旨在浙江衢州興建家廟,不再回歸曲阜,子孫世襲爵號,是為孔氏南宗。當時僅山東一地,便有高密綦氏、諸城趙氏、鉅野晁氏、曲阜孔氏、安丘周氏等世家大族南遷。

歷史上,中原大地每遭受一次浩劫,便有部分世家大族和百姓被迫南遷,而其中尤以以上三次規模最大。“衣冠南渡”雖是迫於戰亂的無奈之舉,卻也為江南地區的發展帶來了新的生機,現在普遍認為,經過以上三次的大規模南遷,經濟中心最終從中原地區轉移到了江南地區,此後江南的富庶程度開始超越中原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