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歲就懂讓梨的孔融,為什麼卻被曹操以“不孝罪名”殺掉?

孔融讓梨這個典故,許多人都熟知,我們小時候都學過,講的是孔融四歲時與諸位兄弟一起吃梨的故事。在拿梨的時候,其他兄弟都撿大的挑,唯獨他拿了一個最小的。父親問他原因時,他說:“我年齡最小,所以應該拿小的”。孔融的確是東漢末年有名的才子,他的孤傲、他的氣魄,在當時文人士子之中是數一數二的。他小的時候就很不一般,知道讓梨,被世人言之神童。可為什麼孔融最後卻以不孝的罪名被殺?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段歷史。

四歲就懂讓梨的孔融,為什麼卻被曹操以“不孝罪名”殺掉?

據史料記載,孔融是孔子的二十七代孫,他的七世祖名叫孔霸,是漢元帝的老師,官至侍中;父親名叫孔宙,做官做到了太山都尉,所以孔融小時候的生活是非常富足的,受的教育也是相當完整。孔融從小聰慧,飽讀詩書,知孝悌、懂禮儀。漢獻帝即位後,孔融先後擔任北軍中侯、虎賁中郎將、北海相等職,時人稱其為“孔北海”。但是孔融有一點就是他的性格,孔融其實有一點恃才傲物,他仗著自己的才華和年紀就有一點目空一切 。

四歲就懂讓梨的孔融,為什麼卻被曹操以“不孝罪名”殺掉?

孔融的死只能說和他自己平日和曹操積攢下的怨恨有關,曹操作為一方霸主,孔融作為一個臣子,卻常常忤逆,而且抨擊,一次能忍,次次能忍的就不是曹操的為人了。孔融屢次對曹操出言不遜,當時曹操攻下鄴城,給他的兒子曹丕納妻甄氏。孔融聽聞後給曹操寫信,說曹操效仿武王伐紂,把妲己(甄氏)賜周公(世子)。而曹操壓根就沒聽過這個典故,認為孔融是變著法的罵他們父子倆,這第一次樑子就算結下了。

四歲就懂讓梨的孔融,為什麼卻被曹操以“不孝罪名”殺掉?

曹操是以”孝”、”義”治理天下,而孔融不但不顧妻兒的性命,還公開對外說: “父母沒有什麼可親的,對父親來說,生孩子只是為了滿足情慾;對母親來說,肚子不過是容器,孩子只不過是暫時寄存在那裡而已,孩子生出來了和容器就沒有關係了”。常常與曹操針鋒相對,導致曹操很是不悅。堂堂的“建安七子”之首孔融提出這樣的論調,老百姓非常反感,一直想殺掉孔融的曹操看機會來了,就以“不孝罪”將孔融滿門抄斬。

四歲就懂讓梨的孔融,為什麼卻被曹操以“不孝罪名”殺掉?

據說他在被殺的時候,他的兒子和女兒正在下棋,有的人就勸他們,你們趕緊逃命吧,你老爸都被曹操給殺了。二人正在下棋,聞訊不為所動。人們問他們:“父親被抓,你們還這樣平靜是為什麼?”孩子答:“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哪有巢穴被毀而卵不破的呢?坦然面對即將到來的命運。都說性格決定命運,從孔融的一生來看正印證了此話,他是一個名士,也是一個文學家,但是他不適合成為一個政客。但是,他自恃清高,不認形勢,意氣用事,頂撞上級,也註定了他最後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