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安門的“華表”有什麼用?

天安門一共有4根華表,每根華表通高9。57米,重2萬多斤,直徑98釐米,每根華表石柱上盤繞著一條巨龍,麟角崢嶸,栩栩如生,彷彿直插雲端。

每根華表的頂端橫叉著白石雲翅,雲翅上面是一柄圓盤,盤上臥著一樽獸,據說叫

“犼”

,是龍的九子之一,有守望的習性。

說起守望,就要說說華表背後的故事。

北京天安門的“華表”有什麼用?

如果您去過天安門,仔細端良過華表的話,就會發現,天安門門前的那對華表上的石面是朝南的,說得具體點,是望著皇宮外頭的,所以,人們叫它

“望君歸”

也就是說,這對華表負責注視皇帝外出時的行為,盼望著皇帝早日回宮,不要在宮外尋歡作樂。

久出不歸,容易荒廢朝政。

據說,當皇帝在外遊玩久久不歸的時候,“望君歸”就會說話了:

“君主啊,你不要在外面遊玩了,趕快回來料理政事吧,我們日夜盼望你回來,把眼睛都快看穿了。”

北京天安門的“華表”有什麼用?

在天安門後面的一對華表上,石面是朝北的,它正在翹首宮內,人們叫它

“望君出”

它們負責監視皇帝的宮廷生活,如果皇帝總是深居皇宮,便會勸說皇帝:

“君主啊,你不要老是呆在宮殿裡自顧取樂,你該出去看看人民的疾苦。”

這就是華表中“望君歸”和“望君出”的民間故事。

除此之外,華表也有自己的歷史。

仔細觀察,我們會發現天安門外的華表似乎有些損傷,這是當年八國聯軍造成的。

1900年8月,八國聯軍曾炮擊此處,華表及其附近的石獅子不幸中炮,所以,身上有不同程度的破損。

北京天安門的“華表”有什麼用?

到了1950年,為方便群眾遊行,也是為了方便交通,

華表向北移動了6米,

要知道,每根華表加上底座,

足足有2萬多斤,

而且,在挪動的過程中,華表柱身的精雕細琢是不能有任何損壞的。

於是,工作人員決定用杉篙杆、麻繩和吊鏈等傳統的起重方式,把華表挪到了這個地方。

整個挪動工作分為瓦工、扎架、石工和搬運,每個環節相互配合,組織得非常嚴密,據說,在華表遷移的過程中,

請了一位64歲的老工匠做技術指導。

可別小瞧這位老工匠,他祖上五輩都是宮廷架子工,而且,他自己從15歲那年就開始入清朝內務府營造司房庫。

北京天安門的“華表”有什麼用?

至於,華表的用途,那就眾說紛紜了,細細總結,大概有以下幾個方面。

1。 華表的雛形是一種指引方向的木柱

華表是古代建築中的一種起標識作用的立柱,相傳在堯舜時期,人們在主要交通要道豎立的一種木柱,這也是華表最初的雛形。

2。 華表上雕刻的動物象徵著吉祥

透過前面介紹“望君歸”和“望君出”的故事,我們可以知道華表上方蹲坐的動物叫“犼”,這是一種對王權的期望,也是一種人們喜愛的吉祥物。

所以,華表又有吉祥的寓意。

北京天安門的“華表”有什麼用?

3。 華表的雛形是一種“民意調查欄”

有一種說法,華表在古代叫“謗木”,相傳,在堯舜時期,為了聽取民意,在交通要道上樹立木柱,讓人在上面寫下諫言,所以,華表的雛形算是一種“民意調查欄”。

4。 華表是一種天文觀測器

有一種說法,華表是古代觀文測地的儀器,春秋戰國時期,人們立木為竿,以日影長度測定方位、節氣,並以此來測恆星。

以上這些各種各樣的說法,觀點雖然不盡相同,華表在我國由來已久,不論它的原型究竟是什麼,它發展到今天的形狀,是隨著歷史的變遷,經過了一個漫長的演變過程,我們今天看到精緻壯觀的華表,是我們祖先一代代心血和才智凝成的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