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同是盛老太太膝下長大,為何她比明蘭少了許多鋒芒

華蘭是盛家的大女兒,自小養在盛老祖母身邊,她不僅學到了盛老祖母的智慧,也有身為書香門第大小姐當有的胸懷。華蘭的處事智慧,放到現在社會,依然有許多可供借鑑之處。

知否:同是盛老太太膝下長大,為何她比明蘭少了許多鋒芒

一、識大體有智慧

華蘭初出場時,正是納徵的日子。袁家不僅帶來聘雁,更帶來汴京侯府一個少爺。華蘭的聘雁險些被盛家庶子給輸掉,此時華蘭正在老太太屋裡說話,盛老太太才說到華蘭性子和順又堅韌,有盤算。聽聞丫頭報此事。她急著問老祖母該如何處置。

老太太並未給出建議,而是讓華蘭自己拿主意。老太太解釋,今天你還是家裡的大姑娘,明天就是袁家的二大娘子,以後這種事不知得遇到多少,你只能自己拿主意了。

華蘭想了想後說:“聘雁輸了就輸了,他袁家縱容別人賭聘禮,也丟臉,要丟臉一起丟就好了。只是如果一家的主君和主母當堂吵了起來,那才是笑話呢。”

這件事裡,可以看出華蘭的主意和決斷,她的大氣體現在她可以忽略聘禮,且知道場面上的顏面都是虛的,而她的識大體則表現在知道父母一向不合,怕父母會因為聘禮一事而當堂吵起來,於是說出這番話來。這些都是華蘭的智慧,她能在接受現實的情況下,預知到可能發生的不利情況,並避免其情形發生,這是遇事頭腦清晰的表現。

知否:同是盛老太太膝下長大,為何她比明蘭少了許多鋒芒

二、處事周到得體

華蘭的周到得體,體現在她對大局的把握上。

平日裡,她惦記著衛小娘母女無人照看,天一冷就給衛氏送了頂斗篷。

衛氏被林氏陷害難產死後,大娘子一心想著藉由此事要回家裡的管家鑰匙,而華蘭為母親出主意:要親自料理妾室後事,厚葬衛氏,厚待衛氏家眷,並寬慰父親,同時絕口不提管家鑰匙的事。

表面看上去華蘭似乎是善良的,然後很多事並非是簡單的善良與否,而是一個人處事是否足夠周到得體、是否有大局觀、是否有心胸有氣度的體現。

華蘭的大家風範主要體現在她的心胸和格局上,她不像母親王大娘子,處處盯著小利小惠。也不像林小娘,只知道算計自家的利益,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即使害人性命也在所不惜。華蘭更知道如何合理平衡各方利弊,既不損人也不利己,達到自己所想要的結果。

知否:同是盛老太太膝下長大,為何她比明蘭少了許多鋒芒

三、舍小利全大體

華蘭懂得該捨棄什麼利益而達到自己的目的。她知道什麼對於自己而言重要,而什麼又不重要。

在華蘭和母親、祖母的體己話裡,她多次透露出自己管家過程中,用自己的嫁妝箱子“填了又填”,這才鋪平婆家那些開支含糊的帳。當孃家碰到事時,被婆婆諷刺時,她依舊是拿出點錢來補貼大房用度。

華蘭嫁到伯爵府是高嫁,嫁的是袁家次子。雖說女孩兒應該高嫁,但盛家畢竟比袁家門第低些,況且袁家的大娘子又偏心袁家大兒子,所以華蘭在婆家的日子並不好過。

華蘭正因知道自己的處境,所以也在想方設法讓自己的日子好過些,在婆婆跟前低聲下氣就是。好在她身上不缺錢,能用嫁妝錢解決的問題,就用嫁妝錢解決了,權當花錢買個平靜,讓日子能好過就行。這種利弊的權衡,都是大家風範的表現。

知否:同是盛老太太膝下長大,為何她比明蘭少了許多鋒芒

四、心胸大度少計較

華蘭的大度體現在很多方面:出嫁前,她記著體恤衛小娘母女;出嫁後,拿自己嫁妝錢補貼婆家用度,免去被婆婆為難;得了吳大娘子馬球會的邀請,她跟祖母商議,想疼疼弟弟妹妹們,讓他們也一起參加。

華蘭的格局遠比生母王大娘子大。王大娘子天天盯著內宅那些事,再不就是長柏和如蘭的婚事,她很少考慮到整個家族的前程和發展,也很少想到庶女明蘭的婚事。

而華蘭在這方面做得比母親好太多,也許是養在祖母身邊,又是家裡長姐的緣故,華蘭很少計較那些細枝末節的小事。出嫁時又因陪嫁豐厚,因此錢財在她看來,只要能消災,就得用上。

實際上,以華蘭的處境,她如果不用銀錢消災,擺平婆家的那筆賬,日子會更難過。畢竟婆婆偏心,孃家當時也無勢力,她又未能生下兒子,如此權衡一番利弊,能用錢解決的問題,也就不算問題了。

知否:同是盛老太太膝下長大,為何她比明蘭少了許多鋒芒

結語:

華蘭比明蘭年長,同是養在老祖母身邊,但她為何不如明蘭那般有主見有盤算?

華蘭身為長姐,又是身份高貴的嫡長女,她成長時期比起不受寵的庶女明蘭,順遂許多。正因如此,她的人生裡,少了許多必須面對和解決挑戰和困難,她的處事方式更多是求和求穩,她擅長守,而不擅長攻。

明蘭則不同,她的生存環境比起幾個姊妹艱難許多,如果她一味忍讓退步,日子只會越來越難過。她表面隱忍,實則暗暗發力,她不像華蘭那樣只知道守和退,她身負深仇大恨,從她懂事起,就一直試圖找到生母難產而死的根本原因併為母親報仇。

而這些驚險的事,都是華蘭所不需要承擔和解決的,因此,華蘭更擅長以和氣隱忍地解決問題,而明蘭則學會了在隱忍中儲存鋒芒,保護自己。

作者:端雅。歡迎關注我的百家號:紅樓夜思。從書裡,看更廣闊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