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屢次向皇帝討要田宅,手下將士看不慣,他卻說:如此才能善終

從秦王嬴政十八年到二十六年,短短九年間,建國數百載、雄兵數十萬的趙、魏、楚、燕、齊相繼亡國。這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統一是大勢所趨,秦國兵強馬壯,等等。但還有一條不可忽視,那就是王翦、王賁父子智勇善戰,為大秦立下了不朽之功。

將軍屢次向皇帝討要田宅,手下將士看不慣,他卻說:如此才能善終

秦國名將風雲輩出,然論帥才,無人能出王翦、王賁父子其右。當年,嬴政召開御前會議,討論攻楚事宜。他問諸將,攻 楚需要多少兵力。有個大將叫李信,他的大名很多人不大熟悉,但提起他的後人李廣就婦孺皆知了。

李信年少氣盛,說:“有二十萬人馬就足夠了。”老將王翦卻說:“非六十萬人馬不可。”嬴政認為王翦膽怯,不無鄙視,遂拜李信為帥,統領二十萬人馬攻楚。不料李信被楚國名將項燕打得落花流水。嬴政聞訊震怒,大罵李信誤國,隨即屈尊去請王翦出山。不過王翦提出條件非六十萬人馬不可。嬴政立即頒詔,國中凡是能上陣的男子,一律徵召入伍,湊足六十萬人馬,交給王翦。王翦麾兵入楚,殺項燕,俘燕王。王翦之將才,膽識,於此可略窺一斑。

將軍屢次向皇帝討要田宅,手下將士看不慣,他卻說:如此才能善終

據記載,為了籠絡王翦,嬴政在王翦出征前還許諾將華陽公主嫁給他。雖然給了王翦六十萬人馬,但嬴政還是怕王翦不肯盡力。王翦發兵剛走五十里,就迎頭碰上華陽公主的車隊,此舉就是為了王翦在出境攻楚之前,為他完婚。這樣的婚禮亙古少有,荒野之中,六十萬身披甲冑的大軍圍成一座“人城”。中央搭起一座軍帳,權作“洞房。”亭亭玉立的華陽公主和年已近70的王翦就這樣完成了婚禮。

可以說嬴政對王翦可謂是恩重如山,如此這般,全都是為了統一大業。俗話說:“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王翦其人,有勇有謀,是個難得的將才。更為難得的是,王翦在政治上也極為敏銳,特別是當嬴政對他恩遇至重時,並未得意忘形,而是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

王翦統率六十萬大軍出征,嬴政親自為他送行,君臣在灞上道別。嬴政問王翦還有什麼要求,王翦請求多賞賜一些良田美宅,嬴政笑了,說:“將軍放心出征吧,不用擔心這些。”王翦說:“趁著大王偏愛老臣,老臣多討些田宅留給子孫後代。”望著王翦的那副貪婪相,嬴政忍不住又大笑起來。

將軍屢次向皇帝討要田宅,手下將士看不慣,他卻說:如此才能善終

王翦攻楚期間,曾派出五批人馬回咸陽去向嬴政要地要宅。大戰在即,他卻如此貪心,手下將士頗為不滿,有人直言:“將軍這般乞討,未免也太過分了。”王翦說:“你們有所不知,大王多疑,如今把全國的兵馬都交給了我,肯定放心不下。我去乞討田宅,留給子孫,是向大王表明,我只不過是貪圖錢財之輩,沒什麼政治野心,雖說這個辦法是無恥了點,但絕對管用”

嬴政二十六年,秦國終於完成了統一大業。令我們驚奇的是,秦國統一後,戰功蓋世的王翦、王賁父子便從視野中消失了。嬴政論功行賞,在文武大臣中並沒有他們父子二人的名字。以至於連司馬遷的《史記·王翦列傳》也寫不下去了。嬴政掃平六國之後,王翦並沒有隱退,他被嬴政奉為“師”。這只不過是名譽頭銜,為了保住性命,他只有苟且偷生,迎合、獻媚、討好嬴政,直到他死。

將軍屢次向皇帝討要田宅,手下將士看不慣,他卻說:如此才能善終

當然,秦朝統一後戰爭同樣還會發生,不過嬴政不再用王翦、王賁父子了,他重用的是蒙恬。司馬遷在《史記》中說,秦滅六國,王氏和蒙氏的功勞最大,實際上蒙氏的戰功遠不能和王氏相比。王翦、王賁父子常年為帥,在軍隊中威望極高,一旦他們有二心,大好江山就不一定姓嬴了。

蒙氏的戰功就沒那麼大了,在軍隊中的名望也不高,難以一呼百應,讓他們帶兵可以放心無虞。於是,嬴政將三十萬大軍交給蒙恬,讓他出徵北伐匈奴,這三十萬人馬是秦朝最精銳的軍隊。蒙恬的弟弟蒙恬,侍奉與嬴政身邊,不離左右,深為嬴政寵信。

將軍屢次向皇帝討要田宅,手下將士看不慣,他卻說:如此才能善終

關於王翦、王賁父子是怎麼死的文獻中沒有記載,但應該是屬於正常死亡,因為王翦死後被依禮葬在了他的故鄉頻陽。在秦朝統一六國的征戰史上,王翦是無愧於“開國功臣第一家”的稱號的。他的後代中也有不少傑出的人才,其中一支為逃避戰亂,遷到琅琊,到兩晉南北朝時期,琅琊王氏又成為最有名的門閥氏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