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洪武風雲啟示錄

明朝洪武風雲啟示錄

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

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應天(今南京)稱帝,建立大明王朝,年號洪武,朱元璋就是明太祖。

朱元璋是貧農出身,童年極為悲慘,他有過多年在社會底層遊走流浪的痛苦經歷,見識到了人世間最心酸最冷漠的場面,透過十六年的時間,在血肉橫飛之中,踏著無數人的屍骨,登上了至高無上的皇帝寶座。他的這種經歷和過程,就是坐上皇帝寶座後也不會終身難忘,更重要的是,這種經歷與他當上皇帝后的所作所為密切相關,深刻影響著大明帝國的制度建設和施政舉措。

當上皇帝后,朱元璋下令農民歸耕,獎勵墾荒。他說,

“天下初定,百姓財力俱困;譬如初飛之鳥,不可拔其羽,新植之木,不可搖其根,要在安養生息之。”

他還

大力提倡種植桑、麻、棉等經濟作物和果木作物。朱元璋深知災荒給農民造成的痛苦,即位後常常減免受災和受戰爭影響的地區的農民的賦稅(但對原張士誠經營的蘇州、松江地區收取高額賦稅),或給以救濟。他還多次在全國範圍內實行大型的租稅蠲免。他派人到全國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戶口等等。

元朝中後期時,黃道婆在推廣棉花種植上功不可沒。棉花在我國大面積推廣種植得益於朱元璋的大力推動。原來屬於奢侈品的棉織品,只在王公貴族階層穿用,現在已經進入尋常百姓家。對於松江地區和蘇州地區,由於明朝廷課以重稅,僅靠土地種植完全無法承擔。於是心靈手巧的蘇州人向絲綢發展,成為全國絲綢製品中心;聰明能幹的松江人則重點發展棉織品,從而出現松江棉織品

“衣被天下”

的局面。

明朝洪武風雲啟示錄

松江地區的棉織品舉國聞名

朱元璋本是貧苦農民出身,他非常懂得底層農民的艱辛,更知道官吏迫害農民的危害。他帶頭節儉,並以身作則,嚴厲禁止官吏擾民。

他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就是:

“務俾農盡力畎畝,士篤於仁義,商賈以通有無,工技專於藝業。

”意思是,要讓農民安心耕種土地,文人士大夫盡心奉行仁義道德,商人好好做買賣流通貨物,工匠專心提高技藝。他對農業和農村、農民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因為他知道,農村安靜和安寧,帝國才能穩固。如果誰與農民過不去,那就是看作和他過不去,和朱家朝廷過不去。

朱元璋還在全國推行了一套極有創意的引憑制度(大體相當於現在的戶口本或居民身份證),對各行各業的活動方式及範圍,作了嚴格規定:商人要有商引,無引者以奸盜論處;販鹽要有鹽引,賣茶要有茶引,無引者以走私論,處死刑。除了這些職業證件,百姓外出還要有路引,凡去到百里之外,而又無官府發放的路引者,均可擒拿送官,告發、擒拿者有賞,縱容者問罪。如此,官府便有效地掌握了流動人口的動態。但是,這種限制使社會也就變成了彈性很少、具有高度剛性的板狀結構。

據說,朱元璋曾經多次放聲大哭,原因是因為錦衣玉食的生活使他想起了父母吃糠咽菜的悲慘日子。陰曆九月十八是他的生日,按照皇朝傳統,皇帝的生日就是萬壽節,百官需在這天舉行朝賀。但朱元璋連續十多年拒絕行此典禮。他平時吃飯的餐桌上大多也是蔬菜,很少飲酒。他登基不久帶著太子朱標來到應天城外農民家的茅草棚屋,讓這個未來的接班人體驗他們的生活,並告誡說,“

農民四季勞苦,粗衣惡食,國家之錢糧全靠他們供給,你要記住君主的責任,不可陷他們於飢寒,否則,於心何忍?”

在朱元璋措施的推動下,農民生產熱忱高漲。明初農業發展迅速,元末農村的殘破景象得以改觀。農業生產的恢復發展,促進明代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朱元璋的休養生息政策鞏固了新王朝的統治,穩定了農民生活,促進了生產的發展。

明朝洪武風雲啟示錄

朱元璋在位期間大搞移民屯田和軍屯

朱元璋勤於政事在歷代帝王中實屬罕見,他高度熱愛枯燥繁瑣的行政事務,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三十多年如一日,從不厭倦和懈怠。

朱元璋登上皇位後,開始了整治帝國官吏和豪門富戶的運動,在他當政的三十一年中,曾經至少發起了六次大規模的整治運動。對於帝國官吏貪贓枉法,基本上是毫不手下留情,那就是屠殺,但也造成了部分冤假錯案。

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空印案”發生,這是當時人人皆知的冤案。事情是這樣的:戶部在每年稽核各地例行財務報表時,要求非常嚴格,甚至精確到了小數點後幾位,如果報表稍微不合,就要立即作廢重報。由於各地到京城需要一段時間的距離,特別是路途遙遠的地方往返京城花費的時間更長。為了減少來回跑冤枉路的次數,往往在進京時,攜帶好了蓋好本地公章的空白報表,以便重報時及時補正。這種做法已經普遍應用,為各方說預設接受,因為並非是為了營私舞弊,只是為了方便。誰知,朱元璋偶然知道了這個情形後,就認定這是官員相互勾結、營私舞弊的潑天大案,他異常震怒,下令將全國各地政府機關的正印官也就是一把手全部處死,副手以下也不放過,打一百軍棍,充軍邊疆。

結果,有一些深受當地百姓愛戴的好官也被糊里糊塗殺掉了,比如方孝孺的父親山東濟寧知府方克勤,兩袖清風,非常節儉,當地百姓安居樂業,都很稱頌他。這讓朱元璋是始料不及的。

但洪武朝最大的貪汙案是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的郭桓案。郭桓時任戶部侍郎,在這個大貪汙案中,郭桓被貪汙了財物總計摺合精米2400多萬石,這在當時相當於全國一年的稅糧收入。郭桓貪汙如此之高的財物資料著實讓人驚心。朱元璋要求從中央到地方一級級追查,很多地方官員都被牽扯進去。郭桓被毫不猶豫地處死。據《明史》的《刑法志》記載,從中央各部每個部的侍郎開始以下的官員全部處死。當時是“寄贓遍天下”,百姓中產之家大抵殘破。換句話說,就是將天下的貪官汙吏和豪門大戶幾乎一網打盡了。最後,還把辦理此案的負責人殺掉,還鄭重地佈告天下說,“

我讓他們除奸,誰知他們反而生奸,來擾害我民。這種人怎麼能夠縱容?今後再出現這樣的壞蛋,罪在不赦!”

儘管打擊面如此之廣,殺人如此之多,可是依舊還有官員貪贓枉法。就在第二年洪武十九年,又發生100多人的貪汙案。搞得朱元璋也是無可奈何,連連嘆氣。他說,怎麼前頭屍體剛挪開,後面就有人跟著為非作歹呢?朱元璋雖然一頭霧水,但依然不手軟,只要碰到損害老百姓利益,只要繼續碰到官員貪汙行為,依然只有一個字,那就是殺!

明朝洪武風雲啟示錄

”空印案“是當時人人皆知的冤案

帝國法律正式規定,對於一切刑事犯罪包括貪官汙吏的處罰,只能使用五種刑罰,即鞭撻、棍打、監禁、流放和處死。朱元璋又親自撰寫了《大誥》、《大誥續編》、《大誥三編》、《大誥武臣》等法律著作,羅列了凌遲、梟首、滅族、棄市等死刑刑罰。他還廣泛推廣使用剝皮實草。就是把人皮剝下來后里面塞滿稻草,放置在官員辦公桌旁,用以警醒和威懾心存貪念的政府官員,使他們感到惶恐懼怕,起到震懾各級官員的作用。

但是,如此批次屠殺貪官汙吏,那總得還有人給朝廷辦事,因此人們往往會看到一道奇異的風景,那就是戴著腳鐐辦公的政府官員,這個官員已經被判處了死刑或刑罰。朱元璋死後,他所開創的朝代在未來的日子裡,貪官汙吏土豪劣紳氾濫成災,如果朱元璋泉下有知,不知作何感想。

朱元璋對敢於違法亂紀、為非作歹者基本上是毫不容情。

朱亮祖勇猛善戰,為大明王朝開國戰功卓著,是帝國第一批封賞的開國功臣。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朱元璋派他鎮守廣東。但他

鎮守廣東期間,勾結當地豪強,為非作歹,是典型十足的惡棍。那些當地的土豪劣紳惡霸依仗他的權勢,巧取豪奪、橫行鄉里,讓當地的番禺縣令道同看在眼裡,恨在心裡。道同是蒙古族人,生性剛直,奉公守法,是受老百姓擁護的好官。

有一次,幾個流氓混混在欺行霸市、敲詐勒索時被道同當場抓住。朱亮祖知道後請道同喝酒,希望道同釋放那些壞蛋,但道同拒絕了。朱亮祖大怒,在第二天親自打碎枷鎖,把那些壞分子釋放了出來。後來又找機會把道同打了一頓。當地有一個姓羅的富豪,看到朱亮祖權勢很大,想巴結他,於是將自己年輕貌美的妹妹送給朱亮祖做小妾。這樣一來,羅姓富豪越發富有了,致使道同收到很多狀告羅姓富豪的狀紙,狀告羅姓富豪占人田產、強買強賣等惡事。道同實在忍無可忍,將把羅姓富豪抓進了監獄。朱亮祖聞知,立即派兵包圍縣衙,將羅姓富豪搶出。

道同沒法,只得給皇帝寫信,將朱亮祖等事報告給皇帝。誰知,朱亮祖利用自身優勢搶在了前頭,趕在道同之前,將控告道同的書信送到了皇帝手裡,說道同是宰相胡惟庸(有關胡惟庸案後文將會講述)的親信,並與胡惟庸勾結,意圖不軌。朱元璋大怒,下令派使者立即斬殺道同。幾天後,道同的報告到了,朱元璋馬上意識到其中有詐,連忙派人飛騎追趕派出的使者,可是已經遲了,此時道同已被殺死。

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九月初三,剛剛被派到廣東不久的朱亮祖父子被押進午門。兩人跪地膝行,以頭撞地,口稱罪該萬死,請皇帝饒恕。朱元璋抓過鞭子就打,手下武士看出了皇帝意圖,於是更加賣力。最後,朱元璋親眼看到這一對父子氣絕身亡,方才氣咻咻而去。

朱元璋有一個女婿也就是駙馬犯了走私枉法罪,這位駙馬依仗自己是皇帝的女婿,膽大妄為、得意忘形。朱元璋後來發現了此事,不顧自己的女兒苦苦哀求,不管女兒守寡與否,勒令駙馬立即自殺,並將同案人員全部殺死。

朱元璋在針對可能威脅他的帝位,或者可能威脅到他的繼承人皇位的那些開國功臣上,採取的手段也是毫不留情的誅殺,這一類人基本上被屬於政治謀殺。朱元璋將這些人稱為奸黨。

明朝洪武風雲啟示錄

朱元璋一生勤於政事從未懈怠

明朝的建立,得益於朱元璋手下兩派人的通力合作。一派是淮西集團,以宰相李善長為首(當然朱元璋也是淮西人,他是皇帝,這且不論),另一派是浙東集團,以御史中丞劉基(劉伯溫)為首,兩派的鬥爭就沒有消停過。

明朝開國一共只封了六個公爵,其中徐達、常茂(常遇春之子)、李文忠、馮勝、鄧愈是武將,李善長是公爵裡的唯一文臣,名列第一。相比之下,劉基也為朱元璋打天下立下了大功,但只封了個誠意伯的爵位,而且俸祿比李善長低了十幾倍。究其原因,我們可以從中分析出,朱元璋是淮西人,此人鄉土觀念醇厚,李善長是他的老鄉,這麼多年來一直在背後默默給與朱元璋後勤上的保障性支援,只知埋頭幹活,從不出風頭。而劉基是浙東人,當初朱元璋在當皇帝前是奉韓林兒為王的,劉基勸朱元璋,如果自己要想當皇帝,只能掰開韓林兒這塊絆腳石。由此可以看出朱元璋對劉基的權謀之策是有警惕之心的。

洪武元年(1368年),李善長的親信李彬,由於犯法被劉基抓了起來,查清罪行後,劉基決定殺掉他。當時朱元璋正好外出,李善長連忙找劉基說情,可劉基不買賬,事後還將此事派人報告給了朱元璋。朱元璋見不得貪官汙吏,二話沒說,命令立即處死李彬。可是不巧,朱元璋的回覆落在了李善長手裡。李善長心裡非常憤怒,知道找劉基說情已不可能。為了能救出親信,他只能找藉口。他對劉基說,京城很久沒下雨了,先生熟知天文,此時不應妄殺人吧。李善長是老奸巨猾之輩,他明知劉基深通天文之道,就以此為藉口,如劉基堅決要殺李彬,將來不下雨,就可將責任推到劉基身上。然而劉基只說了六個字:“殺李彬,天必雨!”李彬最終被殺。

可是一連很多天依舊沒下雨,朱元璋一回來,李善長就煽動很多人攻擊劉基。朱元璋是個明白人,並沒有為難劉基,可是劉基感覺到,自己在京城呆不下去了,於是在當年八月請假回了老家。楊憲是劉基的親信,他接任了御史中丞之職,準備反攻淮西集團。他利用言官的力量,不斷收集李善長的把柄,並在朱元璋面前說,李善長無才無德,不能委以重任。朱元璋不是糊塗人,慢慢對李善長有了看法。十一月,他召回了劉基,並委以重任,淮西集團被打壓,浙東集團眼看就成了勝利者。

明朝洪武風雲啟示錄

元末民初著名政治家劉基之墓

李善長非常憂鬱,他必須找一個人來對付劉基。選來選去,他選中了胡惟庸,因為胡惟庸是他的老鄉,很早也追隨朱元璋,也很有能力,胡惟庸至此成了淮西集團的新領袖。劉基此人說話過於直接,很多人又開始說劉基的壞話,朱元璋對足智多謀的劉基也起了疑心,於是找劉基談話。

朱元璋和劉基開始談話很融洽,談著談著朱元璋突然變了臉,用嚴厲地口吻問劉基,如果換掉李善長,誰可以當丞相?劉基很謹慎地說,這要陛下決定。朱元璋臉上好看了些,又問楊憲如何?劉基知道朱元璋是在試探他,馬上回答說,楊憲雖有丞相之才,但無丞相氣量,不可以。但朱元璋的考驗沒有結束,於是又問,汪廣洋如何?汪廣洋不是淮西成員,朱元璋懷疑劉基與他勾結,所以第二個提他。劉基還是說不可以。朱元璋不死心,又問,胡惟庸怎樣?劉基說出了他一生最為準確的判斷,胡惟庸現在猶如一頭小牛,但他將來一定會掙脫牛犁的束縛。朱元璋意味深長的說,看來相位只有先生來擔當了!

此時劉基以為事情已經輕鬆結束,卻不料朱元璋丟擲了這句話,因此突然極度緊張,說出了一句錯誤的話。他說,我並非不知道自己可以,但我這人嫉惡如仇,皇上還是慢慢挑選吧。如果劉基嫉惡如仇,那麼這個惡又會是誰?劉基已經糊塗了,又說出了一句昏話,現在朝廷裡的這些人,我看並沒有合適的。

朱元璋就此與劉基決裂。此後再也得不到朱元璋的信任,地位大不如前,只能在朝廷裡為浙東集團撐門面,可是朱元璋並不是那麼好打發的。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對劉基說,你不用陪我了,好好在家陪老婆孩子吧。劉基只好回到了鄉下,楊憲被朱元璋找藉口殺掉了,淮西集團大獲全勝。

朱元璋好像沒有聽進去劉基要他不要重用胡惟庸的警告,而是不斷提升胡惟庸的官職。胡惟庸成了丞相,他指使人狀告劉基。他向朱元璋報告說,劉基佔據了一塊有王氣的土地,看來劉基心裡有鬼啊。朱元璋再次下詔處罰劉基,他剋扣了劉基的養老退休俸祿。劉基陷入絕望了。

他不能原地等死,他必須用他的智慧來處理這個問題,他出乎意料的來到了京城。他想,我把自己置於皇帝的監視之下,這下對我總放心了吧。朱元璋似乎待他已經和好如初。但事情沒完,洪武八年(1375年)正月,劉基生病了,朱元璋派胡惟庸探視劉基,胡惟庸的隨身醫官給劉基開了藥方。探視不久,劉基的肚子裡很快就長出了痞塊,輾轉反側,相當痛苦地死去。

很多人知道,胡惟庸和劉基有仇,但朱元璋卻派胡惟庸去探視劉基。劉基的死因,直到胡惟庸案發後,醫生供認,是胡惟庸毒死劉基的,後來這也成了胡惟庸的罪狀之一。我們在這裡可以想象到,對於劉基這樣有影響力的人,胡惟庸是不敢隨便動手的,這很可能是得到了朱元璋的默許。

明朝洪武風雲啟示錄

李善長是公爵裡的唯一文臣

劉基是元末民初的政治家和文學家,朱元璋稱他為“吾之子房(張良)”,

在中國民間,也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後朝軍師劉伯溫”的說法。

胡惟庸的勝利,並非自己比劉基更強,而是有朱元璋這個後臺撐腰。因為大臣們鬥來鬥去,最終受益的還是皇帝;加上胡惟庸對朱元璋的威脅小,故胡惟庸才能成為丞相,從而做出打垮劉基的事來,他以為皇帝真的非常信任他。可惜胡惟庸看不透這一點。

打垮劉基後,胡惟庸越發猖狂,他貪汙受賄,排擠任何不服從他的人,甚至還敢於挑戰朱元璋的權威,升降官員,處決犯人等都不經過朱元璋的允許。洪武六年(1373年),胡惟庸擠走另一個丞相汪廣洋,大權獨攬七年之久。奇怪的是,朱元璋好像不知道似的,對胡惟庸沒有任何表示,任由胡惟庸亂來。其實,朱元璋是個權力慾極強的人,當初李善長只是做事稍微過頭了些,就被朱元璋勒令退休,朱元璋葫蘆裡到底想賣什麼藥?這其中大有文章。

朱元璋這樣隱忍胡惟庸的專橫,是因為他的目標太過強大,這個對手並非李善長,也並非胡惟庸本人,而是胡惟庸身上延續了上千年的丞相制度!朱元璋當上皇帝后,總覺得這個丞相制度限制了他的權力,他認為這天下本來就是靠自己的能力打下來的,而這個丞相卻要分他的權,這叫怎麼回事?朱元璋靜靜地注視著胡惟庸,等待著機會的到來。

明朝洪武風雲啟示錄

朱元璋借”胡惟庸案“廢除丞相制度

胡惟庸看到自己越來越放肆,而朱元璋卻不對他下手,心裡感到很恐慌。為了壯大自己的力量,他不斷地把其他大臣拉下水,這樣進一步鞏固自己的勢力,來與朱元璋抗衡。比如吉安侯陸仲亨、御史大夫陳寧、都督毛驤等人都成了他在朝中的眼線。但胡惟庸並不滿足,他還拉攏李善長。李善長對胡惟庸的歧途很清楚,所以並沒有理睬他。但胡惟庸並沒有放棄,他把手伸向了自己的兒女親家李存義身上,而李存義就是李善長的弟弟。李存義得了好處,就不斷在李善長面前說胡惟庸的好話,最終李善長被拉下了水。你朱元璋再狠,不可能殺掉所有的大臣吧。

其實朱元璋對胡惟庸的一舉一動了如指掌,他知道自己遲早要和胡惟庸正面交鋒。現在,胡惟庸的勢力很大,必須找到切入口,並果斷徹底地解決問題。

胡惟庸的兒子是個惡少,一天喝醉酒後,在京城橫衝直撞,結果被一輛馬車撞翻了。胡惟庸不管三七二十一,立即命人把馬車伕殺死。朱元璋知道後,立即下令將胡惟庸的兒子逮捕,命其償命。胡惟庸看到兒子光天化日做出惡事,只得硬著頭皮去見朱元璋,要求用賠償金贖齣兒子,朱元璋不準。要按朱元璋的性格,胡惟庸和他兒子都得死,但當時並沒有把胡惟庸怎麼樣,只把他的兒子殺死。胡惟庸決定密謀造反。

洪武十三年(1380年)正月,胡惟庸報告朱元璋,說他家裡的水井冒出醴泉,也就是甜蜜的美酒,請陛下臨幸。朱元璋答應了,當走到西華門時,一個小太監冒著被朱元璋打死的危險,搶先攔住了朱元璋,並用手連連指著胡惟庸家的方向。朱元璋猛然醒悟,連忙返回,登上宮城檢視,發現胡惟庸家的牆道間,藏著很多士兵,刀槍林立。於是朱元璋提前下手,發羽林軍迅速捕殺。

這是《明史紀事本末》上的記載。

《明太祖文集》卻是另一個版本

,說胡惟庸被捕,是在洪武十二年(1379年)九月,占城國(今越南中部的一個國家)前來朝貢,胡惟庸並沒有將此事報告給朱元璋,朱元璋怒火萬丈,嚴厲訓斥了胡惟庸和另外一名副丞相。胡惟庸狡辯,把責任推給禮部。。第二天,胡惟庸的親信突然向皇帝告密說,胡惟庸想要謀反。於是牽連其中的人越來越多。正月初六,胡惟庸及其黨羽和他家的親屬全部被殺。朱元璋又

連坐其黨羽,株連了一萬五千多人。以後又幾興大獄,使“胡惟庸獄”不斷牽連擴大。

明朝洪武風雲啟示錄

洪武朝頒佈的法律檔案

在處死胡惟庸僅一個月,朱元璋宣佈撤銷丞相這個延續上千年的職位,取消了中書省的設定,重新安排帝國官員職務,顯得乾淨利落、遊刃有餘,不禁讓我們想到,朱元璋是否早有準備。

李善長自以為胡惟庸已死,自己已經安全上岸,但是朱元璋並沒有放過李善長。他知道胡惟庸與李善長的關係非常密切。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已經77歲的功臣太師李善長等人也以與胡惟庸“交通謀反”被賜死,家屬成年者七十餘人被殺。

胡惟庸一案結束後,朱元璋頒佈《昭示奸黨錄》,用以警示朝廷大臣不得結黨,並將胡惟庸案作為反面教材昭示給朝廷大臣。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六月,此時帝國所有軍事行動基本結束,將帝國軍事將領幾乎一網打盡的“藍玉奸黨案”即告爆發。

在此之前的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四月二十五日,朱元璋39歲的仁孝太子朱標突然病死。朱標

溫文儒雅,慈仁殷勤,頗具儒者風範,而且還虛心求學,對宋濂等人言必稱師父,後宋濂一家牽扯進胡惟庸案中,朱元璋想處死宋濂,經馬皇后及朱標力保,才得免一死。朝廷上下對朱標都很敬重,朱元璋有意培養他,洪武十年(1377年)開始讓他

“日臨群臣,聽斷諸司啟事,以練習國政”

。但朱標和他父親朱元璋不一樣,他每每希望實行“寬通平易之政”,但終多因與朱元璋意趣不合而難行其道。儘管這樣,朱元璋也依然愛護他。朱標的死,對晚年的朱元璋打擊很大。洪武二十五年九月十二日,立朱標年僅16歲的次子朱允炆為皇太孫,作為皇位繼承人。可能就是這個時候,朱元璋開始籌劃對帝國武將們的清洗,他必須為比皇太子更加柔弱的皇太孫清除朱家之外一切可能的威脅。

藍玉是大將常遇春妻子的弟弟,

而常遇春是太子朱標岳父,所以作為太子妃舅父,藍玉極力維護太子的地位。藍玉有膽有謀,勇敢善戰,屢立戰功,曾經大破北元。朱元璋對其優禮有加。藍玉便日漸恣意驕橫,蓄養了許多莊奴、義子,乘勢橫行霸道。藍玉曾強佔東昌民田,被御史查問,藍玉大怒,將御史趕走。

有一件事讓朱元璋如鯁在喉。洪武十二年(1392年),四川西部建昌地區發生叛亂,朱元璋命令藍玉率軍討伐。臨行前,朱元璋將藍玉留下面授機宜,並命令藍玉的手下部將退出。但朱元璋連說了三次,藍玉部將們一動不動。最後是藍玉揮一揮手,藍玉的部將們方才退下。這年底,藍玉平叛凱旋歸來,第二年(1393年)二月初八,早朝即將結束時,突然有人指控藍玉謀反。二月初十,朱元璋下令處死藍玉,並被剝皮實草,抄家,夷三族,並株連蔓引,自公侯伯以至文武官員,被殺者約一萬五千人。為警誡群臣,朱元璋手詔佈告天下,頒佈《

逆臣錄

》,說有上千人的口供記錄著他們到藍玉公爵府飲酒赴宴、密謀造反。

明朝洪武風雲啟示錄

捕魚兒海藍玉大破北元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潁國公、太子太傅、大將軍傅友德被賜死。傅友德是明朝開國名將,愛兵如子,深有謀略,曾經攻打元軍七戰七勝。而且此人品行端正,樸素自愛。他有四子,長子是朱元璋的女婿,最小的兒子戰死,三兒子是皇宮衛隊軍官,二兒子過繼給了自己的弟弟。實際上,傅友德僅剩下兩個兒子,即長子和三子。

這一天,朱元璋舉行宴會,大家剛坐定,朱元璋對傅友德說,他擔任宴會警衛的兒子有失禮儀,傅友德趕緊站起來賠罪。不料,朱元璋也站了起來,大聲呵斥傅友德說,你站起來幹什麼?誰要你站起來的?傅友德趕緊埋首坐下。朱元璋對傅友德下令說:“去把你的兩個兒子叫來!”待傅友德剛準備動身,朱元璋對自己的貼身衛士傳旨道:帶二人的首級來見!隨即,遞給傅友德一把寶劍。

當傅友德提著兩個兒子的人頭返回時,沒有下跪,也沒有說話,只是靜靜地盯著朱元璋並走到朱元璋跟前。朱元璋當即呵斥道:“你怎麼這麼殘忍?莫非怨恨我嗎?”傅友德大聲吼道:“你不就是想要我們父子的人頭嗎?你不就是想要我遂你的心願嗎?!”說罷自刎而死。此時距藍玉案爆發,過了一年多時間。朱元璋暴怒不已,下令,除他的外孫之外,傅友德全家流放雲南。而云南正是傅友德帶領大軍征服使其收歸大明版圖的。

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朱元璋殺掉了江夏侯、大將周德興。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正月,宋國公、大將馮勝被無罪賜死,死後沒有進入功臣廟。朱元璋為了他朱家的江山穩固,不再找什麼藉口,直接將更多的將領推向火坑。

值得一提的是,朱元璋兒時的玩伴、明朝開國第一功臣徐達之死,很是撲朔迷離,一般人們傾向於徐達病情加重而死。但也有人認為,徐達和劉基一樣,也是背部長了癰疽,折磨得很難受,後來在精心調理之下,徐達病情好轉。朱元璋曾經詢問御醫,此病最忌諱的是什麼?御醫回答說是蒸鵝等發物。不久,病情好轉的徐達收到了皇帝賞賜的蒸鵝,徐達當著死者的面,流著淚吃掉蒸鵝,幾天後死去。我們對此姑且存疑。

明朝洪武風雲啟示錄

徐達為明朝的建立和鞏固立下不朽的功勳

徐達去世,被追封中山王,御製神道碑文。又配享太廟,肖像功臣廟。而信國公湯和,此人第一個交出兵權,加上久患中風,嘴裡還不停地流口水,話都說不清楚,因此得以保全性命。湯和被畫肖像於功臣祠,配享於太廟。朱元璋全部所封的54個侯爵中,在朱元璋死前,只有人們普遍被認為最平庸、最沒威脅的兩人活在世上外,

其他的50位侯爵,全部被朱元璋以各種各樣的罪名誅殺。

為了駕馭不法群臣,加強中央集權統治。朱元璋設定好了特務機構—錦衣衛。錦衣衛是明朝的軍政蒐集情報機構,前身為朱元璋設立的“拱衛司”,後改稱“親軍都尉府”,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置為錦衣衛。它是皇帝的衛隊,出行時負責保衛,此外它還是儀仗隊,上朝時掌管禮儀,所有錦衣衛的成員服裝整齊,穿著飛魚服,佩戴繡春刀。後來漸漸成為了皇帝的耳目,負責打探情報和懲處大臣。有時還負責收集軍事情報,策反敵軍高階軍官工作。

可怕的是,這個機構不受任何部門管轄,只聽命於皇帝,其首領是指揮使(正三品)。錦衣衛還有自己的監獄,稱為“昭獄”,關在裡面的人,往往不是大忠大善就是大奸大惡。在胡惟庸和藍玉案中,錦衣衛晝伏夜出,四處打探。《明史·刑法志》記載:

“胡惟庸、藍玉兩案,株連且四萬。”

當年,朱元璋使用楊憲等人開錦衣衛之先河,曾經很明白地說出,這些人就是他養的幾隻惡狗,他要放出這些惡狗去替皇家看門、守院和咬人。儘管楊憲當時的表現和胡惟庸一樣聰明伶俐,並且差不多已經爬上宰相助理的位置,但在最後完成使命時,還是被朱元璋送上了刑場。

由於錦衣衛是由皇帝直接管轄,朝中的其他官員根本無法對他們干擾,因而使得錦衣衛可以處理牽扯朝廷官員的大案,並直接呈送皇帝。所以,朝中官員多畏懼錦衣衛。但是,錦衣衛的刑訊範圍只針對官員士大夫,所以一般不會審訊以及捉拿普通百姓。普通的百姓刑、民事案件只通過正常的司法進行處理。

明朝洪武風雲啟示錄

明朝特務機構錦衣衛圖片

其實,洪武朝偵辦案件還有一個特殊群體,這個群體稱為檢校。他們沒有固定的編制,全部直接向朱元璋報告偵探情況。這些人晚上不睡覺,到處轉悠,其跟蹤手法十分高明。比如國子監祭酒宋衲有一天上朝,朱元璋問他為什麼昨天晚上不高興,這讓宋衲大吃一驚,還沒來得及細想,朱元璋又拿出一幅畫,正是宋衲昨天晚上生氣的模樣的畫像。

錦衣衛和這些檢校們,無孔不入,甚至捕風捉影,製造了很多冤案。正是有了這些人的幫助,朱元璋在處理胡惟庸案件上得心應手,打擊面也越來越大,甚至將已經退休的宋濂也抓了回來。宋濂是元末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思想家,與高啟、劉基並稱為“明初詩文三大家”,又與章溢、劉基、葉琛並稱為“浙東四先生”。當時,宋濂退休時六十八歲,朱元璋送給他一塊布料,並囑託他三十二年之後,拿此布料做一件“百壽衣”。宋濂感動得老淚縱橫。然而不到三年,朱元璋卻為宋濂準備了一套囚服。如果不是馬皇后站出來成功勸說朱元璋,宋濂可能會成為朱元璋的刀下之鬼。馬皇后還成功拯救了朱元璋的外甥李文忠。李文忠是朱元璋的手下大將,當時他指責朱元璋濫殺無辜,朱元璋大怒,準備殺掉李文忠,又是賢明的馬皇后站出來力保,李文忠才倖免於難。儘管如此,朱元璋還是嚴厲訓斥了李文忠。從這個方面看來,朱元璋在剪除異己問題上,是有著大義滅親的精神的。可惜馬皇后於洪武十五年(1382年)八月病逝,這對朱元璋造成巨大的打擊,之後朱元璋在錯誤與偏激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朱元璋廢除宰相制度,將皇權推向極端,從而樹立皇帝的絕對權威。但他沒有想到,在他死後,明朝雖然沒有了丞相,但出現了內閣大學士的職務,這些人雖然沒有丞相的名分,但權力幾乎和丞相基本一樣。比如後來的嚴嵩、徐階、張居正等人。同時,在未來的歲月裡,明朝逐漸演化成內閣—司禮監製度。從而釀成了我國曆史上最為僵硬且風險極大的政治制度,和最為嚴重的宦官弄權現象。這是對朱元璋當初廢除丞相制度的極大諷刺。

明朝洪武風雲啟示錄

朱元璋統治下“洪武之治”畫面

洪武朝朱元璋統治時期,也許是由於自己和親人在過去歲月的痛苦經歷,他自小貧困、父母死得早,因此對自己的親戚可謂是情深誼長,他的兒子、女兒甚至連駙馬都是一品官,而朝中大臣能夠熬到個二品官,就已經很不錯了。更重要的是,洪武朝時期,官員的工資也是很低的,皇親國戚一品大員是一千零四十四但米,而到了正七品知縣,卻只有區區九十石米!而且這些地方官還要養活一大群人,包括自己的家人、長隨及師爺等人。逢年過節還要到處走動,這些俸祿是遠遠不夠的,從而出現了普遍的貪汙現象。

在所有的惡行中,朱元璋最痛恨貪官,這可能是朱元璋一想起自己父母和大哥及侄子餓死及自己童年的慘劇時,忍不住咬牙切齒,由此造成了他對大臣們的極端不信任,其肅貪決心毫不動搖,並且變本加厲,搞得大臣們膽戰心驚。

朱元璋所建立的錦衣衛,開大規模使用秘密警察之先河,將我國古代的特務制度推向極端。後來雖然錦衣衛有非法凌辱、虐待囚犯的行為,朱元璋下詔焚燬錦衣衛刑具,廢除了他們的這項職能。但由此開端,乃至後來,除了錦衣衛,又出現“東廠”、“西廠”等特務機構,這些特務機構擁有特權,無形中令他們可胡作非為、貪贓枉法而又得到了皇帝的“屏障”保護,造成了社會的混亂不堪。所以說,明之亡於廠衛,是間接引起明朝滅亡的原因之一,這也是朱元璋始料不及的。

朱元璋為了確保朱姓王朝的鞏固與權威,大肆屠殺功臣和武將,並遍封自己的子嗣為王,來鞏固各地政權統治,可謂用心良苦。然而,萬萬沒有讓他想到的是,在未來的歲月裡,在朱元璋的孫子朱允炆當上皇帝后,正是這些王爺作亂,特別是四王子朱棣,打垮了朱元璋為其孫子營造的帝位,而文臣武將被殺導致朱允炆朝廷無法有效應對朱棣的進攻,最終導致其朱允炆的悲劇,這個悲劇,所得很透徹些,就是其爺爺朱元璋一手造成的。

客觀地說,洪武時期,朱元璋一生勤於政事,建樹頗多。特別是創設了大量的制度典章,不但打下了明朝近三百年基業,促成明朝前期社會安定、經濟繁榮的局面。朱元璋胸懷韜略,深謀遠慮,善於駕馭戰爭,掌握主動權。注重招賢納士,廣採眾議,嚴格治軍,完善軍制,練兵育將,要求將領識、謀、仁、勇兼備。主張寓兵於農,耕戰結合,保持一支強大的武裝力量。這都是值得肯定的。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閏五月,明太祖朱元璋病逝,享年七十一歲,葬於明孝陵,朱允炆即皇帝位,是為建文帝。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正能量知識與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