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類學家研究揭秘:40萬年前和縣直立人頭蓋骨發現三類異常痕跡

古人類學家研究揭秘:40萬年前和縣直立人頭蓋骨發現三類異常痕跡

和縣人頭骨化石及出土洞穴、地層資訊。(郭肖聰、吳秀傑 供圖)

中新網北京1月11日電 (記者 孫自法)2021年是40萬年前中更新世的和縣直立人頭蓋骨化石發現40週年。由中美科學家合作完成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和縣直立人頭蓋骨化石表面有地層擠壓導致的裂痕、埋藏環境侵蝕痕跡、創傷痕跡等三種類型的異常痕跡,從而揭示出該古人類化石的埋藏環境與生存活動。

這是和縣直立人發現40年來,在此前主要集中於化石特徵及其演化地位分析並不斷有新的發現和認識基礎上,首次聚焦和縣直立人頭骨表面的異常痕跡的專項研究,也是中國古人類化石創傷痕跡的第一次詳細研究,為探討中更新世古人類生存環境和行為方式提供了新證據。

古人類學家研究揭秘:40萬年前和縣直立人頭蓋骨發現三類異常痕跡

和縣直立人頭蓋骨表面的裂痕(吳秀傑 供圖)

異常痕跡有哪些異常?

這一古人類研究的重要成果論文,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科研人員吳秀傑、劉武、郭肖聰與美國夏威夷大學克里斯托弗·貝(Christopher Bae)合作完成,近日以“和縣直立人頭骨表面異常痕跡”為題在專業學術期刊《國際骨骼考古學雜誌》線上發表。

古人類化石表面各種異常痕跡,包括骨折、創傷、病變、先天畸形、變形、溶蝕等,是探索早期人類生存活動、健康狀況、死亡原因以及埋藏環境的重要證據之一。中美古人類學家合作研究發現,和縣直立人的死亡年齡為20歲左右,生前頭骨後部遭受過創傷、死後埋藏環境導致其眉脊處發生腐蝕、化石出土時由於地層擠壓造成頭蓋部出現多處裂痕。

論文第一作者兼通訊作者吳秀傑研究員介紹說,最新研究發現,和縣頭蓋骨表面有三種類型的異常痕跡:一是地層擠壓導致的裂痕,主要表現為貫穿整個頭蓋骨內外表面,具有多個破裂的中心點及由此向四周呈放射狀的長短不一的線性裂縫,裂縫邊緣鋒利,裂縫內部沒有侵蝕陷窩或者地層沉積物,也沒有人工打擊或內側邊緣癒合痕跡。

二是埋藏環境侵蝕痕跡,包括眉脊外表面有很多不規則、邊緣光滑或者尖銳的凹陷和凸起,凹陷底部粗糙,板障層和內板層光滑連續,沒有被侵蝕的痕跡。

三是創傷痕跡,包括位於頂骨後部的矢狀縫兩側,左側痕跡近似四方形,長42毫米、寬28毫米;右側痕跡近似三角形,長12。5毫米、寬5毫米。痕跡的四周有條帶狀隆起癒合痕跡,中央區域出現不規則增生的骨性結構。

古人類學家研究揭秘:40萬年前和縣直立人頭蓋骨發現三類異常痕跡

和縣直立人眶上圓枕部環境侵蝕痕跡。(吳秀傑 供圖)

頭骨創傷為什麼形成?

三類異常痕跡之中,40萬年前古人類頭骨創傷因何形成備受關注。

吳秀傑分析稱,CT圖片顯示,創傷邊緣處的外板層有微弱凹陷,但板障層、內板層沒有發現厚度變化,提示傷害不是因為外力打擊所致。排除各種可能導致外板層病變的因素(腫瘤、微量元素缺乏、感染性疾病、骨膜炎),導致創傷的最大可能因素是暴力性頭皮拉傷,和縣直立人生前被人從身後抓住頭髮,用力拉扯導致頭皮脫落,繼而引起頭骨外板層受到感染,癒合後留下微創痕跡。

此外,還有一種可能為燒傷導致,頭骨後部的頭髮被火點燃,導致頭皮及其下面的骨壁感染、硬腦膜下血腫。

40萬年前的死因是什麼?

和縣直立人頭蓋骨化石1981年發現於安徽省和縣陶店鎮汪家山北坡的龍潭洞,地質年代距今為40萬年前中更新世。龍潭洞發現的人類化石一共有14件,包括1件完整的頭蓋骨、2件頭骨碎片、1件附帶兩枚牙齒的下頜骨殘段以及10枚單個牙齒,代表至少5個個體。

龍潭洞洞口朝東,洞口較小,洞穴內部不規則、低矮,不適合人類居住,和縣人類化石及伴生的哺乳動物化石碎片大多發現於洞穴深處的狹小空間,據此推測和縣人死亡的原因,最大可能為洪水災害或者肉食動物捕食而致。

古人類學家研究揭秘:40萬年前和縣直立人頭蓋骨發現三類異常痕跡

和縣直立人頭骨後部創傷痕跡。(郭肖聰 供圖)

全球同類研究情況如何?

據瞭解,世界範圍內迄今大約有50餘例更新世古人類化石被報道有創傷痕跡,但其中大多數是晚更新世人類。早、中更新世有創傷的古人類化石標本很少,目前國外報道的只有13例,包括歐洲11例,非洲1例,印度尼西亞1例。

中國發現的古人類化石,此前正式發表的能夠確定為創傷痕跡的有5例,包括南京1號直立人額骨燒傷痕跡、馬壩人額骨暴力打擊痕跡和許家窯人3塊頭骨碎片微創痕跡。周口店直立人雖然被記錄有創傷痕跡,但由於化石丟失,難以確認。藍田直立人頭蓋頂部的異常為埋藏環境侵蝕導致。此外,麗江、大荔等一些古人類化石雖然也被提及可能有創傷痕跡,但尚未進行詳細研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