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好牌打得稀爛,齊湣王為東帝,齊國何以如此強大?

大家好,我是讀者。關注我,帶你走進一個不一樣的文化歷史世界。

上一講談到,秦國搞了一場稱帝的大戲,秦昭襄王自居西帝,尊齊湣王為東帝。這樣一來,秦、齊兩個大國表面看上去很像冷戰時代的美國和蘇聯,但是戰國時代有自己一套國際秩序邏輯,秦國並不是要跟齊國各霸一方,而是想聯起手來夾擊趙國。

秦國派人出使齊國,一方面獻上東帝這個尊號,一方面給出伐趙的提案。

穰侯魏冉親自擔任使節,可見秦國對這件事有多重視,拿出了多高的規格。

一手好牌打得稀爛,齊湣王為東帝,齊國何以如此強大?

雖然史料沒有給出明確的記載,但齊湣王很可能對秦國的提案動了心——他不僅想要“東帝”這個頭銜,也真的考慮過要不要聯秦伐趙。

秦國為什麼忽然動心要打趙國呢?史料並沒有給出明確的線索,我們只能大膽推測一下。

秦國這幾年把韓、魏兩國欺負慘了,人家剛剛割地求和,地盤給

不小,即便以秦國這種流氓國家,大概也不好意思剛收完禮就打人吧。

楚國那邊,秦國也已經佔盡了便宜,剛剛還主動講和,強配給楚頃襄王一個秦國女人,所以也不好這麼快就跟楚國翻臉。齊國和燕國山長水遠,打起來太不划算。掰著手指頭一算,

能去打的也就只剩下趙國了。

再看趙國那邊,李兌靠沙丘之變上臺專權,在趙國的政治根基並不牢固,而想要鞏固自己的地位,最好的辦法莫過於給趙國選一個敵人,樹一個靶子。

敵人很好選,因為在趙武靈王的人生清單裡,還剩一個專案沒有完成,那就是打敗秦國。

一手好牌打得稀爛,齊湣王為東帝,齊國何以如此強大?

那麼在李兌而言,繼承趙武靈王的遺志,完成他老人家未竟的事業,這種事情是很容易形成號召力的。

但李兌大概有點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比趙武靈王,大機率上不是秦國的對手,所以很有必要高舉合縱大旗,聯合山東六國一道抗秦。

如果趙國能夠掀起並且加入這一股抗秦洪流的話,那麼國內反對派就有理由拋開嫌隙,跟自己一致對外;就算還有礙眼的人,自己也方便趁著緊張嚴峻的局勢拔掉眼中釘,在重要位置安插親信。這就是政治鬥爭的經典套路,在人類歷史上反覆上演。

那麼在正常情況下,李兌應該積極去跟齊國建交,尤其要抱孟嘗君的大腿。但誰想到齊國發生了田甲劫王事件,孟嘗君逃亡,到魏國當總理去了。這個變化,會讓合縱關係產生很微妙的變化。

這些年來,孟嘗君一直都是合縱聯盟的大當家,有資歷,有威望。但他這個大當家的身份在相當程度上是由“齊國總理”這個身份派生出來的,背後有齊國的國力作為依託。現在孟嘗君跟齊國鬧掰了,雖然馬上就任魏國總理,但魏國已經走了很多年的下坡路,所以即便是孟嘗君,也很難借魏國的名義發起新一輪的合縱聯盟。

一手好牌打得稀爛,齊湣王為東帝,齊國何以如此強大?

當然,合縱還是要搞,不然的話,孟嘗君這位魏國新總理還能給魏國做什麼貢獻呢?

站在孟嘗君的角度,既然合縱必須搞,但魏國牽不起頭,也不可能再去請齊國牽頭,那麼牽頭諸侯的選項就只剩下趙國這一個了。趙國經過趙武靈王的多年經營,國力突飛猛進,這些年又跟秦國走得近,沒捱過秦國的打。

《戰國策》有一段記載,說奉陽君李兌跟魏國結盟,魏王想要封賞李兌的兒子,有人勸阻說:“大王當初親自渡過漳水,到邯鄲朝見趙王,拿葛、薛、陰、成4座城邑的賦稅年年給李兌當私房錢,趙國可沒為您這麼做過。您現在又想拿河陽、姑密兩地的賦稅供養李兌的兒子嗎?您不該這麼做啊。”

這段記載裡提到的魏王,應該就是當下執政的這位魏昭王。難道魏昭王做過這麼低三下四的事情嗎?這樣討好趙國和李兌,到底是為什麼呢?

1973年馬王堆《戰國縱橫家書》的出土在相當程度上揭曉了答案。在這批文獻裡,有蘇秦對齊湣王的一番話,前半段花了好多篇幅來證明齊湣王英明神武,孟嘗君浪得虛名。為什麼說孟嘗君很無能呢?因為他幹啥啥不行。

一手好牌打得稀爛,齊湣王為東帝,齊國何以如此強大?

在蘇秦列舉的孟嘗君的斑斑劣跡當中,就提到了孟嘗君還在齊國當總理的時候,就主張讓齊國和韓、魏一起封賞奉陽君李兌,以此來拉攏趙國,但趙國根本就不賞臉。蘇秦還說,孟嘗君親自帶著魏王和韓國總理成陽君去邯鄲,低姿態朝拜李兌,但人家還是不賞臉。

這就表明,在孟嘗君還在齊國總理的任上,積極推進合縱事業的時候,就已經很用力地拉攏過趙國了。那時候的趙國,應該是在公子成死後不久,李兌剛剛獨攬大權的時候。現在局面變了,孟嘗君最合理的做法就不是拉攏李兌和趙國,而是推舉李兌和趙國來當合縱聯盟的掌門人了。

這個時間的國際形勢,有能力牽頭搞合縱的只有兩個人:一個是齊湣王,一個是李兌。

但是,齊湣王對於合縱抗秦一直都沒有太大的熱情,心心念念只想吃掉身邊的宋國。這種打算相當合理,因為秦國和齊國一東一西,中間隔著三晉。誰打誰都不容易,打贏了也撈不到多少好處,鞏固勝利果實的成本卻高得嚇人。所以齊國牽頭搞合縱,實際的好處並不是壓制秦國,而是讓自己在山東六國當中當大哥,掌握話語權。

話語權就是軟實力,不過,這份軟實力雖然可以變現,卻不是隨時隨地都能變現的,算下來並不比實實在在吞掉宋國更能夠增強國力。

一手好牌打得稀爛,齊湣王為東帝,齊國何以如此強大?

所以在《資治通鑑》的記載裡,蘇代勸齊潛王伐宋,應該很合齊湣王的心意。

只不過這裡所謂蘇代,《戰國策》的原始版本里是蘇秦,照例被司馬遷在《史記》裡改成了蘇代,又被司馬光抄進了《資治通鑑》。

齊湣王想要伐宋,蘇秦也勸他伐宋,但換個角度來看,伐趙也許比伐宋更有價值,因為趙國對齊國的威脅性最強。

伐宋等於最大限度地賺足利潤,伐趙等於最大限度地消除風險。到底哪個方案更划算呢?

從《戰國縱橫家書》的記載來看,若干年後,蘇秦極力慫恿齊

王伐趙,陳說的理由就是秦國和楚國都太遠了,其實威脅不到齊國,韓、魏兩國被秦國搞得焦頭爛額,也威脅不到齊國,真正能對齊國構成威脅的其實只有趙國。

蘇秦表示,願意促成齊國和燕國的聯合,這樣一來,韓、魏兩國不敢不聽話,那時候就不怕趙國不服了。

蘇秦這麼講,當然不是真為齊國好,而是給齊國挑事兒,好讓燕昭王有機會對齊國報仇。

一手好牌打得稀爛,齊湣王為東帝,齊國何以如此強大?

蘇秦雖然動機不純,但這番分析還是有幾分道理的,趙國至少比秦國更容易對齊國造成威脅。所以當魏冉出使齊國,提出齊秦聯手夾擊趙國的想法,齊湣王不免會有幾分動心。

那麼,齊國到底做了怎樣的決斷呢?

若干年後,趙國和齊國真的打起來了。《戰國策》說趙國聯合天下諸侯準備伐齊,《史記》說趙國聯合秦國連番打擊齊國,也不知道哪個記載更可靠些,反正齊國吃不消了。

於是,蘇秦寫了一封長信央求趙國罷兵,信裡歷數齊國對趙國的種種好處,有一件事是這樣的:曾經5國君主商量著聯合伐趙,瓜分趙國,盟約鄭重其事地刻在青銅禮器上面,大家在酒桌上就把方案商定了。

正要起兵的時候,齊國卻心疼趙國,不惜背棄5國盟約,向西出兵,把秦國的軍隊壓制住了,迫使秦王放棄了帝號,還把哪裡哪裡的土地還給了魏國,又把哪裡哪裡的土地還給了趙國。

一手好牌打得稀爛,齊湣王為東帝,齊國何以如此強大?

這段記載,從秦王取消帝號這件事來看,可以判斷事情就發生在周赧王二十七年(前288年),這就意味著,齊湣王先是接受了魏冉的提案,而且又拉來3個諸侯,準備5國一道滅了趙國,連分贓方案都商量好了,但齊國很快就爽了約,還轉而站在了趙國一邊。

事情是不是過於離奇了呢?我們下一講再談。

上期回顧:

祖先基礎再好,也扛不住子孫敗家!齊湣王獲東帝封號,陷入陰謀!

歡迎關注,點贊,評論,轉發!下期再會!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文史重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