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好中國故事,這四處美景要火,全部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

12月8日晚,國際灌排委員會第71屆執行理事會透過線上影片會議,公佈了2020年(第七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中國申報的4項水利工程全部成功入選。這4項水利工程分別是福建省福清天寶陂、陝西省龍首渠引洛古灌區、浙江省金華白沙溪三十六堰、廣東省佛山桑園圍。

前期,我曾經介紹過木蘭陂、鄭國渠等我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很多人對這項始於2014年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不甚瞭解,介紹我國四項水利工程之前,咱們先了解一下這個名錄是做什麼的。

講好中國故事,這四處美景要火,全部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

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是國際灌溉排水委員會(ICID)主持評選的文化遺產保護專案,它透過梳理世界灌溉文明發展脈絡,促進灌溉工程遺產保護,總結傳統灌溉工程治水智慧,為可持續灌溉發展提供歷史經驗和啟示,著眼於挖掘和宣傳灌溉工程發展史及其對文明的影響。自評選伊始,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總數已達105處,而我國獨佔23處。

講好中國故事,這四處美景要火,全部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

紫鵲界

入選世界遺產灌溉工程的專案,或許網友會認為這僅僅是水利工程,其實這種認識有失偏頗,我國入選遺產名錄的,每一處都不僅有古人治水的智慧結晶,而且大多數都是自然風光旖旎之地,看看往期名錄中的湖南新化紫鵲界梯田、都江堰、靈渠、涇陽鄭國渠這些熟悉的景區名字,或許你會恍然大悟,這些遺產講述的是中國故事,傳承的是先輩的智慧。

那麼我國新增的四處遺產它們在哪裡?又有什麼特色呢?

廣東省佛山桑園圍

桑園圍始建於宋朝,是我國古代最大的基圍水利工程 ,位於廣東省南海和順德境內珠江干流之一西江的下游,是西、北江干流主要堤圍,分東、西圍,抵禦西、北江洪水。

講好中國故事,這四處美景要火,全部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

珠江三角洲地區河網交錯,在唐朝時期雖然人少得多,但已經有了一些小的堤圍。這些零星分散的、用泥築的攔水小基(秋欄基),用以捍護田地,從事農業生產,為後來宋代堤圍興建打下了基礎。

到了宋代徽宗年間始築東、西堤,4年後再築吉贊橫基,分別分為沙頭中塘圍、龍江河澎圍、桑園圍、甘竹雞分圍。其後歷經明、清年間的增修改善,而民國年間又建三座水閘,終有現在規模,成為一條較完整的難能可貴園圍。其現有全長68。85公里,圍內面積133。75平方公里,捍衛良田1500公頃,因有不少桑樹園而得名。

金華白沙溪三十六堰

白沙溪三十六堰位於浙江省金華市,該工程始建於東漢建武年,前後百年時間才陸續完成水位落差168米的三十六堰,至今仍有19座完好,是浙江現存最古老的堰壩引水灌溉工程,因“潭築堰蓄水,開瀆引水灌田”而聞名。

講好中國故事,這四處美景要火,全部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

圖片來自婺城釋出

講好中國故事,這四處美景要火,全部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

白沙堰覆蓋了白沙溪的全部流域,橫跨45公里,自流灌溉受益農田27。8萬畝,至今仍有21座堰在發揮作用。 白沙溪景色風光秀麗,堰壩下的溪水婉約而柔美,成群的溪魚在白雲裡嬉戲,堰壩又把景色分成了小巧的微景觀,行走其間,一派溫馨的田園風光。

福建省福清天寶陂

福清天寶陂是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龍江街道觀音埔村。始建於唐天寶年間,北宋大中祥符間重修,元符元年(1098年)再度重修,是閩東地區現存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大型蓄淡拒鹹水利工程。

講好中國故事,這四處美景要火,全部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

天寶陂壩體以條石砌築,成臺階式結構。現存長289米,其中150米為唐至明代所修舊壩,壩高3。5米。陂右岸建一座高2。3米、寬1。5米引水閘,水流量1。5立方米/秒,有效灌溉面積19000多畝。

陝西省龍首渠引洛古灌區

龍首渠引洛古灌區位於陝西省渭南市,開鑿於西漢時期,為漢武帝劉徹採取臨晉郡守莊熊羆建議,在洛河下游澄城縣老狀跌瀑處開渠引水,建成了北洛河流域時間最早、難度最大的自流灌溉工程。又因在隧洞施工中首創“井渠法”,被譽為中國歷史上第一條地下渠。

講好中國故事,這四處美景要火,全部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

其後引洛灌溉代有傳承,民國時期在龍首渠基礎上修建洛惠渠,至今的龍首渠引洛灌區已發展成為由大壩、灌排渠系及配套設施組成,分設洛東、洛西兩大系統,包括總乾渠1條、乾渠4條、分渠13條,總長248千米,灌溉渭南市澄城、蒲城、大荔三縣74。3萬畝農田。

這四處擁有千年歷史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不僅是中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解決了當地的水患和灌溉等問題,也讓當地變成了物華天寶的山水田園。有著如此底蘊的四處風景地,都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入選名錄的契機,這四處風景要火起來了,趁著還沒有收費,你還不快點來打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