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登基後,為什麼沒有給自己的哥哥追諡帝號?其原因讓人不齒!

要知道當年孫家之所以能在東吳建立基業,首先得要感謝孫權和孫策有個好父親。要知道能兩次戰勝呂布,並發現傳國玉璽的孫堅,僅憑藉從袁術手中要來的一千多人,就一路攻城略地,打下了包含吳郡、會稽、丹陽、豫章、廬陵和廬江等在內的江東六郡,作為孫家的立身之本。後來孫權的哥哥孫策更是在周瑜的幫助下逐漸走出袁術給孫家在江東造成的不利影響,穩坐江東六郡,讓孫吳逐漸發展壯大,這才有了後來孫權在武昌登基稱帝的資本。

孫權登基後,為什麼沒有給自己的哥哥追諡帝號?其原因讓人不齒!

然而讓人奇怪的是,在孫權成為帝王之後,他將自己的父親,破虜將軍孫堅,追諡為武烈皇帝,生母吳夫人追諡為武烈皇后,卻沒有把勞苦功高,為了東吳社稷,將位置傳給自己的孫策追諡為帝,只追諡他為長沙桓王,實在是讓人想不明白!

要知道,歷朝歷代,在追諡先人這方面都很大方,畢竟人都死了,給個稱號也不會少塊肉,更何況一大家子都有身份地位,也是一件光宗耀祖,得了面子又得裡子的事情。比如當年曹丕登基稱帝,把曹操追諡之後,更是一路追諡到曹操的爺爺;晉武帝司馬炎在登基稱帝后,不僅一口氣追諡了自己的父親司馬昭,爺爺司馬懿為帝,還把自己的伯父司馬師也一併追諡了;唐朝時期,唐代宗李豫也曾追諡他的弟弟建寧王李倓為“承天皇帝”,更是為他舉辦了一場冥婚。可見追諡並沒有那麼困難,但即便如此,孫權還是沒有把孫策追諡為帝,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孫權登基後,為什麼沒有給自己的哥哥追諡帝號?其原因讓人不齒!

從表面上看,在追封某人時,要涉及到陵寢、宗廟、祭祀禮儀、貢品和守陵等一系列費用開資,而這些並不是一筆小數目,對於一貫節儉,愛惜民力,善於守成的孫權而言,這似乎是一件難以接受的開銷。正因如此,孫權是本著寧少勿多,勤儉節約,為民謀福祉的想法,從這方面來看,沒有給孫策追諡帝號,似乎也還能說得過去。

孫權登基後,為什麼沒有給自己的哥哥追諡帝號?其原因讓人不齒!

但實際上,孫權之所以這麼做,主要還是出於名分的考量,說白了,就是自己死後,皇帝的位置究竟傳給誰的問題。要知道孫權看上去識人善用,但其實為人有一些優柔寡斷,以至於當初曹操南下,他幾乎被大臣說動要投降曹操。孫權是一個生性多疑,為了權勢的集中,不惜暗地裡捅刀子的人物,從他後來以各種理由收拾東吳四大家族就可以看出,為了保證權力,他可以不顧昔日君臣之情,為了讓自己的子女名正言順的坐上皇位,他同樣可以不顧兄弟之情。

孫權登基後,為什麼沒有給自己的哥哥追諡帝號?其原因讓人不齒!

要知道當年孫權之所以能成為江東之主,是因為“兄終弟及”,而此時登基稱帝的他,一旦為孫策追諡了皇帝的封號,從禮法制度來看,孫權將來就應該把皇位交換給孫策的子孫。畢竟孫權接手江東時,孫策的孩子還小,沒有足夠的能力掌控江東,而此時孫策的兒子孫紹、孫子和孫奉這些後人已經逐漸長大,已經有能力當皇帝了。這樣的話,孫權又能有什麼理由拒絕,不將皇位交出來呢?

正因如此,孫權才處心積慮的封父不封兄,就是為了否認孫策的子孫有繼承皇位的權利,並透過追封父親孫堅,一再強調要子承父業,父死子繼,用這樣冠冕堂皇的理由堵住悠悠眾口,畢竟孫策雖死,但難保孫紹和孫奉等人有異心,想在孫權死後謀權篡位。更何況孫權稱帝后,他的五弟孫朗健在,孫權也不想讓孫朗有可乘之機。

孫權登基後,為什麼沒有給自己的哥哥追諡帝號?其原因讓人不齒!

筆者認為,孫權謀國深遠,城府極深,雖說是為子孫後代著想,但就因為擔心繼承人的問題出現差錯,竟抹殺掉孫策對江東的功勞,從而不為其追諡帝號,僅從這點看,孫權的行為讓人所不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