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大唐由盛轉衰的節度使制度

一 為何節度使最後變得尾大不掉?

節度使是中國中世紀曆史中的一個重要話題, 這些節度使對唐代歷史產生了巨大影響。 安史之變的肇事者就是節度使。

他們的影響一直延續到宋元年間。 比如一直和宋王朝對峙的西夏, 它就是

定難軍

節度使起家,而後來和我

鐵血強宋

打的有來有回的越南則是原先的

靜海軍

節度使。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雖然節度使在歷史上都是以武將身份出現, 但要說明節度使的產生, 需要了解唐初社會的一些背景資訊。

最關鍵的就是

均田制

府兵制

在唐代建國之前的兩百年前, 也就是南北朝期間。

拓跋氏

北魏在平定了中國北方之後,發現一個大問題:沒人種田了。

當時北方經歷長期戰亂,人都死的的七七八八,到處是無人區。 他們的應對是推出均田制,也就是封建社會的土地國家所有制, 農民按人頭分到一些土地耕種, 死後這些土地要回收給政府, 大致理解成

包產到戶

就是了。

與均田制配套的徵兵制度就是府兵制,它是一種義務兵役制, 兵員來自於均田制下擁有自己土地的自耕農。

導致大唐由盛轉衰的節度使制度

農民們平時務農,農閒練武。 戰爭期間士兵們需要自備武器去軍隊服役。 軍隊集結好之後, 將領需要從政府拿到

"魚符

“來和行政長官核對之後,才能開始軍事行動。戰事平息之後,將領回朝,農民回鄉務農。

導致大唐由盛轉衰的節度使制度

木蘭辭

中對這種兵制有生動描寫,比如木蘭在從軍之前的採購活動,戰事結束後面見皇帝, 然後歸鄉。

從木蘭辭中, 我們也可以看到這時候的府兵可不是什麼炮灰, 木蘭是騎兵,一身行頭花費不少的。為了

能湊齊一套唐軍士兵的裝具,折算起來需要一百畝的土地

均田制與府兵制的密切配合從北魏開始, 一直延續到了唐代。 由富裕農民組成的精銳騎兵就是初唐王朝一系列軍事擴張勝利的本錢,

此時唐王朝的軍事行動以戰略進攻為主, 作戰形式大多是騎兵的長途奔襲

導致大唐由盛轉衰的節度使制度

屋大維

但是到了盛唐, 也就是大致武則天時期。 唐王朝的軍事策略從戰略進攻變成了防守, 這一點與

屋大維

治下的羅馬帝國是一樣的。

兩者都是已經達到地理擴張極限的帝國。地理擴張到極限的含義是

繼續往外擴張已經得不償失.

而對於國境外的‘

窮逼

’外族來說, 對帝國的洗劫卻是來錢的大買賣。

這種情況下, 唐軍在邊疆建立了一系列的軍鎮來戍邊。但實踐中發現小規模的軍鎮不怎麼頂用。 這些軍鎮的規模也越來越大,最後形成了”

集團軍

“的架勢。

導致大唐由盛轉衰的節度使制度

袁術

節度使這個名頭出現的很早, 但此時的節度使頂天就是一個方面軍司令。 不可能沒事就割據稱帝的:

錢從哪來? 人從哪來? 沒人沒錢就稱帝,怕不是臨死的時候連蜂蜜水都喝不到.

但與此同時, 唐王朝內部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和平久了, 均田制和府兵制都玩不下去了。

均田制的先決條件是土地的國有。而打鐵還需自身硬,只有執行力強能做到令行禁止的政府才有資格搞土地國有。 官府首先要有能力對農田進行普查,搞明白官府到底有多少田。其次官府要有能力管理戶籍,搞明白自己有多少農民, 最後官府要有能力保障農民能拿到田, 之後把田收回國有。

和平是有腐蝕性的

,承平日久的結果就是敗壞, 官場和民間都不能倖免。 而敗壞結果就是紀律廢弛,政府的控制力下降,無力阻止土地兼併。國有的土地逐步變成私人土地。政府沒有足夠土地來”均田“了。 平民分到的田地越來越少, 而人口卻一直增加, 稅收也不見減少。這種

"內卷"

的結果自然是農民破產,出現大量”

流民".

均田制完蛋了, 府兵制也沒法實行下去了。 理應服役的農民, 要麼負擔不起軍備花銷, 要麼“死不起”了。就算不打仗吧,國家領土越來越大,士兵們的田地離他們駐防的哨所也越來越遠了,過去交通不便,一來一去大半年過去, 家裡田怎麼辦? 老百姓自己也不想當兵了。

導致大唐由盛轉衰的節度使制度

府兵制最終在唐玄宗年間被

募兵制

替代, 募兵制就是職業化的僱傭兵,唐玄宗建立了“

健兒

”, 就是從各種“

流動人口

”中招募來常駐邊關的職業軍人。

現在把目光回到節度使身上。在給錢就賣命的僱傭兵替換掉沒事想著家裡一畝三分地的府兵之後,朝廷發現對抗起邊疆外族起來依然不好使。

說到底就是作為軍事長官的節度使沒有什麼自主權, 他的軍餉物質要中央授權才能調撥, 他也沒法自行決定自己手下能領多少兵。

外族的進攻方式就是騎兵來去如風,來搶一波就跑,不跟你陣地戰。等身處邊關的節度使發個信使回中央,中央收到訊息,訊息再回到節度使。 那些

吐蕃回鶻契丹

的人早不知道跑哪兒去了。 所以節度使慢慢得到了自己募兵的權力。這項權力解決了割據稱帝的“

人從哪來

”的問題。

手下的僱傭兵都是拿錢賣命的,節度使自己不管錢,一旦拿不出足夠的軍餉餵飽手下,這仗就沒法打。 等中央批條子撥款也不及時。 所以節度使們也慢慢擁有了駐地的財政權。 這個權力解決了割據稱帝時候的“

錢從哪兒來"

的問題。

現在節度使有錢有人了,唐玄宗又加了把柴,給手下的節度使防區的行政權。

好了, 獨立王國要素齊活了。 就等哪個節度使跳出來鬧事。

果不其然, 公元755年,

安祿山

反了。

導致大唐由盛轉衰的節度使制度

安祿山

題外話:

中世紀時期, 亞歐大陸東邊的唐帝國周圍一圈異族外敵,亞歐大陸西邊的羅馬帝國(此時只有東羅馬了)也一個樣子。

導致大唐由盛轉衰的節度使制度

東羅馬人採用了類似的策略

"軍區制"

, 這個政策和節度使很類似, 就是軍事將領各管一段。但有個區別,古典羅馬帝國留給東羅馬的軍隊是募兵制下的僱傭軍。軍區制給與這些軍人以田地,讓他們變成”府兵“。 而中國的節度使中,是擁有土地的”府兵“變成將領可以招募的僱傭兵。

但不管士兵的人身依附關係是從依附土地變成依附領主,還是反過來, 這兩個帝國最終都飽受割據困擾。 直到壽終正寢。

導致大唐由盛轉衰的節度使制度

二 節度使看似很美好的職業

在唐朝,是看起來很美好的職業,也僅僅是看起來很美而已。權勢,是有的。地位,是有的。安全,這個就不好說了。宋以後,漸漸變成了一個沒有實權的榮耀職位。

唐朝自河朔三鎮建立以後,驕兵悍將的風氣愈演愈烈,武人亂政,又習性驕暴,以下克上的事件實屬平常。動輒驅逐節度使,謀害節度使。如

淮西鎮的連懷謀殺,中原強藩

宣武鎮

的多次兵變。

即使是藩鎮排頭兵的河朔三鎮,也經常發生士兵謀反,弒殺節度使的事情。較穩固的魏博鎮,成德鎮尚能傳續幾代,雖然最後也落得個家破人亡。

導致大唐由盛轉衰的節度使制度

不太穩固的幽州鎮,前兩任節度

李懷仙

朱希彩

都死於非命,全家被誅殺,簡直是個大火坑。

武人的狂暴兇橫,兵變的可怕,實在是比文官的得勢還要無下限得多。

節度使一方面要維護好與中央的關係,要錢要糧要權要維護自己的獨立性,但也要保持一定的限度,不能過於刺激中央政府

玩的太脫,難免會被尚有一定實力的中央政權討伐。如曾是唐朝第一強藩的淄青鎮,就被唐庭多路進兵圍剿,節度使

李師道

父子傳首長安。

另一方面,節度使還得籠絡兵心,給他們優厚的待遇

藩鎮割據時代的兵將,最是狂暴。動輒驅逐謀害上官,視朝廷為無物,向來不服約束。藩鎮倒向中央,是他們不能容忍的事情。

歷次兵變的最後結果,又總是藩鎮獨立。藩鎮的割據是常態,歸附中央是異態。節度使想要歸附中央,反而是件兇險的事情。

野慣了的兵,野心和暴戾像是野草一樣在人的心中撩撥著。

唐至五代紛亂近兩百年,兵士將官的反覆無常和作亂幾乎成了本能,節度使雖榮耀,未必安全。

天子,兵強馬壯者為之

。這正是那個特定時代下,所有武人的野望。

這麼說吧,在武夫亂政的時代。節度使是所有武人的夢想,

開衙府建節堂是莫大的榮耀

。雖然這榮耀的背後總是沾滿了血腥,雖然這官職最有可能致人死地。卻仍然像是可口迷人的毒藥一般,讓無數人甘之如飴。

導致大唐由盛轉衰的節度使制度

三 不得已而為之

唐代軍事制度經歷了一個從“行軍”到“鎮軍”的變化過程,這與唐代邊防政策變化有很大關係。

最開始邊疆是沒有常駐大型軍隊的,一旦發生邊防戰事,中央會組織“行軍”,也就是臨時派遣軍,然後委任一個“某某道(出兵目的地)行軍大總管”作為司令。

隨著邊防壓力的增大,尤其是西域經常受到吐蕃和突厥的侵擾,組織行軍缺乏機動性和應急性,已經跟不上形勢,所以開始在邊疆設定常駐軍隊,也就是軍鎮,

安西四鎮

就是在這個情況下設立的。

而這些部隊駐紮在邊疆,必須有一個管理制度,統籌日常行政和戰略部署,所以就設立了節度使統管這些軍隊。

節度使往往兼任所在地的地方長官,因此權力非常大,既有兵權又有地方行政權。這也是為了集中邊防人力物力以防禦外敵。

導致大唐由盛轉衰的節度使制度

四 節度使的推手 唐明宗李隆基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任何政策的推行,都會有它變質的那天。so,我們來分析一下藩鎮問題爆發的這個節點。

藩鎮創立於唐高宗

,大興於唐

宗,天寶年間有天寶

十節度

鎮守四方握有全國二分之一以上的雄兵。

導致大唐由盛轉衰的節度使制度

而藩鎮問題的發酵,也正是在唐

宗時期形成的。【唐高宗武則天時期的藩鎮,設立的不多,也夠不成什麼問題。】研究藩鎮的做大和創設原因,還是要著重分析唐玄宗這個點。

第一,藩鎮設立的必要性

。唐朝是一個大有胡氣的年代,皇帝們熱衷於開疆擴土。到了唐玄宗,更屬登峰造極。唐人在詩中把他和漢武相比,此人愛好就可想而知了。

設立藩鎮,未嘗不是為了節度一方軍務,快速高效的處理戰爭的需要,就像是一個軍分割槽一樣。從這點來說,開始設定藩鎮並沒有多大的錯誤。關鍵在於第二步,藩鎮一步步擴權,制衡一步步乏力,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第二,藩鎮問題的出現為何是唐

宗一手導致的,又為什麼在他老年的時候大爆發呢?

1,唐明宗晚年幹了什麼見不得人的事情

,被兒子唐肅宗

嫌棄,孤老

太極宮?

答案是殺三子,誅大臣,逼死名將。

導致大唐由盛轉衰的節度使制度

唐肅宗

我的第一觀點,唐明宗過於重視內部權力,希冀透過胡人掌兵來遏制太子擴權之路,實際上卻進一步而忽視了對邊疆地區的實際掌控,給了胡將掌兵之路。

這是皇權社會的一大悲哀

,權力這個東西,是誰也不能多給的,包含兒子老婆。就算是老的不行的那天,也不能給外人。

導致大唐由盛轉衰的節度使制度

明宗殺死

王忠嗣

這個對中央王朝頗為忠心的大將軍神,部分原因就在於他跟年紀大了的太子

李亨

關係良好。

李亨

可能借他之力擴充套件實力,且

李亨

上臺後可能要控制不了這個很有軍心的漢人軍頭。玄宗要打草驚蛇,對李亨邊打邊教。

而那些中央政府的文官與太子關係本就疏遠,有著天然隔膜,看到太子也一臉呆萌。

看起來對於權力沒那麼渴望,將來就算太子登基也好收拾的胡人,玄宗自然喜歡放心了。

2,玄宗晚年專制暴君

的毛病癒發突出

,證治嗅覺和政治眼光的一步步喪失,基本和他專制老人,強人心理的不斷上升並存。

一方面,他對於藩鎮問題的嚴峻性沒有大的預感,對於藩鎮權勢的一步步擴大基本呈縱容態度,尤其是坐擁三鎮,強兵十萬,胡商情報買馬組織滿地跑的寵兒

安祿山

玄宗可能從來沒有想到他這個如此寵愛的臣子,能夠爆發出那樣的殺傷力。

另一方面,玄宗獨斷專行

的性格,兇殘毒辣的手段在他的晚年統治段內越發暴露。

晚年的唐玄宗,越發的是一個乾綱獨斷的專制暴君。早年那個直言納諫,英明果斷的強主早已蕩然無存,偏愛專權,偏愛美色,怠捐政事,不喜聽諫。

為了一個

石堡城

冤殺將士,為了皇權忍殺自己養大的

王忠嗣

。更不用說後來一口氣殺了自己的三個親兒子,幾個宰相,這樣毒辣的老皇帝,哪個臣子敢多嘴直言藩鎮上面的漏洞?

導致大唐由盛轉衰的節度使制度

唐初延續而來的

君相共議

的良好政治系統,生動活潑的良好政治氛圍在此時已經蕩然無存。剩下的宰相,也不過是見風使舵惟皇命是從,如有才能無耿介卻又好攬權獨相的

李林甫

楊國忠

之輩。

面對這樣一個政治才能下滑,手段愈發毒辣冷酷,偏偏又好大喜功只喜歡聽腴言軟語的老皇帝,藩鎮問題上面誰敢多說什麼?大家只能跟著老皇帝一起錯下去了,只恐炸藥包晚點爆炸為好。

3,唐玄宗沒有適當阻攔河北地胡化的過程

,導致後來的藩鎮問題與民族問題夾雜,更加棘手。

導致大唐由盛轉衰的節度使制度

唐朝藩鎮問題最嚴峻的地方在於

河北三鎮

,而河北三鎮的胡化恰恰又是唐境最嚴峻的。胡人多,又反過來胡化了少數派的漢人。

唐玄宗終究加速了這個惡性的過程,胡人為節度使,大用胡人,漢人胡化,全境變色。

節度使

問題困擾了唐朝,河北地的胡化問題應當比這個問題更加嚴峻。河北三鎮中的節度使不少是契丹,突厥血統且長期不服從中央政府,多次兵變。

必然使河北地長期的胡化,兵士沾染胡氣,胡人佔有優勢地位才導致河北地出現這樣的狀況。從這點來說,唐玄宗的罪過,難以推辭。

我的觀點是,節度使問題的出現,是有一個漸趨的,漸異化的過程的。

節度使在慢慢的變色異化,在慢慢的擴張實力,直到偏離了原本的軌道。而推動這個異化的主要推手,正是皇帝唐玄宗本人。

唐王朝陷入藩鎮的大泥潭中難以自拔,直到被中原強藩

宣武鎮

吞沒。一個專制的,暴力的,政治嗅覺退化的統治者所造成的苦難,由此可見。這正是封建制度下,興衰無常的原因啊。

五 一切為了戰爭

漢末的州牧/州刺史、唐代的節度使、宋代的安撫使/制置使、明末的經略/督師……大體都是中央放權地方,給予一定的軍事、行政、財政自治權的產物,其背景都是相似的——

戰爭!頻繁的戰爭!

我國家開元、天寶之際,西陲青海之戍,東北天門之師,磧西怛邏之戰,雲南渡瀘之役,沒於異域數十萬人。

天寶中

哥舒翰

克吐蕃青海,青海中有島,置二萬人戍之。旋為吐蕃所攻,翰不能救而全沒。

安祿山

討奚,契丹於天門嶺,十萬眾盡沒。高仙芝

伐石國,於怛邏斯川七萬眾盡沒。楊國忠

討蠻閣羅鳳,十餘萬眾全沒。

向無幽寇內侮,天下四徵未息,離潰之勢豈可量耶?

——杜佑《通典

導致大唐由盛轉衰的節度使制度

首先是軍事方面。

唐代最初的指揮體制,也是因戰事臨時設定“XX道行軍總管”,委任將領指揮,戰事結束後解散編制。這一點和秦漢最初的“將軍”的概念是一致的。

然而,這種體制同樣是適用於對外擴張時期,而面對反覆拉鋸的攻防戰、治安戰就不適用了。

唐玄宗時,主要對四個戰略方向同時用兵(

吐蕃、契丹、西域、南詔

),而設定的

十節度使

也是對應這些戰略方向,這一點就如同東漢時的

護羌校尉、護烏桓校尉

一樣,逐漸由臨時的出征改為常設軍隊編制。

天寶元年,置十節度使,其九皆西北邊徼也。

唯河東一鎮治太原,較居內地。別有嶺南經略,長樂、東萊、東牟三守捉,亦皆邊也,而權抑輕。若畿輔內地,河、雒、江、淮、汴、蔡、荊、楚、兗、泗、魏、邢,鹹弛武備,羊苟安,

而倚沿邊之節鎮,以冀旦夕之無虞,外疆中枵,亂亡之勢成矣。

——王夫之

《讀通鑑論》

另一方面,唐代最初的府兵制度,全國八百多

折衝府(

折衝府是唐代府兵制基層組織軍府的名稱

有五百在關中,所謂“舉天下不敵關中,則居重馭輕之意明矣”。

然而根據現代研究,作為唐室

根本的關中地區府兵,主要發揮作用是在翦滅隋末群雄的戰爭中,大唐統一之後,府兵的主要職責就轉向了番上宿衛;貞觀年間開始對外擴張的戰爭中,是以少量府兵為核心、輔以大量臨時徵發的兵員;

而到了盛唐時,對外戰爭的頻度一點沒有降低,但是已經不復初唐時滅國戰爭的紅利了。

這時的府兵制

基本已經完球,除了臨時拉的壯丁,更多的是靠招募的職業兵來保證軍隊核心戰鬥力——這一變化,導致了唐王朝的主要兵源從關中向戰事頻發的沿邊諸鎮轉變。從此,節度使又得到了地方的徵兵權。

導致大唐由盛轉衰的節度使制度

軍事制度上的變革帶來了連鎖反應:

幾十萬邊軍要養活,誰來出糧食?從內地調撥顯然來不及,於是節度使

逐漸染指駐軍地的財政權……本著一切為戰爭服務的思路,地方上的人力物力同樣是不可或缺的,於是乾脆連行政權也接手過來……

所以唐代的節度使,從職務上往往兼任了一堆的度支使、轉運使、處置使、經略使、安撫使、採訪使的職務。這是長期區域性戰爭體系下所必然造成的結果。

哪怕是後代的宋、明吸取唐代教訓,異常警惕藩鎮之禍,但是在邊患頻仍之際也不得不以類似財、政、軍權一把抓的形式,組建跨行政區的軍區級組織。

唯一變化的地方在於,宋明的軍區統帥多由文臣擔任——這是由於唐代開始文武分途,文官武官的專業技能走向了不同途徑所致。

相對來說,高階文官更加適合負責整合某一軍區的所有行政、財政資源,同時與武將之間形成了一定的制衡。至於這個制衡是好是壞,那又是另一個話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