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的說:假如馬謖守住了街亭,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是否就能成功?

贏了統一中原也是不可能的!一國力,二軍隊戰鬥力,三歷史上北伐成功有先例嗎?四,沒有帶兵打仗統帥三軍的軍事奇才!你要了解當時大環境是曹魏根本沒把蜀漢放在眼裡!即使前期鼎盛時期劉備都是傾盡全力才拿下定軍山贏得漢中之戰的關鍵性勝利!如果一開始就面對曹操能贏嗎?其次襄樊之戰曹操精銳主力回援關羽就出現頹勢!曹魏軍隊平原作戰能力和軍事素養都要高出蜀漢東吳!而且諸葛亮北伐時候曹魏戰略重心都在東吳這邊!調整戰略諸葛亮還會這麼輕鬆?

客觀的說:假如馬謖守住了街亭,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是否就能成功?

換了王平、吳懿,街亭也是守不住的最關鍵的就是河谷與道路交匯點,兩側有海拔千米高山做護衛,若依託河谷設立據點堅守,似乎可以守住街亭。但仔細看地圖,這個河谷橫面太寬了,恐怕不少於三、四千米,馬謖的2萬多人如果要守住這裡擋住張頜的15萬大軍,幾乎不可能。退守石山倒是一個賭注,反正馬謖的任務就是堅持多一天是一天,只是馬謖竟然不考慮水源,這樣犯兵家大忌,說明馬謖實在還不具備獨當一面的能力。

馬謖守住街亭也是個未知。不過有很大機會奪取整個隴西。當時蜀軍共計不到十萬人,是北伐兵力最多的一次,但兵力分散四處,一部趙雲領軍牽制曹真,一部魏延領軍在攻打隴西幾個不肯投降的郡縣,一部中軍諸葛亮領兵,另一部馬謖部隊去守街亭。這裡有個誤區,諸葛亮有料到中央軍可能會來,但並不知道什麼時候來,會來多少,誰會來。派馬謖去那駐紮是守門的,馬謖在去街亭途中探馬告知張郃五萬騎兵過來了,當時馬謖手下一萬來人。馬謖不敢在平地用步兵抗五倍與己的騎兵,選擇了山坡紮營,以抵擋騎兵的衝擊。但水源被斷後,軍心渙散。如果能堅持到諸葛亮收攏部隊過來。很可能諸葛亮會先擊潰張郃部,然後再引主力和曹真部決戰。如果都贏了,那麼可以佔領隴西,這和打洛陽也差了好多步,畢竟蜀實力太弱了。

客觀的說:假如馬謖守住了街亭,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是否就能成功?

沒有必要說那麼多,其實打仗最簡單的來說是人力和財力的比拼,蜀漢偏安一隅,以一郡之力對抗整個中原,首先在財力和人力上就已經輸了,再加上蜀道難難於上青天,運糧極其不便,糧草供應是一個大問題,想要攻克三秦之地,只能學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戰略欺騙和突然性,如果失去了進攻的突然性,諸葛亮別說攻克整個中原了,就連拿下三秦都是問題。不過以諸葛亮的穩重性格肯定不輕易冒風險,所以否決了魏延的子午谷奇謀。所以就算馬謖守住了街亭,隨著戰事的進行,諸葛亮也要退回到四川盆地去的!

因為第一次北伐,孔明的年齡,身體狀況也最好,還有孔明留守成都的文官武將,也相對較好,出師表裡的孔明安排的人都在,孔明可以放心北伐,此次北伐也是武將最多時候,成都官員都全力支援,不像後來連李嚴都不支援,此時曹操打天下的八驃騎,和五子良將只剩張郃和曹真曹休,五將也是青黃不接的時候,只要能和曹軍僵持一段時間,諸葛亮拿下雍涼,就可以居高臨下,還有將士的心氣不同,其實第一次北伐就成功了因李嚴在永安擋東吳,諸葛亮曾說,李嚴可抵擋陸遜,所以成都老家無憂,肯定成功。

客觀的說:假如馬謖守住了街亭,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是否就能成功?

就算守住了街亭,那就意味著蜀軍要和曹魏在關中平原上打野戰了,蜀軍有足夠的騎兵部隊麼?就算派馬岱去西涼召集馬家軍舊部,能找回多少,戰鬥力如何?在那樣一個情況下以步兵為主力的蜀軍能否在野外打贏曹魏的騎兵部隊?再擺八門金鎖陣還是武侯八卦陣?除非蜀軍能配備大量的弓弩,以此構成遠中近,三個距離的有限火力,最大限度的殺傷衝鋒的曹魏騎兵。此外,還有一點,魏延能想到子午谷奇謀,曹魏那邊就沒有人能想到麼?即使不是大部隊,派出多路多批次從子午谷,褒姒道等穀道奔向漢中,諸葛亮還能安心麼?

這種戰略的規劃,不可能諸葛亮一個人只玩自己的,決策層誰都不知!佔領隴西是是絕對正確,如果諸葛亮佔了隴西將徹底改變蜀軍北伐的最大困難。天水南安沒怎麼打就佔了,隴西不降。4萬蜀軍還沒開戰,馬謖把街亭丟了呵呵,主要是馬謖廢物到,2天街亭就丟了,居然被全殲,自己一個人回來。殺他一個都難消心中氣殺他全家都不解恨的!最佳的北伐機會是劉備取得漢中之後,這個時候五虎上將皆在,兵力充足,士氣正盛,休養生息一年左右,向荊州補充十萬兵力令趙雲防範東吳,關羽張飛諸葛亮自荊州而上攻取樊城,劉備魏延黃忠馬超自漢中而上攻取長安,這樣北伐的成功率將很大,北伐成功後,東吳隨便打了,不打也行。

客觀的說:假如馬謖守住了街亭,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是否就能成功?

蜀國與曹魏之間的實力差距誇大一點可以說是蛇吞象,要解決這一點的方法一句話就是此消彼長,北伐要麼做到步步蠶食,要麼做到一戰定天下,這都要求統帥有極高的軍事才能,諸葛亮不是三國志裡的神人,他只是個凡人,治蜀治的很成功,但是勝仗打過幾個,最近的電視劇軍師聯盟雖然比較扯淡,但是說清了一個事實,司馬懿成功把諸葛亮阻擊在蜀中,三國時陸遜是超過周瑜的統帥,畢竟周大老闆除了赤壁,敗仗也吃了一籮筐,假使以陸遜代諸葛亮,而不受孫權掣肘,或許有可能在姜維時代戰勝魏國。

馬謖失街亭其實是作者想證明了漢末諸葛亮不如漢初張良, 劉備死後漢室更是復興無望, 別看諸葛亮六出祁山, 其實從第一次開始就錯了, 不相信? 請往下看: 同樣是從物化天寶天府之國四川出兵, 劉邦採用張良的計謀,就可以率精兵強將採用“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辦法打項羽一個冷不防, 可見是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方法並開始了劉備一統天下之旅, 而透過魏延之口將此先輩證明的高明的計謀放到諸葛亮面前卻被諸葛亮否決了, 暗示北伐必定失敗。諸葛亮的四川比劉邦的四川差不到哪裡去 ,果然等到司馬懿帶兵殺過來, 諸葛亮就首尾不能相顧了, 街亭不失, 必有其它地方會失, 因為一開始就註定了北伐是不會成功的。

客觀的說:假如馬謖守住了街亭,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是否就能成功?

那諸葛天下三分的坐擁荊益二州能順利過度到坐擁雍益二州!九州里得兩!這樣三國之間平衡就更穩固了,也才有了徐圖再進的可能!得了雍涼也有更好的資源,馬匹,人口等等!而諸葛的北伐從一開始也就是要侵佔雍涼,這個魏國的邊陲之地!就是要噁心魏國,如果他要你這快邊陲之地你真的傾國之力和我剛?隔壁孫吳看著呢!可以說諸葛打的小九九就是以自己全國之力博對手的一塊邊陲,這也是為啥不取魏延子午谷計策的原因,真讓魏延子午谷走成了,那就是取長安,這個窩心拳會讓魏國舉國反撲的!諸葛的目的就是第一次北伐的奇襲拿了隴右,即使只拿半個雍涼也賺了,街亭守好以後還有戰鬥主動權!魏國也不至於為了這個半個邊陲和蜀國死磕!畢竟東吳還在……三國演義裡張頜領的也不是死命令,帶計程車兵數量也不是要一定奪回的那種姿態的數量,結果被馬謖自己玩大了!其實第一次北伐是諸葛亮距離成功最大的一次,被馬謖玩沒了!

想起水鏡先生一句話:雖得其主,不得其時。諸葛亮雖然得到劉備這種明主,但是缺天時 地利 人和 天時是最後他沒能燒死司馬懿 七星燈續命被滅 勸劉備別伐吳被駁,導致他們帶的二十多年的老兵被劉備浪光。地利 本來有荊州可以四通八達,可惜最終被關羽敗了。導致糧草很難出川,伐魏難度太大。沒人和 先說關羽,被寵壞的孩子。丟了荊州,加上之前關羽本身做人有問題。太目中無人。之後諸葛亮在川也有內憂外患。是很難成就大業了。

客觀的說:假如馬謖守住了街亭,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是否就能成功?

荊州在蜀漢手裡的話,三國是不可能穩固的。因為誰掌握了荊州,誰就掌握了戰略主動權,進可攻天下,退可守老家。而三家裡,得荊州最有利的是蜀漢,因為荊州好容易守,而益州和漢中在蜀漢握有荊州的情況下幾乎不可能直接被進攻,這是隆中對“待天下有變”的勢;其次是魏國,魏國擁有荊州北部,最大的好處是避免中原受到直接威脅,這也是為什麼襄樊之戰魏國幾乎傾國之力的原因;而荊州對於吳國的意義則是整個長江防線的完整,沒有荊州東部,吳國始終不肯放棄對荊州用兵,而關羽手中的荊州西部三個郡,則佔據了更上游,使吳國始終感到威脅,這也使得關羽在孫權面前飛揚跋扈。所以荊州的歸屬始終決定著三國的走向,荊州的丟失,也決定著蜀漢很難在取得主宰天下的主動權。

其實幾次北伐虧的都是蜀國,蜀國死一個人恢復時間和曹魏死十個差不多,其實蜀國啥都沒有,沒有西涼騎兵,步軍精銳大部分死在伐吳的劉備手裡,到諸葛亮手裡精銳就剩魏延那兩萬多鐵騎和幾千白耗兵。而且軍中大將只出不進,不像曹魏人才輩出。其實關羽掛了就已經涼了大半,只是劉備的嘗試沒成功,他不是為了關羽報仇,只是為了逼東吳還荊州,可惜一把火燒了,那麼就涼透了。當時魏延的子午谷奇謀是建立在曹魏防禦重點不在關中,關中並無像樣的軍隊和大將鎮守,諸葛亮只要能奪取潼關,並派重兵守住,拿下關中西涼指日可待,之後便可取得戰略上的主動,換句話說我打你方便,你打我不方便對洛陽行成壓迫的形勢,而且還可以組建西涼和關中騎兵,司馬懿、董卓的軍隊人員主要來源於此,擁有這些資源後再加上四川弓弩兵就可以組建天下最強的勁旅,還有就是諸葛亮離間司馬懿的力度也差火候,如果司馬懿離開後諸葛亮派數十死士殺手潛入魏地殺掉司馬懿,當時天下就沒有能和諸葛亮能力接近的牛人了,諸葛亮就可以用涼隴騎兵橫掃天下試問誰敢敵。

客觀的說:假如馬謖守住了街亭,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是否就能成功?

假如守住街亭,則諸葛亮的北伐第一步完成。現在看來,諸葛亮就是想佔據涼州,涼州盛產馬匹,就能打造一支鐵血騎兵。本來按照戰略,劉備不失荊州,那再佔據涼益兩州,則天下可期也,可惜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有太多因素註定了蜀漢滅亡。第一,城池重要度不同,不計較一城一地的都是因為不重要,重要地區都是兵家必爭之地。天時地利人和,咋的,軍事大家就不需要地利了?第二,縱觀歷史中的大決戰案例,必有兩個條件之一,要麼是雙方認為時機妥當準備充分,要麼是一方利益受到極大威脅,退無可退,才會放手一搏。衛青算是一代名帥了吧,平定匈奴時也是經歷了龍城之戰,河朔之戰,在軍事情報後勤都可後才完成的漠北決戰。一將功成萬骨枯,諸葛亮要是第一次北伐便迫不及待的找別人決戰才是愚蠢至極。第三,麻煩你們在評論時先站在別人角度想想看,一個偏安一隅的蜀國,即便是在決戰中大破魏國了有那麼多人去管理城池麼,更別提還需要防備東吳故技重施。如果失敗了,那基本難逃滅國命運,這樣怎麼對得起劉備的囑託,怎麼對得起自己的志向。最穩妥的方法便是找一塊可以替代荊州的地區,繼續隆中對的策略,慢慢發育來彌補夷陵之戰的損失。好好分析一下就知道,諸葛亮戰術可能只是一流水平,但戰略絕對是頂級的,這也是古代人推崇他的原因,別說什麼小說神話,明清前可沒有三國演義的!

客觀的說:假如馬謖守住了街亭,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是否就能成功?

根據後五次北伐來看,諸葛亮如果能聚攏大軍是完全不懼曹魏大軍的。如果馬謖守住街亭,諸葛亮勝算其實蠻大的,最保守也能全據隴右,然後聯合西涼羌族等少數民族,那麼關中就真危險了。結果馬謖冒進,沒能守住街亭,導致諸葛亮來不及聚攏大軍,蜀軍太分散了,只能被魏軍各個擊破。諸葛亮就不應該北伐,蜀魏兩國實力差距太大,即使這次北伐達到諸葛亮的目標,整個蜀漢只有這麼點兵力,還要分兵駐守各地,一旦曹魏反攻各個擊破,諸葛亮只能退回蜀地憑藉天險防禦,說白了就是即使吃到嘴裡也消化不了,幾次北伐為什麼失敗,因為戰爭靠的是國家實力,一力降十會。

客觀的說:假如馬謖守住了街亭,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是否就能成功?

其實諸葛亮拿到了這些地盤也只是再現三足鼎立之勢而已。別忘了如果蜀國強大了,魏國和吳國也是會聯合的。即使即使蜀國和吳國把魏國滅了,也不見得到最後蜀國就能打贏吳國,到時候免不了一戰。而且諸葛亮或許熬不到那時候。街亭實際可以預料後期結果,將是魏蜀之間空前大戰。魏國全力反撲,諸葛亮沒有堅城,糧草,援兵,野戰兵力不佔優勢,只能退兵。街亭在手還能抗拒幾個月,但後方被切斷,部隊會被分割幾個部分,最終被吃掉。諸葛亮撤兵是優選方案,因為沒有能征善戰部將,兵力不如人。突襲得到肥肉只能吐出。這個實際提前預演了魏延子午谷奇謀,偷襲長安結果。兵少,而且每次打擊敵人都沒有讓對方主力有損失,最終敵越打越強,造成諸葛亮北伐願望落空。

守住街亭,也打不下魏國。原因有三:1、魏國大,蜀國小,以弱擊強,你不能有一點失誤,更何況國力相差太懸殊,你吃不下;2、劉禪根本不放心諸葛亮,長期勞師遠征,你越打越大,劉禪鐵定召你回來;3、吳國不可能看著你吞併魏國,如果蜀國吞併魏國,吳國滅亡不遠。綜上,即便馬謖守住街亭,諸葛亮也不過多佔點地方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