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聽過的“軍頭引見司”到底是幹什麼的?為何只有宋代有?

軍頭引見司制度是宋代官制的一部分。軍頭引見司在宋初出現,未見於元、明、清的典章制度,為宋代所獨有。軍頭引見司在崇政殿當差,直接為皇帝服務,在宋代分化事權的歷史背景下享有行政、軍事、司法等多方面職權。

軍頭引見司的職能

沒聽過的“軍頭引見司”到底是幹什麼的?為何只有宋代有?

1、

引見軍員、引呈公事

崇政殿是皇帝假日視朝之地,也是後殿視朝之地。常朝之儀規定,軍頭引見司同三班院、審官院、吏部流內銓一同在崇政殿奏事,那這四個機構的職掌性質或內容可能會比較接近。

沒聽過的“軍頭引見司”到底是幹什麼的?為何只有宋代有?

三班院、審官院進行使臣、京朝官的考課引對,吏部流內銓進行選人的磨勘考核引對,三班院、審官院、吏部流內銓負責低階文臣及使臣的引對,那麼軍頭引見司是不是負責低階武臣的引對呢?

實際上,考慮到當時的歷史背景,建炎四年(

1130

年),高宗在金兵的圍追堵截下南下逃亡,政權不穩定,對機構和人員的設定安排都是因時制宜。高宗在海上逃亡,只能攜帶親近,因此,選人改官在“如不及申”的情況下,才由軍頭引見司引見。

沒聽過的“軍頭引見司”到底是幹什麼的?為何只有宋代有?

軍頭引見司引見選人,是政權不穩定狀況下的權宜之計,並不是政權穩定下的制度產物。紹興和議後,高宗開始穩固政權,試圖恢復祖宗之法,軍頭引見司引見的物件仍舊為低階武官及士兵。

軍頭引見司向皇帝引呈國馬芻秣之類的軍政事務。而軍政事務瑣碎龐大,不可能由皇帝一一處理,而由軍頭引見司進行分類,交由有關部門處理;其它部門不能處理的,或是事務重大的,則上奏皇帝,由皇帝處理。在龐大的軍政公事面前,軍頭引見司像是一個分流器,哪些軍政事務向皇帝上報由皇帝處理,哪些軍政事務交由有關部門處理,軍頭引見司具有一定的選擇權。

沒聽過的“軍頭引見司”到底是幹什麼的?為何只有宋代有?

軍頭引見司在後殿侍奉皇帝,引見低階武臣及禁兵兵員,引呈公事,在低階軍員與皇帝之間上傳下達,擁有了日常固定時間與皇帝接觸的機會,得以接近皇權。

2、

負責引見禮節

沒聽過的“軍頭引見司”到底是幹什麼的?為何只有宋代有?

審官院、三班院、吏部流內銓、軍頭引見司在後殿向皇帝引見官員。官員覲見皇帝,如若不遵守禮節,則由其主管上司舉奏;主管上司不舉奏,則由閤門、軍頭引見司糾察。這麼做,是為了不允許任何有損皇權尊嚴的事情發生。

官員覲見皇帝,目睹龍顏,對中下級官員來說,是一種莫大的恩賜。因此,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對皇帝畢恭畢敬,甚至是飽含敬畏。但是,為了以防萬一,防止他們做出唐突的事情損害皇權,軍頭引見司便負擔起維護引見禮節的職責。

沒聽過的“軍頭引見司”到底是幹什麼的?為何只有宋代有?

3、招募、選拔、分配軍員

(1)

招募士兵

唐中期以後,募兵制逐漸取代徵兵制,成為古代中國兵制的一大轉變。宋朝的兵員,大都由招募而來。各軍招募士兵後,軍頭引見司進行復核審查,檢驗士兵是否符合標準,然後再分配士兵給諸軍。

沒聽過的“軍頭引見司”到底是幹什麼的?為何只有宋代有?

禁軍有缺額時,軍頭引見司從各處挑選符合條件的兵員,然後由殿前司、侍衛步軍司和侍衛馬軍司三衙從這些兵員中揀選兵員。

軍頭引見司便從各處挑選士兵,然後交由三衙選拔。有時,皇帝直接命令軍頭引見司招募士兵,歸屬禁軍的某一支管轄,不讓三衙挑選。慶曆元年(

1041

年),宋仁宗下令軍頭引見司招募士兵,隸屬殿前司的萬勝軍。

沒聽過的“軍頭引見司”到底是幹什麼的?為何只有宋代有?

(2)

士兵

選拔軍員,也是軍頭引見司的本職之一。各處如有武藝高強的兵士,可以送到軍頭引見司,由軍頭引見司考核。軍頭引見司稽核軍士的技藝後,或

引見

給皇帝,或直接分配軍士的去處。

另外一種選拔軍員的途徑是武舉。

沒聽過的“軍頭引見司”到底是幹什麼的?為何只有宋代有?

武舉始於唐朝,在宋朝被納入科舉體系中,制度臻於完善,第一輪考試由館職和兵部試策,軍馬司試弓馬武藝,第二輪考試

“命官與判兵部同試策於秘閣,命直學士以上及正任或橫行使一人與軍頭司試弓馬武藝”。在武舉考試中,軍頭司在第二輪篩選中考察軍士的弓馬武藝,是武舉考試的最後一個環節的考官。

此外,盜賊將功補過,告發追捕其它罪犯的,適用首原,

“內有

人才

少壯願在軍者,支與盤纏,押赴軍頭司”,經過軍頭司的考核後,編排於殿前司的龍騎軍、侍衛步軍司的壯勇軍。

沒聽過的“軍頭引見司”到底是幹什麼的?為何只有宋代有?

軍頭引見司還負責監察其它機構或官員選拔軍員,以保證選拔出來的軍員質量。

元豐二年(

1079

年),神宗派遣勾當軍頭司、內侍押班石得一監察京西第五將選拔合格兵員的情況。這麼做的目的,神宗說得很清楚,“庶諳知次第,不為將副所紿,朝廷誅賞所加,發必無妄”。

沒聽過的“軍頭引見司”到底是幹什麼的?為何只有宋代有?

(3)

選拔軍員

分配兵員

軍頭引見司招募的兵士,或者各路發解到軍頭引見司的兵士,如果沒有被三衙選中,則由軍頭引見司分配去處。這在宋欽宗宣和七年(

1125

年)十一月南郊時成為定製,由軍頭引見司根據其能力而送到諸處。

4、

軍校的遷轉,在宋初由皇帝決定,隨著北宋與遼、西夏之間大規模戰事的平息,軍隊在國家政治中的重要性日漸降低。低階軍員的升遷改由

“大閹與三司、軍頭司先指試定,但對御引呈,依拍定等第推恩”。決定低階軍員升遷的實際權力已經歸於軍頭引見司、三司與宦官。

沒聽過的“軍頭引見司”到底是幹什麼的?為何只有宋代有?

5、

干預低階軍校的升遷

權管地方軍隊

軍頭引見司在崇政殿當差,隸屬入內,內侍省,為什麼可以差遣下屬擔任地方軍隊的長官呢?制度設定的目的何在?

沒聽過的“軍頭引見司”到底是幹什麼的?為何只有宋代有?

其實軍頭引見司安排軍頭輪番擔任地方軍隊領導,無非有兩個用意:其一,鍛鍊軍頭的軍事能力,以免長居皇宮而失去作戰能力,變得不堪一擊;其二,軍頭在地方軍隊當差,可以瞭解軍隊的實情,充當皇帝的耳目。

所以作為屬於皇帝的侍奉機構,軍頭引見司派遣下屬擔任地方軍隊領導,既可以保持軍員的戰鬥能力,提高軍員的軍事素質,又可以瞭解地方實情,也可以監督地方軍隊。

沒聽過的“軍頭引見司”到底是幹什麼的?為何只有宋代有?

總體而言,軍頭引見司在崇政殿當差,崇政殿是皇帝假日視朝和平日後殿視朝的地方,這給軍頭引見司接近皇帝提供了機會和可能性,軍頭引見司正是得益於可以接近皇帝,才擁有眾多職能。但是,軍頭引見司的眾多職能來自於皇權,也是皇權的延伸。

為了強化君主權力,促使皇帝的命令更快捷有效地被執行,軍頭引見司便身兼多職。另一方面,軍頭引見位卑言輕,不會威脅皇權,易為皇帝所掌控。因此,在分化事權的時代背景下,軍頭引見司可以橫跨行政系統、軍事系統、司法系統,擁有多種職能。

沒聽過的“軍頭引見司”到底是幹什麼的?為何只有宋代有?

軍頭引

見司在實際運

行中產生的弊端

在日常運作中,軍頭引見司這個新生的部門不可避免地滋生

不良

作風,並內生出

痼疾。

沒聽過的“軍頭引見司”到底是幹什麼的?為何只有宋代有?

但軍頭引見司的設立就只有好處嗎?其實並不然。

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

1011

年),殿前侍衛司、宣徽院、軍頭司中出現了軍校以請託為名而徵收下屬錢財的現象。在評價考核體系以上級決策為主的制度下,面對上級的淫威,官吏看著自己的利益被上級侵害,也是無可奈何。

國家

機構的職能是由一個個具體的行政人員實施執行的,行政人員的工作效率直接影響到機構職能的實施狀況。

沒聽過的“軍頭引見司”到底是幹什麼的?為何只有宋代有?

上級侵害下屬的利益,中飽了自己的私囊,對下屬的評價考核難免有失公允;而下屬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工作效率可窺見一二:建立在掠奪、被掠奪關係基礎之上的上下級關係,能夠各盡其責地履行各自的工作職責嗎?真宗下令處罰軍頭司中侵害下屬利益的長官,可以推斷出,軍頭司已經出現了長官謀奪下屬錢財的事件。

軍頭引見司的軍員不僅可能被直屬上司盤剝,而且有可能遭到其他部門長官的盤剝。產生這種現象,原因有二:其一,在官僚社會中,級別越高,權力也越大,上下級之間具有嚴格的等級性,在下屬面前,上司具有絕對的權威,官大一級壓死人;其二,官官相護,軍頭引見司的長官不去維護下屬的利益。

沒聽過的“軍頭引見司”到底是幹什麼的?為何只有宋代有?

侵害下屬利益

“國家之敗,由官邪也。”官員掌握國家權力,運用得當,則為民造福;任意妄為,則為禍一方。對違法亂紀的官員,宋朝採取行政、司法等多種方式懲治。但是,對違法官員的懲治經常是有法而不依。

沒聽過的“軍頭引見司”到底是幹什麼的?為何只有宋代有?

在當時連等子的備選人員都敢在天子腳下毆打百姓、強取財務,更遑論選為等子的兵員呢。士兵違法亂紀不可怕,可怕的是無人敢管。違法亂紀後無人懲治,兵員更加有恃無恐、肆無忌憚地剝削壓榨百姓。軍頭引見司是國家眾多職能部門中的一個,處在等級制嚴明的官僚組織中,不可避免地感染上官僚體制的沉痾。

違法亂紀,剝削百姓

沒聽過的“軍頭引見司”到底是幹什麼的?為何只有宋代有?

然而,在實際運作中,軍頭引見司逐漸內生出官僚機構的一些痼疾,並最終隨著南宋的滅亡而湮沒在歷史的塵埃中。一個新部門的誕生,可能起因於統治者為了實現某種特殊的意圖,但是,部門設立之後,有其自身的成長髮展規律,同時也受到其他部門、時代政治理念及歷史傳統的影響,並不會按照統治者的意圖而運轉。當這個部門無法完全實現統治者的政治意圖,並且無益於國家的整體績效時,部門就奄奄一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