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的不是諸葛亮,而是另有其人?

“草船借箭”的故事出自於《三國演義》第四十六回,講的是諸葛亮和周瑜的一個賭約。

“草船借箭”的不是諸葛亮,而是另有其人?

話說,赤壁之戰時期,東吳第一大帥哥周瑜嫉妒諸葛亮的才幹,因水上交戰需要箭,周瑜要諸葛亮在十天內負責趕造出十萬支箭,哪知諸葛亮說他只須三天,還立下了軍令狀,完不成任務甘受處罰。周瑜想,三天不可能造出十萬支箭,正好利用這個機會來除掉諸葛亮。於是他一面故意拖延材料供應,另一方面叫心腹魯肅去探聽諸葛亮的虛實。但諸葛亮不慌不忙,他只請魯肅借船二十隻,每船配置三十名軍士,船隻全用青布為幔,每船各束草人千餘個,分別豎在船的兩舷。並要魯肅為其保密,千萬不能讓周瑜知道。魯肅雖然答應了諸葛亮的請求,但並不明白諸葛亮的意思。他見到周瑜後,不談借船之事,只說諸葛亮並不準備造箭用的竹、翎毛、膠漆等物品,周瑜聽罷也大惑不解。連續兩天,都不見諸葛亮有什麼動靜,所有人都搞不懂諸葛亮要做什麼。直到第三天凌晨,大霧漫江,諸葛亮才請魯肅來到船上,把二十條船用繩索連線起來,冒著濃霧向曹操駐地江北使去。等到船隊接近曹操水寨時,諸葛亮令船隊一字排開並擂鼓吶喊,故意製造了一種擊鼓進兵的聲勢,而他們在船艙內飲酒等待便可。

“草船借箭”的不是諸葛亮,而是另有其人?

曹操聞報後,以為敵軍進攻,又擔心重霧迷江,怕遭到埋伏,不肯輕易出戰。他急調旱寨的弓弩手六千多人趕到江邊,會同水軍射手,共約一萬多人,一齊向江中亂射,企圖以此擊退“劉孫聯軍”的進攻。一時間,箭如飛蝗,紛紛射在江心船上的草把和布幔之上。一段時間以後,諸葛亮又命令船隊調個頭,繼續擂鼓吶喊。等到天亮以後,濃霧還沒有散去,這時候,船上布幔和草把子上都插滿了密密麻麻的箭。此時,諸葛亮才下令船隊返回。還讓士卒齊聲大喊:“謝曹丞相賜箭!”曹操聽聞後才知上了當,可是諸葛亮的船隊已經順風順水離去20餘里,要追也來不及了,曹操懊悔不已。船隊返營後,每條船上大約有五,六千支箭,二十條船共得箭十幾萬支,為時不過三天。諸葛亮對魯肅說,自己不僅通天文,識地理,而且也知奇門,曉陰陽,擅長行軍作戰中的佈陣和兵勢,在3天前便知第三日清晨必有大霧。魯肅把借箭的經過告訴周瑜時,周瑜感嘆地說:“諸葛亮神機妙算,我比不上他。”

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可謂是家喻戶曉,流傳甚廣,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無不為諸葛亮的神機妙算而歎服,以致不少人都對其深信不疑。然而據史料記載,“草船借箭”的人並非諸葛亮,而是另有其人,那麼,到底是誰在“草船借箭”呢?

根據裴松之注《三國志·吳書·吳主傳》上記載: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正月,曹操與孫權交戰於濡須(今安徽巢縣西巢湖入長江的一段水道)。初次交戰,曹軍大敗,於是堅守不出。一天孫權借水面有薄霧,乘大船從濡須口闖入曹軍前沿,觀察曹軍部署。孫權的大船行進五、六里,並且鼓樂齊鳴。曹操生性多疑,見孫軍整肅威武,恐怕有詐,不敢出戰,喟然嘆曰:“生子當如孫仲謀!”隨後,曹操下令弓弩齊發,射擊孫權的船。沒多久,孫權的大船便因一側中箭太多,船身傾斜,將有翻沉的危險。孫權下令調轉船頭,使另一側再受箭。不一會,箭均船平,孫軍安全返航。

“草船借箭”的不是諸葛亮,而是另有其人?

因此,雖然三國時期確實有用船借箭的事,但其主人公並非諸葛亮而是孫權,且時間上在赤壁之戰五年後、空間上也在濡須(今安徽省內),很顯然,孫權也並非預先規劃“借箭”之事,只是他審時度勢,隨著戰場變化而採取的相應策略,才有了“草船借箭”故事的雛形。而我們現在所熟知的“草船借箭”不過是羅貫中根據歷史事件進行改編和創作後,加諸到諸葛亮身上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