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牛史學家,一生編撰4部史書,佔《二十四史》的六分之一

公元前108年,漢朝太史令司馬談去世,漢武帝任命他的兒子司馬遷接任太史令一職,司馬遷“究天人之際、成一家之言”,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成為中國史書中的典範,此後,從《史記》,到《漢書》《後漢書》《三國志》……《明史》,合計24部紀傳體通史,被史學界稱為“二十四史”。從西漢到清朝近2000年的時間內,這24部鴻篇鉅著,被稱為中國的“國史”。司馬遷等史學家固然偉大,但素不知,這24部史書中,有4部由同一個人編纂,此人卻很少被人知道,他就是危素。

中國最牛史學家,一生編撰4部史書,佔《二十四史》的六分之一

危素,字太僕,江西金溪人,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家和歷史學家,他一生經歷元朝、明朝兩個朝代,學識淵博,堪稱一代“文宗”。危素4歲讀書,15歲的時候便廣交天下文人學士,元朝至正元年,38歲的危素被元朝重用,負責組織人手編纂史書,危素夜以繼日,順利完成了《宋史》《遼史》《金史》三部史書,但因為蒙古人不願意將史書上載入漢人的名字,所以這三部史書的署名作者都是脫脫。脫脫身為元朝宰相,根本無暇編撰史書,實際上,只是把危素的功勞搶去了而已。但危素不在意署名問題,因此很少有人知道,這三部史書實際的編撰人名叫危素。

中國最牛史學家,一生編撰4部史書,佔《二十四史》的六分之一

因為元朝統治者是蒙古人,危素在元朝雖然身居要職,但卻不被信任,危素想寫一本元朝宮廷后妃的傳記,因為沒有素材,但元順帝又不肯給他提供方便,因此危素只能用自己的俸祿來賄賂宦官,讓宦官來幫他打探情報。下圖為危素的書法:

中國最牛史學家,一生編撰4部史書,佔《二十四史》的六分之一

元順帝是元朝的最後一位皇帝,公元1368年(明朝洪武元年),朱元璋派徐達、常遇春攻打大都(北京),元順帝驚慌逃走。此時,危素正在一座寺院裡,打算投井自殺,但被和尚勸阻。《明史紀事本末》雲:

八月二日,徐達等進師元都……學士危素寓僧寺,亦欲赴井,一僧止之曰:“公死,亡國史也。”

中國最牛史學家,一生編撰4部史書,佔《二十四史》的六分之一

於是,危素前往見徐達,徐達早聞危素之名,善待危素,在危素的建議下,徐達保留了元朝大部分的國史史料,包括十分珍貴的《元實錄》,為後來編撰元史打下基礎。

徐達將危素帶回南京後,朱元璋任命危素為翰林侍講,和宋濂一起編纂《元史》,宋濂是明初大儒,又是朱元璋的舊臣,同時兼任太子朱標的老師,是文壇領袖。所以《元史》的署名作者是宋濂,實際上元朝的大多史料,都是危素整理和編撰的。也就是說,二十四史中的《宋史》《遼史》《金史》《元史》這4部史書,都出自危素之手。估計太史公司馬遷泉下有知,也自嘆不如。可惜的是,危素卻沒有機會在書中留下姓名,因此,歷史上的危素,鮮為人知。

中國最牛史學家,一生編撰4部史書,佔《二十四史》的六分之一

危素在明朝為官期間,朱元璋多次召見危素,和他探討元朝的興亡原因,朱元璋還賜危素一輛小車,讓他可以乘車入宮,這是非常高的待遇。但不久後,危素被御史王著彈劾,說他是亡國之臣,不宜重用,其他御史也群起而攻之。而危素也在朱元璋面前自稱“老臣”,讓朱元璋十分不爽,危素最終被貶到和縣,和縣有一座餘闕廟,餘闕是元朝的忠臣,朱元璋讓危素為餘闕守廟,實際上是變相的諷刺危素,危素飽讀詩書,無法承受侮辱,當年病逝,含恨而終,享年70歲。

中國最牛史學家,一生編撰4部史書,佔《二十四史》的六分之一

危素是元末明初著名的文人,在書法、詩詞、散文上都有很高的造詣,尤其在中國史學界,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此等人物,值得後人知曉,值得後人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