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東軼事-老朱家的改革開放史

浦東軼事

-老朱家的改革開放史

阿衛(童衛旗)與大學同學老朱(朱定敏)在大學時代交往並不多,那時阿衛經常玩足球,一幫人瘋一個下午,經常還要侃一個晚上,屬於喜歡

“軋鬧忙”的那種,而老朱經常玩花拳繡腿,每天一個人燈籠褲白蠟棍像模像樣的不知跑哪兒去了,有空還會一個人彈彈吉他無病呻吟,屬於喜歡“悶白相”的那種,很有文藝範兒!畢業後,可能是命運的巧合,他倆都在上海灘最為標誌性的外灘大樓上班,且離得很近,一來二往,交往不斷加深,雖然後來阿衛離開了外灘,投身科技報國,但他們的交往卻是這段外灘經歷的意外收穫。

浦東軼事-老朱家的改革開放史

上海灘最為標誌性的外灘

老朱家原來在上海灘最為繁華的黃埔區,那時正值浦東開放開發,老朱家響應國家號召,作為最早的一批浦西移民來到了浦東落戶,那時的浦東還處於百廢待興之際,主要的交通以輪渡為主,後來有了延安東路隧道,有了公交車,卻阻擋不了浦西同學紛至沓來的步伐,老朱兄弟那套一室半小屋成了同學之家,經常高朋滿座,而朱家兄弟卻可以不在家,朱媽媽成了大家的媽媽。這裡也發生了許多故事,記錄了一段難以忘懷的青春回憶,讓沈家弄路

293

204

室成為這段記憶的一個標誌。現在這間小屋已融入到浦東改革開放的洪流之中,不復存在,有時去浦東會不自覺地尋找小屋的遺蹟,回味青春的氣息,往事歷歷在目。

浦東軼事-老朱家的改革開放史

正值浦東開放開發

1。

青澀的聖誕夜

改革開放之初,國內掀起了一股

“洋節”熱,其中最為火爆的就是聖誕節,動則幾百上千的消費,也讓襄中羞澀的我們望而卻步,卻心有不甘,去浦東老朱家聊天也算一種消遣。一下班就趕往浦東,免不了又讓朱媽媽忙晚飯,當然老朱家從來就不缺老酒,一頓“聖誕大餐”就這樣不經意完成了,漸漸就成了我們聖誕夜的一個保留節目。每年“聖誕大餐”上講的都是大學生活的那些老故事,而每次講還是那樣的有感染力,似乎就發生在昨天,都會引得開懷大笑,青春的煩惱一掃而光。偶爾也會體驗一下外面的“聖誕大餐”,但不管多晚仍會趕回浦東老朱家,感覺缺了這塊就不完整了。老範挖到了“第一桶金”、阿劉小蔣留美升造、仲傑創業深圳、張淵謝老師東渡日本、小李子南巡東莞,改革開放的大潮衝擊著當時的社會,讓老朱家的“聖誕大餐”有了漣漪,但倦鳥總會歸巢,使得老朱家的“聖誕大餐”一直延續著,直到那間小屋成為歷史。

浦東軼事-老朱家的改革開放史

老朱家的

“聖誕大餐”一直延續著

2。

最特別的賀禮

阿劉小蔣這對比翼鳥飛往美國後終於結成正果,喜訊傳來樂壞了幾個兄弟,這天在老朱家琢磨開了,不知誰提議搞一組漫畫作為賀禮,馬上得到響應,而且說幹就幹,當即動手,老範寫字,謝老師畫畫,阿衛與老朱負責指令碼。這組漫畫抓住了這對情侶的鮮明特徵,作了一定的藝術誇張,惟妙惟肖地展現了他們的情感發展歷程。如嬌小的小蔣羞澀地爬上長扶梯與高大的阿劉接吻,而提示語竟然是注意高空作業安全;小蔣變身學霸時又是另一番情景,按著阿劉的頭一點也不含糊,而頭頸裝著彈簧的阿劉則嬉皮笑臉地提醒,胡克定律知道嗎?這句話厲害的……,整個創作過程真是笑翻了天,是那種特殊的親密無間情感的真實流露。這組漫畫被阿劉小蔣珍藏著,一直未能再見,而內心也有愧疚,玩笑是否開過頭了

?!

浦東軼事-老朱家的改革開放史

玩笑是否開過頭了

3。

夜鷹熱線

當時有檔心靈雞湯類節目夜鷹熱線,專門解決情感問題,而肯內基的薩克斯《回家》及主持人王緯與這檔節目一起紅遍上海灘,那時在老朱家也會收聽這檔節目。這天在老朱家喝茶閒聊,發現

“喇叭”近來沒有聲音了,估計遇到了點感情糾葛,突然想到這個節目,有人提議是否模仿節目為兄弟排解一下。錄音機、電話、《回家》錄音帶都有了,缺個主持人王緯,透過試音,阿衛被確認與王緯的音質很相似,朱家阿弟的電話也打得很見功力,一些細節把握得很逼真,如開頭必問“是我嗎?”,等到“喇叭”來了回放錄音給他聽時,他竟信以為真,沒想到情緒不但沒有排解,而且越發激動,兄弟幾個趕忙解釋是玩玩的,反而弄得更僵,好半天才平息下來,感情這玩意確實不好玩!

浦東軼事-老朱家的改革開放史

專門解決情感問題

4。

酒神的傳說

初來浦東老朱家,老朱每每用白酒招待同學,而老朱酒量了得,

“浪頭”、 “喇叭”等最多起起“蓬頭”,沒啥“花頭”。阿衛則從來不喝白酒,後來場面上能應付幾口已算不錯,在酒桌上一直低調做人。一次去貴陽開會,會上用茅臺酒招待,早聽說國酒了,被勸得豁出去了,真的喝開了,那天喝倒了一大片,他則驚喜地發現自己是倖存的那幾個。第一次自帶白酒上了老朱家,明顯就想惹事,還是心虛只說不會主動拼酒,那天真喝了不少,確實讓人刮目相看了,也讓他確信真能惹點事了。老朱家的喝酒格局有了很大變化,讓阿衛體驗到了叱吒酒桌的快感,老朱的餘威雖在,也不甘心地位下降,但阿衛在內蒙古與草原雄鷹斗酒的傳說,在萊蕪以酒勇奪

60

萬元的傳聞,一度在老朱家也是津津樂道,讓他只能肅然起敬。

浦東軼事-老朱家的改革開放史

老朱家的喝酒格局有了很大變化

5。

朱媽媽的湯圓

去老朱家有時不會打招呼,那天正好元宵節,阿衛正好在浦東辦事,順便就上了老朱家,而朱家兄弟都不在,朱媽媽熱情地招待他吃湯圓。阿衛先客氣地表示今天家裡吃過

10

個湯圓了,朱媽媽堅持朱家的湯圓一定要嚐嚐,他也就不客氣了,表示來

4

個嚐嚐吧,朱媽媽臉上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異樣,隨即做湯圓去了。熱氣騰騰的湯圓上來了,天哪,才知道朱家湯圓,每個有一個包子那樣大,

4

個湯圓裝了滿滿一個大盆碗,這樣的湯圓吃一個都夠嗆,而朱媽媽坐在那兒看著他吃,可不能辜負了老人家一片心意,只能故作輕鬆地極力往下嚥,還連連表示好吃,好不容易吃完後,緩了好一陣子才告辭回家。後來老朱告訴阿衛,朱媽媽對他能吃

4

個朱家湯圓起先不相信,後來非常佩服,也很擔心不要吃壞了身體。

浦東軼事-老朱家的改革開放史

很擔心不要吃壞了身體

2018

年的聖誕夜,又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日子。這天上午阿衛在浦東參加了上海市慶祝改革開放四十週年大會,見到了被評為全國改革開放四十年

100

位先進人物之一的中學老師於漪。下午他參加了風雲二號

H

星交付及研製四十週年紀念活動,見到了不少課題組老同事,特別是匡定波院士、陳桂林院士等老前輩。晚上又回到浦東參加了“聖誕大餐”聚會,與老朱兄弟、謝老師、小李子等老朋友重溫了當年青澀的聖誕夜之情。這天是如此的巧合,濃縮了四十年中的那些人、那些事,讓人有恍如隔世的感覺,而浦東老朱家卻是我們見證這段發展歷史的一個重要支點,那種無牽無掛、悠閒自得的“放縱”,一去不復返了!

浦東軼事-老朱家的改革開放史

於漪老師、匡定波院士、陳桂林院士

浦東軼事-老朱家的改革開放史

青澀的聖誕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