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徐說三國第十七回—— 量力而行福何患? 劍走偏鋒禍同行!

老徐的世界觀

上回說道,董太后聽信小人之心與何太后針鋒相對,互不相讓。董太后錯誤估計形式以及自己所依仗勢力的能力,很快就會嚐到後果。

何進出,召三公共議。來早設朝,使廷臣奏董太后原系藩妃,不宜久居宮中,合仍遷於河間安置,限日下即出國門。一面遣人起送董後;一面點禁軍圍驃騎將軍董重府宅,追索印綬。董重知事急,自刎於後堂。家人舉哀,軍士方散。張讓、段珪見董後一枝已廢,遂皆以金珠玩好結構何進弟何苗並其母舞陽君,令早晚入何太后處,善言遮蔽:因此十常侍又得近幸。出自《三國演義》第二回 “張翼德怒鞭督郵 何國舅謀誅宦豎”

老徐說三國第十七回—— 量力而行福何患? 劍走偏鋒禍同行!

董後被廢可不可惜?一點也不可惜,說的不好聽一點,是其自找的麼!一個人活在世上,最重要的是看清自己,知道自己幾斤幾兩,這看起來容易,實際上很難做到的。歷史上太多太多人最後都死在看不清自己身上,而董後就是現成的例子。

十常仕又回到何太后那邊,是不是太小人?是也不是,為什麼這麼說,如果你是君子肯定看不慣此種行徑,這不是反覆無常沒有原則麼?但世界都是多元的麼,有君子必然就有小人,要不然人人都是君子,不也是亂套了麼?

六月,何進暗使人鴆殺董後於河間驛庭,舉柩回京,葬於文陵。進託病不出。司隸校尉袁紹入見進曰:“張讓、段珪等流言於外,言公鴆殺董後,欲謀大事。乘此時不誅閹宦,後必為大禍。昔竇武欲誅內豎,機謀不密,反受其殃。今公兄弟部曲將吏,皆英俊之士;若使盡力,事在掌握。此天贊之時,不可失也。”進曰:“且容商議。”左右密報張讓,讓等轉告何苗,又多送賄賂。苗入奏何後雲:“大將軍輔佐新君,不行仁慈,專務殺伐。今無端又欲殺十常侍,此取亂之道也。”後納其言。少頃,何進入白後,欲誅中涓。何後曰:“中官統領禁省,漢家故事。先帝新棄天下,爾欲誅殺舊臣,非重宗廟也。”進本是沒決斷之人,聽太后言,唯唯而出。出自《三國演義》第二回 “張翼德怒鞭督郵 何國舅謀誅宦豎”

袁紹進言是否正確,很明顯袁紹沒有那麼草包麼,這是一個很正確的決定,我們做事情最重要的就是時機啦,同樣一件事情時機合適不合適會影響最終的結果的。何進為什麼沒有誅殺宦官,他這個大將軍當的也很窩囊啦,手握天下兵權,卻處處掣肘,但這也是他的性格特點,這也是無法改變的,將來他還會在他的性格特點上面吃虧甚至是丟掉性命。

袁紹迎問曰:“大事若何?”進曰:“太后不允,如之奈何?”紹曰:“可召四方英雄之士,勒兵來京,盡誅閹豎。此時事急,不容太后不從。”進曰:“此計大妙!”便發檄至各鎮,召赴京師。主薄陳琳曰:“不可!俗雲:掩目而捕燕雀,是自欺也,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況國家大事乎?今將軍仗皇威,掌兵要,龍驤虎步,高下在心:若欲誅宦官,如鼓洪爐燎毛髮耳。但當速發雷霆,行權立斷,則天人順之。卻反外檄大臣,臨犯京闕,英雄聚會,各懷一心:所謂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反生亂矣。”何進笑曰:“此懦夫之見也!”傍邊一人鼓掌大笑曰:“此事易如反掌,何必多議!”視之,乃曹操也。正是:欲除君側宵人亂,須聽朝中智士謀。出自《三國演義》第二回 “張翼德怒鞭督郵 何國舅謀誅宦豎”

老徐說三國第十七回—— 量力而行福何患? 劍走偏鋒禍同行!

但凡天下大亂絕不是沒有緣由,袁紹為什麼要出這種主意,最主要是他被他的心識所左右。不是思維哦,是心識。思維是一個人的思考,頭腦裡儲備的各種知識。心識則是一個人的魂,一個人慾望,或者說一個人的追求活著的目的。袁紹家族四世三公,他們都是做政治的,他們活著最重要的目的除了人基本的一些要求之外最重要的是對權利的慾望和掌握。現在宦官當權,很明顯是政敵,所以必須除掉。我們回顧前文來看,也就袁紹最心急,幾次建議要殺掉宦官一黨。當然一部分是為了國家,更多的可能還是為了他自己或者說為了他的家族利益。

當正面攻擊不起作用,何進遲遲不能下決心,很自然的想到引外面的實力派來朝廷逼著太后做決定。當時的袁紹可能一心想到的就是殺掉政敵,但他沒有深入思考,如果外面權臣能夠左右太后,甚至是左右皇帝,那麼你憑什麼制約他呢?他為什麼要聽你的呢?當時了,當局之謎旁觀者清,我們很難要求一個人永遠不犯錯。但袁紹此計可能也是天下大亂,各自稱王,三分天下,最後三國歸晉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