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幹:“孤勇者”王朔

多年以前,王朔就是一個“孤勇者”。

“誰說站在光裡的才是英雄”,昔日,這個頑劣的少年,打破了很多的罈罈罐罐,自己的額頭也傷痕一片,在暗夜裡行走,貌似小丑但絕不虛偽。如今他年過花甲,依然保持出道時不拘陳規、大膽嘗試的精神。

人物|王幹:“孤勇者”王朔

王朔自己反思說,他不適合經商,雖然創意不凡,但經營起來又不耐“煩”

和王朔認識比較早,1988年的時候,我在《文藝報》理論部工作時,《鐘山》編輯部讓我去盯著王朔正在寫的長篇。我去找王朔的時候,他正在一家部隊的招待所寫作,環境極其簡陋,除了一張桌子外,別無他物,印象最深的是連一個茶杯都沒有,我坐公交車過去,轉了幾次,乾渴得要命,想討杯水喝,王朔說,這裡不是會客的地方,只有一個搪瓷缸,你要不在意,就用我的喝幾口吧。我渴得不行,咕嚕咕嚕喝了一大口,開始聊天。他給我看了長篇的手稿,他正在寫的《千萬不要把我當人》,說這是寫氣功的,肯定給《鐘山》,要不你把寫好的先寄回去?我說,不用,等你寫好了,我來拿。之後看到王朔調侃我“中國文壇奔走相告委員會主任”,是因為他每次見到我,我都為他推薦一些新的作家和作品,且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2002年左右王朔和姜文、葉大鷹等合開了一家“非話廊”酒吧,我們就經常去泡吧。“非話廊”的店名沒有叫響,王吧的名字卻遠揚京城內外。因為姜文和葉大鷹很少去,王朔去得最多,大家都說王朔的酒吧,他說別囉囉嗦嗦,叫“王吧”得了。於是有好事者就故意問,烏龜酒吧在哪兒?只是,“王吧”開了一年的樣子就關閉,王朔自己反思說,他不適合經商,雖然創意不凡,但經營起來又不耐“煩”,故開公司業績平平,還有點寒磣。

這次如此“低調”,王朔是抱著謙遜的態度來的,沒想到成了會場上的靶子

更多的時候,我們看到的是王朔 “揮斥方遒”“糞土文壇萬戶侯”數落貶損他人的場景,也經常在媒體上看到王朔嬉笑怒罵地說話損人,然後記者有了“料”,第二天紛紛見報,流量爆漲。但混不吝的王朔也有被人“損”的時候。1994年秋天王朔在上海陷入這樣的“困境”,他在張教授、李教授等快嘴的圍攻下,居然一言不發,微笑著不接招。作家陳村也不時插科打諢,而王朔既沒有反擊,也沒以慣用的“自嘲”來消解。在這次會前,王朔參加一次三峽筆會,和作家們打“八十分”,江蘇作家儲福金牌打得好,也愛評點,王朔的牌技一般,被數落之後,連舉“白旗”:“老師,我寫份檢討行不行?”,眾人轟然大笑,一場“紛爭”瞭解。這次如此“低調”,在王朔的生涯中,極為少見,他那張毒舌饒過誰啊。

或許是人單力薄,或許是“客場”的原因,那天王朔沒有露出他的“獠牙”。這次活動是上海電影部門為紀念世界電影100週年和中國電影90週年舉辦的一次學術研討活動。參加活動的嘉賓主要是來自上海和北京的電影人和研究者,京滬之外的只有我和黃亞洲兩人,黃亞洲是《開天闢地》的編劇,正當紅,而我,電影外行,寫過一篇批評張藝謀的文章,與電影界來往極少,參加會議的原因,主辦方說是因為孫甘露的熱情推薦。

據說王朔是主動與會的,費用也是自理的。他想了解一下電影界的資訊,也想了解一下上海文藝界的動態,當時他正開著一家文化公司,來滬上看看有沒有商機也是可能的。看得出來王朔是抱著謙遜的態度來的,沒想到成了會場上的靶子。另一個北京來的導演更慘,古榕拿著剛剛殺青的電影《紅塵》到研討會請大家“審片”,這是需要勇氣的,一般新片出爐,主要是找人捧場,古榕敢到酷評家林立的上海灘來首映,確實是“深入虎穴”的架勢。古榕可能低估了上海評論家的殺傷力,高估了自己的承受力。整個電影研討會挑刺的多,點讚的少,估計一開始想說好話的評論家也被會場的氣氛所裹挾,也下意識地亮出小刀子來解剖解剖。

人物|王幹:“孤勇者”王朔

當然,“炮火”還是集中在王朔這裡。我記得那天上午開完會,中午王朔拉我和陳曉明去酒店的餐廳零點用餐,我們剛坐下不久,會上幾個“正方”的教授也進來點餐,和“反方”的王朔當即照面,按理說,大家應該禮貌地打個招呼,因為太突然,雙方還沒有從會場上的“角色”和氣氛中轉變過來。那天的午餐,雙方吃得都不是很爽,我清楚地記得,各自的餐桌上剩下了很多的菜,因為相鄰很近,都能聽見對方說話的聲音,那一餐幾乎是沉默的午餐。而我自己也感到尷尬至極,一不小心就被站了隊,說實在的,雙方都是我多年的朋友,我是不願意站隊的,而且站隊本身沒有意義,我理解雙方的觀點,但都不是我的立場。事後,我看到王朔的一些訪談,這次對他的刺激還是比較大的,善於自嘲的王朔說起這次遭遇是有些憤憤不平的。

把自己埋在歷史文化的隧道里才有踏實感嗎?王朔亦如此,是古典的魅力還是現實的匱乏?

王朔看上去很痞,其實很真誠,很性情,在圈內的口碑一直很好。雖然口無遮攔,得罪不少名流和朋友,但又是豪爽仗義之人,20多年之前,一位文友從國外回來,生計極為困頓,於是就有人出主意讓他以王朔的名字寫本書,可以緩解經濟危機。本來是開玩笑的,沒想到王朔真的同意了,說,我這名字也不值錢,他如果不嫌寒磣就用吧,稿費全部給他。不知道書後來出來沒有,但這件事足見王朔的熱心和俠義。

王朔屬於文學和影視兩棲動物,最火的是影視劇,但他自己說,寫影視讓他不會寫小說了,沉默十五年之後,王朔終於有小說新作問世了。這部題為《起初·紀年》的長篇小說雖然屬於“歷史小說”,但王朔的“我”的痕跡很重。小說開頭就是“我一年”,這用法看上去很奇妙,其實也是王朔的套路。王朔喜歡在小說裡用“我”,《我是你爸爸》《我是流氓我怕誰》《我的千歲寒》,題目直接用“我”,而那些第三人稱敘述的小說,其實也是王朔隱含敘述。新作直接以第一人稱敘述。“我”在小說中的身份是漢武帝,但又是王朔自己的投射,那些北京土語和網路上的梗,只能源於王朔的口中。

王朔對文學貢獻最大的該是語言,他張揚的那些憤青的情緒、看上去不那麼正經的腔調在早期的劉索拉、徐星等人的作品中有過表達,在後來的朱文、於一爽、石一楓等青年的寫作裡也被傳承,他用語言完成了文學的形象塑造,尤其對京味的重塑,其貢獻和崔健的歌詞有異曲同工之妙。老舍之後,京味小說實際上是斷層了,一些京味作家,實際上都脫離了京味的文化現實,在歷史的衚衕裡打圈,而王朔的語言及時表達這樣一個文化現實,他呈現北京人當下的生存狀態和語言狀態,並由此輻射到生活中去。早在20年前,我就說過,上網必須擁有三大寶典,一是熟知金庸的小說,二是周星馳的喜劇電影,三是王朔的小說腔。有了這三大“法寶”,你就可以在網上暢通無阻。如今網路開始反哺王朔,王朔小說裡的那些網路梗隨處可見,看出來王朔還是不願意被時代拉下。

人物|王幹:“孤勇者”王朔

20世紀80年代的“孤勇者”,左起葛優、馮小剛、王朔

王朔新作出版,好像“孤勇者”王朔也擺脫不了和歷史那些文化名人的宿命——就是從現實的叛逆出發回到歷史的鉤沉中。當然,這部新作到底是否經典,還有待於讀者和時間的檢驗。魯迅最早扛起白話文運動的大旗,用鮮活的現實語言來寫現實的生活,《阿Q正傳》《傷逝》《故鄉》都是現實生活的反映,而到了《故事新編》裡魯迅對歷史的興趣代替了現實的直接書寫。聞一多是新詩的代表人之一,但後來又沉湎於楚辭和古典詩詞的研究,當代的王蒙先生一直是書寫當下生活的典範,但近十年來,對“國學”也是樂此不疲,從莊子到老子到荀子,一路解讀過來。王朔他自己曾表白過討厭金庸的不文不白,認為有一股腐朽的氣息。但從《我的千歲寒》開始,王朔突然轉向了中國的古典,而且欲罷不能,這一次的《起初·紀年》直接寫歷史而且序中號稱皆有出處,玩的不是心跳,玩的居然是“考證”,甚至還文白相間。雖然王朔的路數依然是解構,依然是當年的立場,但回到故紙堆本身,就是一種姿勢,中國文人的歸宿是把自己埋在歷史文化的隧道里才有踏實感嗎?“孤勇者”王朔亦如此,是古典的魅力還是現實的匱乏?(王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