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讀懂《駱駝祥子》後才醒悟,窮的根本不是家庭出身,而是這點

老舍先生的《駱駝祥子》只要是讀過初中的學生應該都是知道的,初中生都在讀的一本小說。可就是因為這本小說,卻成為了許多踏入社會的成年人覺醒的神作。

初中階段孩子的思想沒有那麼複雜,對社會的認知也不高,只知道祥子是一位想靠著自己奮鬥試圖留在大城市的打拼青年而已。

孩子的心思是單純的,不會想到一本小說會跟賺錢,貧窮有關係。包括我自己也是,甚至後來讀了大學還沒有完全明白《駱駝祥子》究竟在說什麼。

真正讀懂《駱駝祥子》後才醒悟,窮的根本不是家庭出身,而是這點

直到後來踏入社會偶然有一次再讀《駱駝祥子》才明白老舍先生想表達的不僅僅只是那個時代某些人的悲劇,而是一個人的成長,想要突破自己需要的內在是什麼。

其實這本小說和魯迅的一些文章是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只不過魯迅的文章是散文,理解起來比小說還難。如果沒有豐富的人生閱歷想理解魯迅的文章真正的思想是比較難的。

《駱駝祥子》裡面的主人公是祥子祥子是一位真正勤勞的年輕人,他來到大城市打拼,想靠自己的雙手過上好日子。

可是就如同《隱入塵煙》一樣,厄難專挑苦命人,麻繩專挑細處斷。祥子在經歷過社會的殘酷,苦難的打磨,三起三落之後徹底落入社會的底層,就如同那一縷看不見的塵煙。

真正讀懂《駱駝祥子》後才醒悟,窮的根本不是家庭出身,而是這點

學生時代讀《駱駝祥子》會為祥子的遭遇感到惋惜和心痛,為什麼要這樣對待一個苦命人。可是長大後再回想,其實祥子的心路歷程以及遭遇,都隱藏在對社會的認知,對自我的認知。

當真正讀懂《駱駝祥子》之後你就會醒悟,真正限制一個人發展的不少出身,不是家庭,也不是本身的窮,而是思維認知。

很多人都在說思維認知決定你是否能取得很好的發展,可是卻沒有人告訴你思維認知這玄妙的東西到底該怎麼獲得。

認知,覺悟,觀念三者相輔相成,有一句話說得很好,你永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也就是說經驗,知識需要自己理解了,懂了,真正試過了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真正讀懂《駱駝祥子》後才醒悟,窮的根本不是家庭出身,而是這點

就像是認知一樣,想打破認知就要不斷地去嘗試,去經歷那些沒有經歷的事情,做沒有做過的事情才能從中理解你到底差在哪裡,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整天把自己關在屋裡空想是無法提升認知的。

祥子十八歲的時候失去了父母以及那幾畝田地,之後祥子就決定去北平闖蕩。懷著年輕人夢想,帶著對大城市的嚮往,踏上了征程。

這又何嘗不是現如今很多年輕人的想法呢?懷揣著夢想遠走他鄉,只為碎銀幾兩,可這碎銀幾兩卻能撫平憂傷。

祥子來到北平之後打拼了三年,三年的時間差不多對社會對這個城市有了自己的見識。祥子也透過努力賺到了一輛車,可是當祥子沉浸在美好生活的幻想中時,戰爭悄悄地來臨了。

真正讀懂《駱駝祥子》後才醒悟,窮的根本不是家庭出身,而是這點

祥子的車子被搶了,人也被抓了,雖然後來從軍營逃了出來,還順手牽羊走了三隻駱駝,可是這些錢根本不夠買新車的。祥子沒辦法只能再去租車做生意。

車廠的廠長劉四爺的女兒虎妞看上了祥子,虎妞使用了些手段讓祥子和自己結了婚。可是劉四爺壓根看不上祥子,而且還把虎妞趕出了家門。

虎妞和祥子住在雜院內,這裡住的幾乎都是在外拼搏的人,為了可以多攢點錢住的好壞已經無所謂了。可是虎妞因為有個父親作為後盾,覺得自己不用工作,即使以後沒錢了也可以找她爸要。

真正讀懂《駱駝祥子》後才醒悟,窮的根本不是家庭出身,而是這點

後來虎妞懷孕的時候仍然是暴飲暴食,不運動,還讓人伺候,讓人惋惜的是虎妞後來因為難產去世了,連同那還沒出生的孩子。

祥子也是悲痛欲絕,為了給虎妞辦喪事還賣了自己的車,好在祥子身邊還有小福子。小福子也是可憐人,嗜賭的父親,還有兩個弟弟,小福子無奈淪為暗娼。

小福子滿足祥子對妻子的一切幻想,可是因為小福子的父親和弟弟,祥子退縮了。他想等有錢了再去接小福子,可是當他有所發展後再去找小福子的時候,得到的卻是小福子不堪忍受折磨自殺了。

真正讀懂《駱駝祥子》後才醒悟,窮的根本不是家庭出身,而是這點

從此祥子的心就死了,哀莫大於心死,祥子從此徹底墮落在社會底層。

一次次的與命運擦肩而過,不是我們不努力,而是對某些事的認知限制了我們,從而做出了錯誤的選擇。

虎妞因為自己的自大,活在自己設定的自我優越感中,結局讓人惋惜。祥子本可以繼續開始新的生活,可是卻意識不到社會的發展,人思想的變化每時每刻都是在不斷進行的。

謹以此《駱駝祥子》獻給那些在拼搏路上的人們。